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歌圩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歌圩节的活动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0-03-27 03:42:47

 歌圩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歌圩节的活动有哪些


  歌圩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每逢三月三,壮乡里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歌圩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饭,染彩蛋,姑娘们还要赶制绣球,小伙子和姑娘们会穿上节日的盛装,男的怀揣礼物,女的捧着绣球,成群结队地去往对歌的地点,欢度歌圩节。


  歌圩节的活动有哪些


  对歌赛歌


  歌圩节的主要活动就是对歌赛歌。在比赛开始之前,人们先要敬刘三姐,他们抬着刘三姐的神像游行一圈,祈求刘三姐保佑三月三歌圩节圆满举行、人人对歌如意。然后,身着民族服装的男女青年摆开阵势开始对歌。对歌唱的都是山歌。壮族山歌曲调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歌词的内容很是丰富,包括爱情、历史、农事、生活风俗习惯和天文地理等。对歌的形式主要以男女对唱为主,后来又发展出联唱和盘唱。男女对唱有一定的程序和唱法:先唱催请歌,然后唱盘问歌、赞美歌、初交歌和深交歌,最后唱分别歌。对歌还有独唱、对唱、领和的多声部等形式。对唱的山歌除了部分是传统的山歌外,大多则是歌手的即兴发挥之作。他们用触景生情、托物取喻的手法,以猜谜、盘问等形式,唱出有声有色、扣人心弦的山歌。对歌活动也是壮族男女青年交友的好时机。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物色对手。若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开始唱见面歌、催请歌。女方如果也有意就答歌。男青年接着唱询问歌,待彼此有了情谊之后就进入唱爱慕歌、交情歌的环节。山歌成了紧系男女青年之心的红线。


  还球歌圩


  在广西的某些地区还流传着-一种特殊的对歌形式,称为“还球歌圩”。这种歌圩一般以村寨为单位,先由一方将用丝线、羽毛织成的彩球送给另一方,双方约定在半年或一年后,由接球的一方前来还球,并举行盛大的山歌比赛。


  相约的日期到了,接受还球的一方就摆起个台,准备接球。对歌时,若还球的一方唱不赢,彩球还不回去,只有相约日期改日再战。


  抛绣球


  在歌圩节期间。男女青年还举行有趣的抛绣球活动。抛绣球又叫“飞跎”,此项活动据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制作绣球充分体现了壮家姑娘的精巧手艺。传统的绣球是用彩色绸布缝成直径约6厘米的八角形圆兜,里面装上大米、黄豆、绿豆或沙子等,约重3两。底部坠着10多根10厘米长的丝穗。顶部系一根约60厘米长的绳子,绳端结一个小布球,称为飘带。绣球有大有小,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菱形的,更有鸭子形或鱼形的。这些象征爱情的手工艺品每一个都十分精巧可爱。抛绣球时,男女青年分站在歌台两边的空地上,互相抛掷,接不住绣球的一方则要罚唱山歌或表演节目。未婚的壮家姑娘一般都是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要是觉得眼前小伙子不错,就会趁旁人不注意时向意中人抛掷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会在绣球上绑上手帕、毛巾等礼物掷还女方。再通过对歌建立感情以互订秦晋之好。


 五色糯米饭


  三月三歌圩节期间,各家各户都吃五色糯米饭,预祝五谷丰登。五色糯米饭是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水浸泡糯米,然后做成红、黄、黑、紫、白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据传这种食品得到过仙女们的赞赏,也有的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用的。壮家儿女吃了五色糯米饭则身体健壮、人丁兴旺。


  壮族三月三歌圩节还流行一种传统项目叫抢花炮。节日中花炮被发射腾空而起,传说能抢到花炮的人会幸福、幸运一生,于是人们都争抢花炮。歌圩节里除了这些传统节目之外,还增加了一些很有趣的内容,如斗鸡、斗画眉等,逐渐成为歌圩节中非常吸引人的活动项目。


  壮族介绍


  壮族,旧称“僮族” “壮文”,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广西士著民族。早在秦汉时期,壮族先民就是长江以南“百越”民族中重要的两个支系,称作“西瓯”和“骆越”,有的史书则合称“瓯骆”“僮”是壮族族称的开始,最早出现在南宋,称“撞丁”,指应征打仗之人,居住在广西北部。到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将“撞“撞民”改为“撞人”,还有“依人”、“很人”等别称,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撞人”已遍布全广西。民国时期,反对民族歧视的进步学者提议将“撞”改称为“僮”或“僮”,新中国成立后则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将“僮族”改称“壮族”,以喻健壮、兴旺、健康、发达之意。


  广西的壮族人口有1600多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3.2%。主要分布聚居在广西西部的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少数分布在桂林市、钦州市、贵港市和贺州地区。壮族是一个思想开放、善于学习的民族,易于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语支,分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


  壮族的房屋多是砖木结构,其中俗称“吊脚楼”的“半干栏式”建筑最具特色,侗、瑶等民族也有分布。“吊脚楼”多为两层,上层住人,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下层养家畜或堆放杂物等,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大多依山傍水,面向田野,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显得雄伟壮观。


标签: 歌圩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