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的古诗词
	
  端午日赐衣
	
  唐代: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和端午
	
  宋代: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即事
	
  宋代: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
	
  唐代: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
	
  明代: 杨爵
	
  圜中佳节喜相寻,况有良朋与合簪。蒲酒且同今日乐,负盘因见古人心。
	
  忧时未恤身危久,宥罪还思恩诏临。此日密云成骤雨,似伤屈子泪淋淋。
	
  五丝
	
  唐代: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
	
  唐代: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浣溪沙·端午
	
  宋代: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贺新郎·端午
	
  宋代: 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代: 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端午节对联:
	
  菖蒲驱恶迎吉庆,艾叶避邪保平安。
	
  端午节民谚:
	
  《端午插艾》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节,划龙船,挂蒲挂艾在屋檐。
	
  端午节歌谣:
	
  《划龙船》
	
  五月五日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起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呵喂!闹洋洋!
	
  《端阳儿歌》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呷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