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进入应急状态是什么意思 什么情况会进入应急状态

更新时间:2021-09-10 21:20:50

  进入应急状态是什么意思 什么情况会进入应急状态

  应急状态即是当有发动机失效时,其余正常发动机所处的超温、超转的高负荷工作状态。

  应急状态反应措施 :

  当遇到突发性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事件及不可抗外力因素作用造成的紧急状态时,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1、 项目经理在现场时,由项目经理直接发布各项指令;项目经理不

  在现场,由常务副经理代行经理职责;副经理不在现场,由项目总工代行职责。

  2、 由发布命令人分别向现场监理、业主单位迅速汇报。

  3、 如遇有保险事件,则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

  4、 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按各自分工建立技术、抢险、后勤保障,统一指挥,分工负责。

  5、 主动与业主、监理、设代一起制定抢险方案,并组织实施。

  6、 现场进展情况及时利用通讯工具向监理、业主单位及安装公司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进行汇报。

  7、 及时收集资料、整理文件,向监理、业主及安装公司书面汇报。

  8、 召开总结会议,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向监理、业主单位及水电三局和安装公司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书面汇报。

  应急状态和紧急状态有什么不同?

  两种都属于管理学的范畴。

  应急管理的内涵,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但他们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正常的活动。规章制度是公司员工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作用。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使企业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可以培养企业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优良的企业风气。

  关于紧急状态管理只是应急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突发事件制定的一个应急管理机制。

  什么是紧急状态?

  “进入紧急状态”就是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紧急状态,是指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国家机关行使紧急权力予以控制、消除其社会危害和威胁时,有关国家机关按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并宣布局部地区或者全国实行的一种临时性的严重危急状态。

  紧急状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国家和社会面临极端严重的危害和威胁。人类社会一直面临来自自然的或者人类自身引发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威胁。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可能因为内乱外患、天灾人祸陷于危机状态。现代社会更是一个高风险社会,而且各类突发事件还呈现涉及领域广、影响大、危害性强等特点。现在我们所讲的突发事件不仅包括传统的自然灾害和内乱,而且还包括各类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经济危机等。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一般突发事件和特别严重的突发事件。对一般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情况,国家可以根据一般的法律进行控制,个人和单位也可以进行自救自助。但是当这种危机情况严重危害到较大范围内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甚至威胁国家安全时,就需要通过法律程序使整个国家或者某个区域进入一种临时性的非常状态,以便使国家可以依法采取特殊措施及时控制危害。这种非常状态,在法律上称之为紧急状态。紧急状态与普通应急情况的主要区别,在于危害和威胁的社会公共性、社会整体性和极端严重性。也可以说,紧急状态面临的是最高程度的社会危险和威胁。

  从法治的角度,宪法和法律应当对可以导致紧急状态的危险和威胁及其程度作出规定,对于不能预见或者难以确定其危险性和危险程度的情况,也应当规定有关国家机关的认定职责和权限。国外早期立法一般认为战争和内乱是引起紧急状态的主要原因,当代立法还将公共卫生灾难、生态环境灾难、事故灾难、经济危机、社会公共安全和自然灾害纳入可以导致紧急状态的事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造成极端社会危害性的事件主要可以概括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四大类,其他可能导致紧急状态、但是目前还难以准确预见的突发公共事件,可以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第二,国家机关需要行使紧急权力和采取一切必要的非常措施,否则不足以控制和消除极端严重的威胁和危害。由于国家本身和社会整体利益受到威胁和危害,国家必须享有为控制这种极端威胁和危害所必需的紧急权力,采取有效和合法的一切措施。紧急状态下国家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国家权力呈现向行政机关集中的趋势,并主要由行政机关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和采取非常控制措施。如果客观情况并不需要具有这种特征的国家活动,采取一般法律措施就可以控制局面,那就不需要实行紧急状态。

  第三,社会成员将负担非常社会义务。紧急状态下受到极端严重威胁和危害首先是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了维护、保全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社会成员将作出一些牺牲,法律赋予的一些权利将受到一定限制,个人的财产可能被征用。从国外的情况看,实行紧急状态、克服紧急状态危机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这种代价不仅是物质的,还有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的,不仅是财产的,还包括法律制度的(中止宪法、法律确定的一些制度等)。因此,实行紧急状态的条件和期限都要受到严格的限制,绝对不允许将紧急状态永久化,一旦实施紧急状态的条件不再存在,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及时宣布解除。

  第四,紧急状态在性质上是一种非常法律状态。实行紧急状态的目的是通过对国家一些权力的调整、对社会成员一些权利义务的重新确定,以及时、有效地控制、消除威胁和危害。换句话说,就是要对一些重要法律问题做出新的安排,而且这种新的安排就是要赋予国家一种特别权力,可以对宪法和法律关于国家活动和个人权利的某些规定加以调整。从这个意义上,紧急状态是一种法律状态、是一种宪法性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紧急状态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使国家的活动有所遵循,不允许任何人和任何机构以克服危机为由脱离法律的规范、约束而为所欲为。在宪法意义上,任何国家活动,即使是为了克服严重社会危机的行为,都需要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开展活动,都有向人民说明其正当性的义务。

  总之,实行紧急状态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伤害都会很大,是不得已采取的断然措施。因此,各国都把有效预防、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减少紧急状态的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


标签: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