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注释】
①饶(ráo)富足、多。蒺藜(jílí):草本植物,茎平铺在地上,果皮有尖刺,种子入中药。萦(yíng):围绕:缠绕。
②蓼(liǎo)花:草本植物,果实卵形,扁平。全草入中药。被:遮盖。陂(bēi杯):池塘。
③竟:完毕。
④竞:竞争、竞赛。
⑤厌:满足。饘(zhān),稠粥。
【译文】
路上蒺藜满眼生,弯曲缠绕古城壁。
蓼花覆盖塘堤岸,池中清水更绿碧。
此时秋收已完毕,樵夫牧童日暮归。
寒风劲吹柳叶稀,霜下梨枣已透熟。
行路之人迷归路,野鸟竞相寻归宿。
田家老人笑留我,黑夜原孤独谨慎。
幸亏今年收成好,不用担心没得粥。
【赏析】
柳宗元“待罪南荒”,与普通民众交往,又亲自参加劳动,基本上把自己融入到一个普通民众之中。《田家》第三首就是通过写“我”恋游郊外,迷不知返,黄昏时,田家老翁担心“我”走夜路有危险而诚心留宿的情景,表达了“我”被贬南荒后的苦闷无奈、孤独无望的心理,同时也表现了永州淳朴的民风。
诗歌前八句写郊游所见景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深秋原野风景图:古城、古道,蒺藜缠绕,野花开满堤岸,池水澄清碧绿,“饶”、“被”、“寒”三字足见此地原始荒凉却又纯朴自然;秋风瑟瑟,霜露重重,林影稀疏,夕阳西下,又给人一种秋收后的萧瑟肃杀之感,这里实在不是什么旅游胜地。即使这样,诗人还是毫无目标地漫游原野以消解心中苦闷无奈。诗的后八句主要是记事。诗人迁谪离京以来,处境索寞,何事无成,漫游郊外,以至打柴的、放牛的相继回家,百鸟竞相归巢之时竟迷失了回去的路径,幸好有田家老翁的提醒与相留:晚上野外有危险,须小心,反正今年的收成还过得去,一碗粥总还是有的,你就别回去了,在此住一晚吧!这里“昏黑慎原陆”既可看作是田家老人相留之理由与诚意,同时也暗喻当时社会政治风云,官场险恶。你就住我们永州吧,别回了(别回朝廷做官)!果然,元和十年十一月,征召的诏书传到永州,柳宗元满心欢喜,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回到长安,在长安等了一个月,皇上不召见,不但未被起用,元和十一年三月十四日,再次远谪柳州刺史。郊游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然所见景物:“蒺藜、古道、风高、霜重”,加上迷路之情状,又无不体现了诗人孤独烦闷、强作闲适的心理。所以苏东坡曾有评语说,“柳仪曹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认为“柳子厚南迁后诗,清劲纡徐,大率此类”(《东坡题跋》),这是道出了柳宗元贬后所作诗歌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基本特点的。
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巧,表面看虽是写景记事,然而字里行间又隐含着无限孤独烦闷与忧愤之情,诗人通过对深秋原始景色的描写与郊游迷路的记述,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前途无望的忧愤,随景寓情,即事成咏,写得平淡简朴而又蕴味深长,平淡有思致,乍看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公之超脱。
《田家》三首是一组完整的诗篇,三首诗体现了一些共同的特色。其一是叙事朴实生动,客观真实;其次是语言质朴无华,几近口语,体现了田园诗的本色;其三是运用生动的形象描写与对话描写,极富艺术感染力。忠实客观地表现了农村悲惨的生活图景,含蓄而又自然地流露出诗人对封建官吏的憎恶,对穷苦民众深切同情的民本思想和对自己遭贬永州、前途无望的愤慨。清人毛先舒说这组诗“叙事朴到”,这一评价是精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