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有什么风俗 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需要干什么
扫尘。腊月二十四即除尘日,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
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愿望,此习俗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这一风俗反映了中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相关记载:
《吕氏春秋》中已有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前扫尘的习俗。按照民间说法,“尘”与“陈”谐音,所以“扫尘”也叫“扫陈”。年节扫尘有“除旧布新”的含义,扫尘蕴含了人们“推陈出新”、“辞旧迎新”、“破旧立新”的愿望和期盼,其用意就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去。这一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宋吴自牧《梦粱录.除夜》:“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 扫尘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
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等等”。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亦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旧时至农历二十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甚俗起源甚古。
清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苏州》“二十七日扫屋尘,曰除残。”
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指历本)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
扫尘的禁忌事项:
1、尽量用新扫把 老一辈的人在春节前进行大扫除,会用竹叶扎成扫把,打扫屋顶、墙壁和洗涤家具。原因是民间相信青绿的竹叶属刚阳之物,除有去旧迎新意思外,还有驱阴除秽去邪作用。如果不用竹叶,也尽量用新的扫把来扫。
2、可由里而外扫 至于清扫时垃圾应扫往内或往外,没有对错之分,但若讲究的人,会按由里而外的顺序,这样才能把所谓的“秽气”扫走。关键是,一定要将家具彻底打扫干净,容易藏污纳垢的厨房、厕所,平时就应清理干净,才不至于积存浊气,门、窗、玻璃为明堂,更须清洁干净,前途才会光明。
3、红纸掩神灵 如果家里有神灵和祖先牌位等,为免不敬,可使用红纸稍微遮掩神像或祖先牌位,免被沾上灰尘。
4、清理破烂物品 大扫除前先清理一下屋内,把买了超过一年而用不着的东西捐给慈善机构或老人中心,让物品发挥它的功能。不要的家具、摆设、衣服、鞋子、厨具、旧报纸等全部清除,如果堆了一屋子破烂,财神爷不被吓跑才怪。
5、修补残屋、器具 若家里的马桶淤塞、水管漏水、壁纸剥落发霉、木地板腐烂、窗帘布泛黄等,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就风水而论,这都是败宅的起始,该修不修,任凭你摆再多的吉祥风水物品,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