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子是为了什么纪念谁 包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用粽叶包好米饭,做成一个个的粽子,然后投到江中喂给鱼虾吃,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屈原的身体不受到伤害。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粽子的种类
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龙的节日传说,纪念秋瑾之说,夏至说和恶日说。端午节重要的饮食习俗就是吃粽子。糯米,黄米、小米是粽子是最重要的食材,以糯米使用最为广泛,黄米、小米多流行在北方地区。栗子、红枣、花生米、红豆、蜜枣、腊肉等配料,各地习俗不同食材的寓意不同,放的东西也各有千秋。
糯米是大米的一种,粒粒分明晶莹剔透,考加热后淀粉糊化产生的粘性把各种食材粘连在一起,加花生和红枣的早生贵子粽,加蜜枣的甜甜蜜蜜粽,加红豆的红红火火粽。黄米和小米的粘性比糯米差一些,吃起来口感也没有糯米好。
粽子的品种丰富多彩,南方和北方有着很大的区别,与豆腐脑南甜北咸相反,粽子的味道是南咸北甜,南荤北素。南方粽子以苏式粽子和广式粽子最著名。苏式粽子有白米粽子、赤豆粽、鲜肉粽子、豆沙粽子、火腿粽子;广式粽有碱水粽子、烧鸭粽子、猪油豆沙粽子、叉烧蛋黄粽子、鲜肉蛋黄粽子、椰蓉粽子;北方粽子以黄米红枣粽子最为著名。粽子的包法有很多种,“小脚粽”、“枕头粽”、“四角粽”、“五角粽”、“竹筒粽”等等。
在众多粽子中,喜欢吃枣粽的人最多,它的象征意义也最好,家里有读书的孩子父母都会给孩子准备枣粽子,寓意金榜题名,早中状元。
哪些人不适合吃粽子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通常人们吃的时候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
老年人和儿童
粽子中含有许多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