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敬老爱老诗词
	
  1、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 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3、慈乌夜啼
	
  唐 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4、燕诗示刘叟
	
  唐 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5、送母回乡
	
  唐 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6、西上辞母坟
	
  唐 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7、步虚
	
  唐 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8、十五
	
  送 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9、思母
	
  宋 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不见丁宁嘱早归
	
  10、忆母
	
  明 史可法
	
  母在江之南,儿在淮之北。
	
  相逢叙梦中,牵衣喜且哭。
	
  11、墨萱图
	
  元 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12、岁末到家
	
  清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13、别老母
	
  清 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4、忆父
	
  清 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15、忆母
	
  清 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九九重阳节敬老诗句大全
	
  1、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3、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4、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5、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6、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7、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8、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9、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0、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1、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12、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13、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4、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15、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6、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17、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18、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19、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20、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