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 冬至哪里吃汤圆哪里吃饺子

更新时间:2020-12-22 04:31:47

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


  冬至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吃饺子、南方会吃汤圆。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此俗由来已久。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祈求平息战乱,安享太平。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后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在南宋时,临安人也在冬至吃馄饨,也包含着对异族的憎恨和对太平的向往。


  河南人在冬至有吃饺子的风俗,称为吃“捏冻耳朵”。这也有传说: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原为医官,告老还乡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的乡亲受冻饿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于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捏成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驱寒矫耳汤”施舍给乡亲吃。乡亲们服食后,冻烂的耳朵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这种“捏冻耳朵”吃,说是冬至吃了饺子不冻人。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而且混身发热,头上冒汗,于是称赞冬至吃狗肉真好。狗肉性热,冬天吃了确能暖身壮阳。从此在汉族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狗肉羊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在冬至至大寒的节令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补益身体,以求来年精神抖擞身强体壮。


  在江南水乡,则有冬至之夜吃赤豆粥的习俗。这也缘于古代传说,南方的部族首领共工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因这个疫鬼最怕赤豆,所以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粥,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后来这种赤豆粥也称为“冬至粥”,其中除了赤豆以外,也加入红枣、核桃肉等,补益身体。


  冬至哪里吃汤圆哪里吃饺子?


  冬至北方大部吃饺子,尤其河南地区;冬至吃汤圆流行于江南一带。


  冬至吃饺子寓意:


  相传张仲景老年还乡时,正逢大雪纷飞的冬天。街头很多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不少人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看到这个情况,内心不忍,于是令人在南阳关东边搭起了一个医棚。让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做馅,然后包成饺子。施舍给百姓。这顿饺子把不少乡亲的冻耳朵给治好了。


  此后,每逢冬至进九,大家都纷纷争食饺子,有谚语“冬至的饺子不冻耳”。


  冬至吃汤圆寓意:


  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家庭和谐、吉祥。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家庭和谐、吉祥。冬至汤圆又叫“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汤圆就是用糯米粉加水搓揉而成的圆形小球,里面为了口感好,一般会加入黑芝麻等辅料。我国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讲,过了冬至就是第二年,而过了冬至出生的人就算是第二年出生的。比如过了今年冬至出生的孩子就应该是属猪的了。


  汤圆宜水煮,而且吃汤圆的时候可以喝少量汤圆汤,有“原汤化原食”的功效,相比之下,煎炸型的汤圆可能闻着比较香,但是也会导致油脂、热量的过多摄入,不利于健康。对于消化能力较弱的老人、孩子和其他人群来说,汤圆是应该少吃的,而且在食用的时候也应该细嚼慢咽,以保证进食安全。

 


标签: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