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打春是什么意思 打春早晚有什么说法

更新时间:2021-02-08 23:26:03

  打春是什么意思


  打春是立春的俗称。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周代时,周天子就会带领三公九卿去郊外进行迎春和祭祀,祈祷这一年可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唐宋时期,还加入了打春牛、送小春牛的活动,表示祈求丰收的意思。这里的春牛是用泥做的,桑木制作骨架,土要求是冬至之后取得泥土。春牛的大小高四尺,长八尺,抽打春牛的鞭子得是红绿色的彩鞭。这个就叫打春牛,目的是为了祈求丰收。


  打春牛的做法最早起源于皇宫,传说在这一天皇室的人为了庆祝立春,会把在皇宫前预先做好的泥牛打碎表示庆祝。历史上最早取春土制作泥牛据说是周公,有文献记载过“周公始制立春土牛”。


  《京都风俗志》里说“东设芒神,西设春牛。”东边放着春神的雕像,西边放着春牛,祭祀春神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大家就将春牛打碎,这个意思就是鞭策老牛下地耕田,是“催耕”的意思,大家会把春牛的碎片抢回家,抢到了就意味着这一年家里就会丰收。古代因为农事是国家根本,所以立春时分的这场祭祀是很重要的,皇帝会亲自出场,在宫里举行迎接春神和打春牛的仪式。


  这个过程称为打春,所以立春又叫打春,打春比立春也更具有欢腾的意味,热闹又喜庆。


  打春的由来


  中国民间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旧时府县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门前,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以祈丰年,因此俗称立春为打春。


  这所谓的“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4尺,长8尺,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人们到先家坛奉祀,然后用彩鞭鞭打,把“春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


  关于“打春”还有一种说法,指旧时湖南一带无业游民,在春节前后,敲打小锣、竹板等,唱着歌词,挨户索取钱财,叫做打春。


  打春的风俗,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最早是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特别是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史书上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若是按那样说的话,“打春”之俗的年头几乎和我们中华民族一样古老。


  《京都风俗志》书中也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打春早晚有啥说法


  中午立春的话,会暖和的早一些,反之会冷一些。立春节气也是受农民欢迎的节气,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因此,有关立春的天气谚语很多。如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等立春是24节气之首,所以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阴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立春躲春的主要注意事项


  命理学认为,立春这一天,由于磁场和气场的缘故,通常会比较乱,无论是家中还是办公室,容易招惹口舌事非。因此要进行躲春,防止争吵和是非,否则一年内你可能都非常不顺利。特别是命理上,某一属相在这一年内有什么病灾的话,那么,立春这一天自己要躲起来,不要见生人,方可避过未来一年内的病灾、口舌事非。再就是如果感觉上年自己运气差,那么也需要躲春。对于属相相冲的最好要谨慎,避免发生争吵或口舌。命理犯太岁而且太岁对自己本命不利的应该躲开交接的时间与外人接触,最好一个人坐坐,调节自己、提醒自己,在新的一年,注意别强争,别找事,多干好事多努力,太岁必然不会带来灾祸,反而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标签: 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