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重阳节风俗有哪些 重阳节有哪些民俗习俗

更新时间:2020-10-22 00:48:10

重阳节风俗有哪些 重阳节有哪些民俗习俗


  重阳节风俗有吃重阳糕、登高、佩茱萸和赏菊。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重九节、晒秋节、登高节、敬老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着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重阳节的意义何在


  重阳节,正逢九月九日。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又是久的谐音,因此九九重阳,就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重阳节由此有着为老人祝寿吉祥安康的寓意,也被称作“敬老节”。


  中华民族自古有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敬老精神和民族风范。我们该如何敬老呢?先从孝敬家中的两位老人——父母开始吧。


  大教育家孔子与弟子们有很多有意思的对话,被收录在儒家经典《论语》当中,往往在看似不经意的聊天之中就渗透了对弟子们的教育,解答了弟子们心中的疑问。一起看看孔夫子是怎么说的。


  有一天,一个弟子来问孔子,“老师,什么是孝啊?”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就说了:“现在人们认为孝就是供养父母。照这样,狗啊、马啊也有人喂养着。如果心中没有尊敬,养父母跟养犬马有什么分别?”由此看来,对待父母,不光是给钱、给东西、给吃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恭敬之心。


  又有一个弟子来问老师,啥是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说:“伺候父母时能和颜悦色,是很难的。有事情由子女去操劳,有食物让父母享用,这样就算是孝了吗?”色难,给个好脸色很难啊!想想确实如此,为父母做事情,请父母先享用食物,做到这些都不难,可唯独给个好脸色,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尤其是父母有不同的意见时,往往拧个眉头,简单粗暴: “您的观念太落伍了,太老套了,现在不实行这一套,就按我说的办吧。”殊不知,子女的表情,就是父母的心情。


  第三个弟子来问老师,何为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说:“父母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这是啥意思?有点答非所问吧。其实不然,细细品味,微言大义。意思是想想你小时候生病了,父母那担心焦急、四处求医的心情吧!你就知道什么是孝了。有句话叫:“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怎么体会孝?想想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惦念和牵挂,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能做到?


  很多弟子来问老师什么是孝,可孔夫子每次给的回答都不一样。可见,孝,这个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对不同的人,孝,有不同的内涵。不管是心存恭敬,还是给个好脸色,亦或是想想父母为我们担心焦急的样子……最重要的是内心对父母的那份爱和尊敬。

 


标签: 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