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0单休清明节怎么放假 2020清明节放假安排

更新时间:2020-03-27 21:54:17

  2020单休清明节怎么放假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每逢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中秋、国庆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休假节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所以,企业单休2020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4日(星期六)至4月6日(星期一)放假补休,共放假3天。如果清明节只放假2天,属于节假日加班,企业应以调休,无法安排调休的应当算加班费,标准是平时工资两倍计算。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0清明节放假安排


  2020清明节从4月4日(星期六)至4月6日(星期一)放假调休,共3天。


  2020年清明节是4月6号,星期六,农历三月十二。清明节高速的免费时间是4月4号0时到4月6日34时。根据相关政策,全国高速公路对七座(含七座)及七座以下的小型客车实施免费通行的政策。


  清明节源于上巳、清明(节气)与寒食


  清明节的源头至少有上巳、清明(节气)与寒食三种。唐代之前,寒食、上巳和清明节气是时间、主题不同的节日(节气)。如前所述,起源于周朝的上巳,作为一个独立的节俗,到了宋代逐渐式微。但是其春日踏青、游玩的内容却融入后世的清明节俗中:源于春秋时代的“清明”节气不但为后来的“清明”节俗贡献了名字,它对物候的关注也成为清明节俗自然诗意的文化渊源;而最早出现在两汉时候、太原一带的地区性节俗的寒食节,禁火、祭把的节俗内容更是清明节的重要基础。正是因为这三种文化源头,今日的清明节才具有了踏青、扫墓和农忙前动员的综合内容。我们再从空间上回顾一下清明节的形成轨迹。各种典籍都表明,山西晋地与清明节的关系非常密切,上已与清明节气的起源点气的起源点只能笼统地得知在黄河流域,但是作为清明节俗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寒食节则具体起源于晋地。“介子推说”、“分野说”都将晋地视为寒食节的“原逻辑”起点。历史典籍显示,两汉时期,流行于晋地的寒食节,到了南朝时,已经扩散到了荆楚地区,变成了全国性的一般风俗。


  清明节形成的历史


  关于清明节俗的正式形成时间,现在一般认为,唐代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唐代清明节的正式形成,大致可以表述为以下三个历程:


  首先,清明节在唐代的正式形成要归于官方对寒食节扫墓的正式认同。在唐之前,不见将清明当成独立节俗的文献典籍。清人毛奇龄《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二说:“太初以前,清明未显,焉得有清明上墓之事?惟寒食上墓则六朝、初唐早有之,如李山甫、沈佳期寒食诗皆有‘九原’、‘报亲”诸语,全不始开元二十年之救。.盖寒食上墓前此所有,而开元则始著为令耳。”由此可见。早在清明节正式形成之前,在六朝、初唐时期人们在寒食节进行墓祭的习俗已经非常盛行。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四月.朝廷首次将流行于民间的寒食扫墓习俗正式定为一个日期固定的仪制。《唐会要》卷二十三记救文如下:”寒食上墓,礼经无文,代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莹南门外莫祭,撤撰讫,泣辞,食徐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


  其次,“寒食通清明”的长假,为清明节独立形成提供了时间。


  在传统的宗族社会中,回乡祭把先人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很多官员在寒食期间回乡扫墓,因为路途遥远、时间紧凑而耽误公务。因此,到了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时开始,朝廷决定寒食连着清明放假。《唐会要》卷八十二记道:“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效:白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也记道:“寒食。从前以来准式赐七日假。”这样,寒食清明终于成为唐代假期最长的节日。假期是一个节日正式形成的重要基础。


  唐代的寒食清明假期之长在众节日中伉居第一。长达七天的假期,使得人们有了更宽裕的时间来安排各种活动。至少在唐代,寒食清明节举行禁火、扫墓、郊游子项活动已经基本成为全国性的固定内容;上巳、寒食、清明都是在春季野外进行的节日,因此,唐代的春天是一个属于节日的季节:上巳的生殖狂欢,寒食的郊野墓祭,清明的物候关注,它们的共同焦点都集中在象征着生命轮回擅递的大自然上。因此,人们在春天微配的空气中感受着四季的轮回,进行着迎送生命的仪式,以各种物质快乐和游艺活动来彰显生命的价值。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时间上的邻近,加之寒食禁火、清明取火两个仪式之间的衔接,自唐代时起,寒食节自然而然与清明混为一体,即“寒食通清明”。由此,在人们心中,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成为可以互相并称的名词。


  最后,“烧纸到黄泉”是清明取代寒食的社会心理基础。


  为什么从唐代起,寒食墓祭的习俗开始慢慢向清明日挪移了呢?应该说,这和隋唐清明日取“火”有莫大的关系。杨琳认为“清明标志着寒食的结束,热食的开始,是寒食节当中比较重要的一天,这种重要地位是它后来喧宾夺主并以它为名来涵盖寒食节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庸人张籍“寒食家家送纸钱”的诗句表明,在唐代,给亡者送纸钱的习俗已经风行于世。而据王建在《寒食行》中的感慨,“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能看出庸人大多相信,纸钱只有经过焚烧,才能送到黄泉亲人的手中。因此,能用火焚烧纸钱,应该是越来越多的古人选择清明节扫墓的重要原因。


标签: 清明节  放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