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日时间不同
中元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
2、俗称不同
清明节:俗称踏青节、行清节。
中元节:俗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佛教称盂兰盆节。
3、祭祀的对象不完全相同
清明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清明节本属“祭祖节”,在后世发展演变中才被冠以“鬼节”之名,古时人们祭祖是为了表达孝道、感恩追始,并不将祭祀自己祖先的节日以鬼节称之。
中元节:传说中中元节是“地宫赦罪日”,而民间俗信中,这一天祭祀的鬼并不专为祖先亲人,也包括了孤魂野鬼。
4、主要祭祀方式不同
清明节:清明主要修整坟墓,以祭祖扫墓为主。在清明,还有踏青、植树的习惯。
中元节:中元节以祭祀和烧纸钱为主。
中元节和清明节哪个重要
清明节
清明节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晋文公重耳早年被晋国所不容,先后被父王晋献公和兄长追杀,狼狈逃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是常有的事情,当晋文公逃到卫国时,手下出了个叫做头须的叛徒,偷光晋文公粮食,逃入深山,晋文公无奈,只能让人去向百姓乞讨,没想到却百姓却把土块装食盒戏弄他们!
晋文公几乎饿的昏死过去,晋文公侍从介子推实在看不下去了,偷偷躲到一边,在自己大腿上割了块肉,和野菜一起给晋文公煮了锅粥,晋文公才得以活命,后来晋文公得知此事,对介子推很是感激,发誓自己富贵后,一定不辜负介子推!
19年后,晋文公重返晋国,身边尽是阿谀奉承之辈,介子推不愿与小人为伍,带着老母,辞官隐入绵山,晋文公也觉得自己有些忘恩负义,便率军去寻找介子推,可绵山大了,如何能找得到?于是在小人的建议下,三面烧山,打算将介子推逼出来,和大火连烧数日,也没见介子推出来。
后来晋文公在一颗烧焦的柳树下,找到了介子推母子烧焦的尸体,并在介子推怀中发现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见到血书,晋文公哭的死去活来,第二年,晋文公上山击败,将介子推抱着的那颗柳树重新发芽,为纪念介子推,将那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也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位清明节!
起初清明节只在王公贵族之间举行,持续整整一百天,后来风靡民间,为了耽误事,现在清明节就放3天假!
中元节
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是地府开门之日,这一天,百姓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时祖先亡魂一年一度的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时刻,是三大鬼节最重要的一个,同时也是道教“地官”的生日,佛教的盂兰盆节!
这一天,无论是佛教还是道家,都会举行法会,为亡灵超度,不过道家更偏向于祈福,而佛教,则侧重于超度地府恶鬼,化解其怨气,让恶鬼们不至于祸害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