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日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我国哪些少数民族在过三月三

更新时间:2020-12-19 21:02:57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三月三上巳节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是一种古代汉族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笄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


  与日本女儿节有所不同,日本女儿节也在三月三,又叫“雏祭”。因为旧历3月3日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又叫“桃花节”,是根据中国上巳女儿节演变而来的,但是不一样的是,日本给幼年的小女孩也过节,主要针对几岁的小女孩,中国则更侧重未出阁的妙龄少女。这天,大人会装扮家中的小女孩,给她们盛装打扮,由妈妈领着互相串门,头戴石榴花避邪求福。


  在中国古代,上巳节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男女相会,因此上巳节也是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根据《诗经》中记载,中国的三月三情人节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王羲之鼎鼎大名的《兰亭集序》就是写的一次文人雅士从事禊的兰亭集序活动。“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有了书圣的风雅前例,三月三这个官民游乐的好日子,更成了骚人墨客赋诗的好机会。描写三月三盛况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


  遗憾的是,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


  还有一个让上巳节消失的原因,就是过节需要时间、精力、财力。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三个节日相隔非常近,可清明节始终保持着祭祀这个功能,而上巳节已经丢掉了祭祀的传统,所以久而久之,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和历史传承,近年来,很多地方又开始渐渐流行起“上巳节”。不少学校也会在春季举办上巳节活动,学生们身着古装,或是翩翩起舞,或是在水边重温古人曲水流觞的雅趣。


  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上巳节这一份文化传承,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我们永久的使命与话题。


  如今,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美育培养。除了学习经典文化,素质教育更加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参与到实践中来,艺术家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需要家长们的耐心鼓励和引导。


  我国哪些少数民族在过三月三


  三月三,同时又是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在壮、侗、布依、水、仫(mù)佬、毛南、苗、瑶、畲(shē)等民族中间。


  壮族,一般在这天赶歌圩(xū),搭歌棚,举办歌会,让青年男女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传说壮族历史上有位歌仙刘三姐,又称刘三妹。她擅长歌唱,三位秀才来对歌,都败在她手下。后来她骑着鲤鱼上了天,在广西一带留下不少佳话。后人纪念她,把三月三叫做“歌仙节”。


  侗族,多在这天抢花炮、斗牛、斗鸟、对歌、踩堂,又称“花炮节”。


  布依族,在这天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色糯米饭,各个村寨之间,好几天不相往来。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畲(shē)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畲族三月三称“歌节”,又称“乌饭节”。


  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毛南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标签: 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