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黄历生活 >生活 >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 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
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 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
更新时间:2024-04-08 10:50:42

  导读:习俗有过变迁才能与更好的传承和留下来,所以到了现代的中秋节已经是最精华的了。赏月是中秋节的习俗之一,那么你知道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吗?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 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

  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

  太阳是白天的光源,月亮则为夜晚带来柔和的光辉。这种自然景观是万古长存的。皎洁的明月当然在何时都会引起人类的关注和欣赏。在远古时期,人们对月亮固然更多的是崇拜,但是在崇拜之余,也会感受到月色之美。那些关于月亮神话都有着浪漫绮丽的幻想,吟咏月色的诗歌很早就留下了记载。先秦时期的《诗经·国风·陈风》就收录了优美的《月出》诗篇: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月亮出来多皎洁啊,月下美人多动人啊,轻摆腰肢多苗条啊,我思佳人心不安啊!”诗分三段,每段都以“月出”起头,描画出一幅情意绵绵的月光美人图。但是这种对月色的欣赏并不在特定的日期进行,与后来的中秋节没有直接的关系。

  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自然现象与赏月风尚的契合便是中秋赏月的盛行。赏月之举,当然不能说始于唐朝。但是唐朝的赏月之风大盛于以前,造成了中秋赏月的流行,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赏月为中心活动的节日——中秋节。

  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

  赏月风尚主要是玩味月色之美,对月亮的崇拜退居其次。这种思潮的出现需要在自然崇拜与神话思维比较淡化之后才能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出现了文人玩月风尚的苗头。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鲍照、谢朓等诗人都已开始玩月,留下了玩月诗。对此,唐代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他说月亮可以玩,显然是与月亮崇拜截然不同的一种态度。

  到了唐朝,社会安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人的思想也空前地开放自由。这种盛唐气象导致赏月活动更加风行,赏月活动的盛行自然也会导致中秋赏月的流行。再就是因为前文所说的月到中秋分外明。唐代的诗人们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事实,并将之清楚地描写在了赏月诗歌中。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

  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

  意思是,如果玩月的话,冬天夜晚霜气繁重,太冷了,夏天则云气太多又太热,云会遮蔽太阳,寒冷则使人不舒服,都不适合玩月。而秋天在夏天之后、冬天之前,八月又在秋天的中间,十五又在八月的中间。八月十五的夜晚,从温度上讲不冷不热,从月相上说,则月亮正圆。这是非常明确地说出了唐人特别钟爱八月十五日月夜的事实。

  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观月》说:“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意思是,上天将今夜如水的月光向四面八方播撒,将天空洗得干干净净。暑气消退,天空变得明净,秋色澄澈,万物清新。这跟气象学的解释比较接近。

  张祜诗《中秋月》中有“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也是说这天的月色在一年中最好。

  司空图《中秋》诗则说:“此夜若无月,一年虚度秋。”这一夜如果月亮隐而不见的话,这一年的秋天算是白过了。可见中秋之夜在唐人的心目中多重要,是多么特殊的赏月佳期。

  无须再多引证,结论已经跃然纸上:唐人赏月的爱好使得中秋赏月风行,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时人都在八月十五夜晚大张旗鼓地赏月,这样唐代的八月十五作为一个赏月节就出现了。

  以上这些记述说明唐人对“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现象有了清楚的认识。大量的关于中秋赏月的诗歌和野史记载,则说明在唐代,首先在文人、上层社会形成了中秋赏月的风俗,后来到唐代中晚期逐渐成为全社会的习惯。唐代已形成中秋节的结论是我们根据当时的诗文资料推论出的,唐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节日,在他们的文献中没有留下关于这一节日的名称,在风俗志一类的书中也没有留下关于中秋节的明确记载。

  宋代的中秋节已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其核心节俗还是赏月,并且留下了比较细致的文字记载。记载北宋习俗的《东京梦华录》和记载南宋习俗的《梦粱录》都专设了“中秋”条。《梦粱录》是这样描述南宋汴梁(开封)中秋节的: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这天正好是三秋(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之半,所以叫作“中秋”。这晚月色倍明于平时,又叫作“月夕”。此夜金风送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全都登上高楼,临轩玩月,许多大户人家还摆上丰盛的宴席,在琴瑟铿锵之中酌酒高歌、通宵玩乐。至于平常百姓人家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欢度佳节。即使那些住在陋巷破屋的贫穷人家,没钱买酒,把家里东西典当了也要换些酒来,勉强迎欢,不肯虚度佳节。这晚街上的商铺一直开到五更,玩月的友人在市面上络绎不绝。平时都要宵禁,在夜间人们不能随便到街面上走动,这晚则解禁。可见宋代赏月风气之盛。

