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日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小年的由来资料 小年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0-02-05 00:23:45

  关于小年的由来资料 小年是什么意思


  小年是什么意思


  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小年,从字面意思上看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农历腊月是二十九天的月份,二是指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第三种解释是指果树结果少,竹木生长慢的年份。 作为节日来讲,由于地域风俗的差异,小年在全国各地赋予的含义和习俗也是不同的,比如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也有地方称冬至为小年。


 小年的由来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对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祭灶时,需要一些供品,各地的供品又各不相同,一般有灶糖、水饺、粉团、枣山摸等几种。


  灶糖,又称“搪瓜”,因其多做成团形,像瓜形,中空,故得名。灶糖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也有用江米磨粉加怡糖制作的。灶糖的粘性特别大,入口粘牙,所以有的地方又称为“胶牙搪’。用u搪祀灶,俗信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使他上天后无法说人的坏话;又因其味甜,俗信灶神吃搪后嘴变甜,就会多说好话。在北京,因为灶糖是按照关东的传统制法做成,故得名“关东搪”。山西地区则统称“麻糖”。在上海、江苏,灶搪的形状呈元宝形,也称“糖元宝”。此外,还有做成革养、葫芦以及一些小动物等形状的。


  北方地区多用水饺祭灶,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的饮食习惯。在山东聊城,小年晚上祭灶时要供奉一碗或三碗水饺(每碗盛几个即可),并在碗上横搭几双筷子;近年来有的人家也开始用元宵祭拜,也是意在让灶王爷不张口说坏话。江浙一带普遍用粉团辞灶。


  在江苏。腊月二十四晚上,用米粉、红塘各半,和匀、搓成小丸,俗称“玛瑙团”。将四个粉团叠垒起来,有的还用米粉做鸡、鹅、秤、锤、米囤等物掺杂其间。浙江湖州双林祭灶时所制的米粉团,称“送灶圆子”,核桃般大小,和以南瓜成黄色,有的还做成元宝、聚宝盆等形状。


  枣山模是山东、山西、陕西、甘肃一带常见的祭灶供品,它是一种层层布满红枣的大馒头,个大的直径约半尺,高一尺有余,重达十斤,分为五层。每层馒头都是以多个大红枣为中心做成云纹或如意纹形。因其轮廓似山形,故称“枣山”,也称“枣排”“枣盘’。


  在山西,有的枣山模上还要捏老虎和山羊,老虎捏成上山状。山羊捏成下山状,意思是老虎下山会吃人,上山就平安了,羊在山上吃饱了,平安下山回家来,反映了人们期盼平安的美好愿望。


  另外,各地祭灶供品还有钻糕、糖饼、柿饼等。总体来说,祭灶时供品的主要特点就是甜和黏,主要意图都是让灶王爷上天后不能说话或只说好话。


标签: 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