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同房并没有什么禁忌,但是一般来说清明节扫墓前要食素沐浴,以示虔诚,因此清明节并不宜同房。
清明节的讲究与忌讳
忌讳婚嫁等喜庆之事
古代人很重视婚丧嫁娶,讲究婚嫁等喜事一定要吉利,都要讨个好兆头。
清明期间,家家都要上坟扫墓祭祖;远在他乡的子女,也要在路口为先人烧纸钱。人们的脸上多是忧伤、思念。这样的气氛,是很不适宜举行婚嫁等喜事的。
不宜大规模洗涤
旧时习俗认为,逝去的亡魂,只有在清明节期间,趁着这万物复苏的时候,才能出来洗涤、晾晒衣服、被褥。所以,河边、溪边、井边、泉水旁,都有亡灵在洗涤、晾晒。
所以,活着的人,要给逝去的人机会、地方,别和他们抢地方、抢水,让他们好好的清洗。
不宜大动烟火
清明又叫寒食节,相传,最早是晋文公为了纪念对自己有恩,却被自己错误决策烧死的介子推,就下令将放火烧山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动烟火,只能吃以前做好的饭菜。
随着时代变迁,虽然禁动烟火的禁令废除了。但人们出于对义士介子推的尊崇,还是将寒食节的习俗延续了下来,一般都会在清明节前准备好食品,尽量避免在在清明节这天大肆吃喝。
不宜庆生祝寿
瓜熟蒂落,新生命的诞生是不以日子好坏,节日与否而改变的。但清明节这天出生的人,一般不会在这天庆生祝寿,而是会提前或者推后,避开清明期间。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时节雨纷纷,扫墓祭祖思先人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起初,扫墓是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节的习俗,从唐代开始逐渐合并到了清明,最终成为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扫墓祭祖,表达的是人们对先祖的“思时之敬”。其实,扫墓习俗在秦代就有,但不一定是在清明时节,到了唐朝清明扫墓就盛行了。
《清通礼》记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莹,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艾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扫墓之时,人们要穿上素服,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坟墓周边的杂草清除干净,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相传至今,清明节扫墓祭祖,悼念己逝亲人的习俗仍是非常重要的事,在全国许多地方仍很盛行。
清明秋千荡得高,生活越来越美好
清明节,在民间还有“荡秋千”的习俗。荡秋千,最初主要是一种女子玩的游戏,起源很早,南北朝时就已流行,唐代以来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所以,古代清明节也称“秋千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词曾描写道:u蹂罢秋千,起来情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后来荡秋千不限于女子,成为男女皆宜的游戏。据说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
据民俗专家介绍说,“荡秋千”源于民间劳作。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树,就在劳动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
清明踏青放风筝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每到清明花草返青之时,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会在阳光明媚的时候一起去踏青。春季踏青的习俗历史久远,相传在先秦时就已出现,有的也说是在魏晋时期。《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由此可见,春游踏青的习俗确实早己流行。到了宋代,踏青的风俗在各地就更为盛行。人们在春游踏青的时候,还会进行蹴鞠、放风筝等各种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