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端午节喝什么酒 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

更新时间:2020-02-03 10:26:19

  端午节喝什么酒 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


  端午有饮酒之风,所喝之酒有二,一为首蒲酒,一为雄黄酒。


  菖蒲酒,此酒又名菖华酒、蒲筋。这种酒的制法较为简单,只要把采来的菖蒲根切细,泡酒即可饮用。明高滚《遵生八笺》中记载:“取九节菖蒲,生捣绞汁五斗,糯米五斗炊饭,细曲五斤相拌令匀,人瓷坛密盖二十一日即开,温服。日三服之,通血脉,……治风痹、骨立、蜜黄,医不能治,服一剂,百日后颜色光采,足力倍常,耳目聪明,发白变黑,齿落更生,夜有光明,延年益寿,功不尽述。”


  后面数语,可与今天的广告宜传一比高低。文中不无夸大其辞,但首蒲酒对健身有一定的功效却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是一种以首蒲为药料、白酒(或黄酒)为原酒的药酒。有时人们还要加人别的酒料,如“以菖蒲、生姜、杏、梅、紫苏,皆切如丝,人盐曝干,谓之百草头”,使之更具有疗效;“或以糖蜜演之,纳梅皮中,以为酿梅”(宋吕原明撰《岁时杂记》),更使酒味醇浓。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菖蒲酒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药酒,但在流传中,被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迷信色彩,从而掩盖了它祛病健身的功效。今天,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来考察端午饮菖蒲酒的食俗,为人类的健身服务。


    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


  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故端午节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饮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是在酒中加人雄黄。雄黄,又名鸡冠,是一种矿物质,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雄黄的成份为硫化砷,有毒,对于各种皮肤真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对毒虫有驱杀的作用。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


  “雄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操涅、杀虫,驱疚功效。……主治百虫毒、蛇后毒。”


  这使我们想到(白蛇传》这个民间故事,许仙在端午节拿雄黄酒给白娘子喝,结果白娘子饮醉显露原形,许仙被吓昏了。这一情节便是根据雄黄的作用想象出来的。


  到了明清,菖蒲酒和雄黄酒合为一种酒。明谢肇制《五杂俎》云:“饮菖蒲酒也·一而又以雄黄人酒饮之。”这就是说,又把雄黄放人菖蒲酒中同饮之。清顾禄《清嘉录》中说:“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这种酒需放在阳光下曝晒,有的甚至从五月初一就开始晒起来。到了端午这天,全家团聚,喝杯雄黄酒,一表庆贺,二为健身。


  除了菖蒲酒和雄黄酒,还曾有一种朱砂酒。明人冯应京(月令广义》中说:


  “午日用朱砂酒,辟那解毒,余酒染额脚手足心,无池蛇之患。又以洒场壁门窗,以避毒虫。”


  朱砂,是一种矿物,又称丹砂,是提炼水银的重要原料,有药用价值。古人曾用朱砂人酒,可能因其效果不及雄黄,至清已被雄黄酒所取代。


 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青说、纪念曹娥说,以及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龙图腾祭说等。以上各种说法,各本其源,难以考证。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是源自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纪念屈原的说法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泣人泪下的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所以世人“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为深广,占据端午由来说法的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都与跟纪念屈原联系到了一起。


  不过,闻一多先生在考证了《续齐谐记》、《风俗通》和《荆楚岁时记》等有关材料后,认为端午节真正起源于古昊越先民对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


  传说中国古代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定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祀龙图腾仪式,以求风调雨顺、大丰收。


  他们把食物包在树叶里或装进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在当天划着独木舟走访亲朋好友,高兴的时候就即兴举行独木舟比赛,渐渐演变成了今天端午节的各种习俗。由此可以判断出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中后常被蛟龙偷吃,而竞渡则使用的是龙船;古代吴越地方和竞渡活动的关系尤深,况且古代吴越人民还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该是“像龙子”文身习俗的遗迹。


  只是在后来,屈原的传说附会到端午节俗上去了。


标签: 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