  元代中秋节继承唐宋之风,八月十五赏月的兴致依然很盛。入主中原的蒙古人受汉族风习熏染,也举行隆重的赏月活动。元末陶宗仪的《元氏掖庭记》记载了元代皇室中秋赏月的盛大场景。己酉(1309)仲秋之夜,元武宗与众嫔妃在太液池泛舟赏月。(太液池就是现在北京城的北海、中海,当时水面比现在要宽广,在皇宫之西。)此夜风景:“月色射波,池光映天。绿荷含香,芳藻吐秀。游鱼浮鸟,竞戏群集。”皇帝与嫔妃们坐在居中的画舫上,两边有莲舟伴行。莲舟上各设“女军”,是由俏丽女子们装扮成的士兵队。左边船上的女军头戴赤羽冠,身穿斑纹甲,手执泥金画戟,船头飘扬着凤尾旗,这个船队叫作凤队。右边船上的女军头戴漆朱帽,身穿雪氅裘,手拿沥粉雕戈,船头鹤翼旗飘扬,号称鹤团。在这三条船的周围,又有许多彩帛装饰的采菱采莲的轻舟,轻快便捷,往来如飞。当月丽中天、彩云四合之时,皇帝命令开宴。音乐响起,美味佳肴摆上来,身着轻纱的宫女们上前跳起八展舞,唱起《贺新郎》。皇帝如同身临仙境,高兴地对嫔妃们说:“朕今与卿等际此月圆,共此佳会,液池之乐,不减瑶池也。”接下来痛饮美酒,大吃菱角,又令两条船上的女军击水为戏,最后唱着龙归洞之歌而还。

  癸巳(1353)中秋,元顺帝也乘龙船在太液池赏月。这次是在湖面架起三座浮桥,每座分三个桥洞,桥上结彩为飞楼,楼上有宫女奏乐。

  作于元代末期的著名戏曲《琵琶记》专有一出戏叫“中秋望月”,写主人公蔡伯喈、牛小姐中秋赏月的情景。牛小姐赏月的兴致很高,蔡伯喈却对月思乡,想念远方的父母妻儿,慨叹月圆人不圆。

  元代林坤的《诚斋杂记》还记载了一则中秋之夜人仙相恋的故事,也能反映这一朝代赏月风气之盛。故事里说:在钟陵西山,每到中秋节,就车马拥塞、人声鼎沸。贵族豪富之家,召来有名的歌姬,月下踏歌而舞,主人在一旁饮酒赏月。书生文箫发现一位歌女十分美貌,看得呆了。歌女也与他眉目传情,唱道:

  若能相伴步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

  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霜雪寒。

  这歌词分明是邀书生同上月宫、共享仙福。文箫由此想到,这位女子可能是月宫下凡的仙女。歌罢,仙女离众而去,文箫紧随其后。女子穿过松林,登上山顶,飞上天空。此时忽起风雨,一位仙童现于天空,宣读天书,说天女吴彩鸾放纵情欲,泄露天机,故贬到下界,做凡人之妻。于是文箫得与仙女结为夫妻,居住在钟陵山之侧。

  明代中秋节俗大变。拜月、祭月成为主要风俗之一,而赏月之风衰弱。清代中秋节承继明代风气,拜月之风更盛,赏月之风愈减。尽管寻常百姓赏月之风不再兴盛,但是还有一些地方有赏月习俗留存,而贵族、文人赏月之兴仍旺。明清两代也留下来一些赏月的故事和诗文。此处略举两三例。

  明朝初年,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都是中秋赏月的佳处,而以玩月桥最为有名。该桥依托南京夫子庙与风景秀丽的秦淮河,桥旁有名妓马湘兰的宅第,为这处景点增添了些许风流韵味。中秋之夜,文人雅士竞相来此赏月赋诗。明亡后,来此玩月风俗衰落,有诗追念旧时盛况:

  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玩月桥),

  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据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永乐年间的一个中秋之夜,皇宫中摆好宴席,欲尽赏月之雅兴。偏偏天公不作美,此夜天上明月为浓云遮蔽。明成祖闷闷不乐。一旁翰林学士解缙见龙颜不悦,即席作《中秋不见月》诗,抒发中秋之夜不见明月的遗憾之情,又表达云开见月的祝愿。成祖看后愁情稍解。恰好到夜半之时,天上浓云散去,明月朗照。成祖笑说:“解缙真才子,夺天手也。”君臣月下畅饮尽欢。

  明代诗词书画俱工的大才子文徵明有一首词《念奴娇·中秋对月》: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沉醉。

  这首词意象清丽、描写逼真、情景交融,可称赏月佳作。清光绪十一年(1885),诗人黄遵宪从中国驻美国总领事职务离任,乘船从旧金山从返回,中秋之夜正在浩渺无边的太平洋上,一边赏月,一边思乡之情如潮,写下长诗《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共五十余句,其篇幅之长在赏月诗中是少见的。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