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很容易生气,佛陀是不是也会生气呢?佛陀当然会生气,只是佛陀的生气,跟一般人的生气不一样。我们生气,是因为别人欺负我,障碍我,为了保卫自己,所以会生气。佛陀不是,我们对佛陀不好,佛陀不会计较,但是我们对待别人不好,佛陀就会生气了。
有一次,佛陀带领一群比丘弟子出外弘法,弟子中有性情急躁的,也有迟缓的。到达休息处所,急性的弟子抢先把床位占用了,还说道:“这是我的!”“那是我的!”所有的床位都被占满了,首座弟子舍利弗尊者没有地方睡,只好在屋外经行。佛陀看见便上前垂询:“舍利弗,这么晚不睡觉,在庭院走来走去做什么呢?”舍利弗尊者据实回答:“人多,床位少,初学比丘都想找个床位休息,我就让他们。”佛陀听后非常生气,连夜集合大众,开示对于长老应有的尊敬。
今天社会秩序混乱,长幼伦理脱节,就是因为不尊敬长辈的关系。过去,父母教训儿女:“你们怎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现在,儿女对父母抱怨:“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不听我的话?”甚至年幼的小孩子跟父母要东西时都会耍赖:“你们如果不买给我,我就不替你们念书了!”过去,老师教导学生,学生一定虚心接受,现在的学生,却时兴批评老师:“某某老师不好,每次我建议什么事情,他都不听。”过去,老板指导员工事情如何如何做,现在的员工反过来要求老板:“薪水应该提高到……才足够家用。”过去,在军队里是长官命令,部下遵循,现在的部下可以开会公然批评长官。上下没有标准,社会的伦理不能维持,社会秩序自然会混乱。
对于只知谋一己之利,漠视他人的辛苦、困难,这类的事情,佛陀是会生气的;即使是童心戏言,只要侵犯到他人,佛陀也会生气。例如:罗睺罗是佛陀出家前的孩子,他小小年纪跟佛陀出家了,因为年纪小,比较顽皮,爱说一些不当的话,曾有人遇到罗睺罗,问他:“你知道佛陀在那里吗?”佛陀本来在左边房子里,他偏偏指著右边告诉对方:“那边,那边。
”等到对方扑了空折返,罗睺罗就很开心。佛陀知道后,把罗睺罗找来,罗睺罗一看到佛陀严肃的样子,不敢讲什么话,默默端了一盆水给佛陀洗脚,好让佛陀能赶快去登座说法。佛陀洗过脚后,却吩咐罗睺罗:“把这盆水喝下去。”
罗睺罗一听,惊讶的回答说:“佛陀,洗过脚的水很脏,是不能喝的呀!”
佛陀对他开示:“你说谎妄语,你的嘴就像盆里的污水一样脏,人家也不要你的。”
罗睺罗将水倒掉后,佛陀又说道:“你将这个木盆拿去盛饭吃。”
罗睺罗显得很为难,说道:“佛陀,洗过脚的木盆很脏,不能把饭菜装到里面去呀!”
佛陀又责备道:“你的嘴时常说谎骗人,就像这肮脏的木盆一样,好的东西永远也装不进去。”
说完话,佛陀一脚朝这盆子踢过去,盆子咚咚地滚了好远,罗睺罗吓了一跳。佛陀问道:“你怕我把木盆踢坏吗?”
罗睺罗回答:“不是的,木盆不值钱,踢坏了可以再买一个,没关系的!”
佛陀再一次呵斥道:“说谎的孩子,就像这坏盆子一样不值钱,踢坏了也不可惜。”
从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无私无我,但对说谎欺骗别人的事,佛陀是会生气的。佛陀教导罗睺罗的方式,正是天下父母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的寄望。佛陀的生气,是从慈悲心出发,而不是从嗔恨心出发,佛心和天下父母心是一样的。
凡人很容易生气,佛陀是不是也会生气呢?佛陀当然会生气,只是佛陀的生气,跟一般人的生气不一样。我们生气,是因为别人欺负我,障碍我,为了保卫自己,所以会生气。佛陀不是,我们对佛陀不好,佛陀不会计较,但是我们对待别人不好,佛陀就会生气了。有一次,佛陀带领一群比丘弟子出外弘法,弟子中有性情急躁的,也有迟缓的。到达休息处所,急性的弟子抢先把床位占用了,还说道:“这是我的!”“那是我的!”所有的床位都被占满了,首座弟子舍利弗尊者没有地方睡,只好在屋外经行。佛陀看见便上前垂询:“舍利弗,这么晚不睡觉,在庭院走来走去做什么呢?”舍利弗尊者据实回答:“人多,床位少,初学比丘都想找个床位休息,我就让他们。”佛陀听后非常生气,连夜集合大众,开示对于长老应有的尊敬。今天社会秩序混乱,长幼伦理脱节,就是因为不尊敬长辈的关系。过去,父母教训儿女:“你们怎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现在,儿女对父母抱怨:“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不听我的话?”甚至年幼的小孩子跟父母要东西时都会耍赖:“你们如果不买给我,我就不替你们念书了!”过去,老师教导学生,学生一定虚心接受,现在的学生,却时兴批评老师:“某某老师不好,每次我建议什么事情,他都不听。”过去,老板指导员工事情如何如何做,现在的员工反过来要求老板:“薪水应该提高到……才足够家用。”过去,在军队里是长官命令,部下遵循,现在的部下可以开会公然批评长官。上下没有标准,社会的伦理不能维持,社会秩序自然会混乱。对于只知谋一己之利,漠视他人的辛苦、困难,这类的事情,佛陀是会生气的;即使是童心戏言,只要侵犯到他人,佛陀也会生气。例如:罗睺罗是佛陀出家前的孩子,他小小年纪跟佛陀出家了,因为年纪小,比较顽皮,爱说一些不当的话,曾有人遇到罗睺罗,问他:“你知道佛陀在那里吗?”佛陀本来在左边房子里,他偏偏指著右边告诉对方:“那边,那边。”等到对方扑了空折返,罗睺罗就很开心。佛陀知道后,把罗睺罗找来,罗睺罗一看到佛陀严肃的样子,不敢讲什么话,默默端了一盆水给佛陀洗脚,好让佛陀能赶快去登座说法。佛陀洗过脚后,却吩咐罗睺罗:“把这盆水喝下去。”罗睺罗一听,惊讶的回答说:“佛陀,洗过脚的水很脏,是不能喝的呀!”佛陀对他开示:“你说谎妄语,你的嘴就像盆里的污水一样脏,人家也不要你的。”罗睺罗将水倒掉后,佛陀又说道:“你将这个木盆拿去盛饭吃。”罗睺罗显得很为难,说道:“佛陀,洗过脚的木盆很脏,不能把饭菜装到里面去呀!”佛陀又责备道:“你的嘴时常说谎骗人,就像这肮脏的木盆一样,好的东西永远也装不进去。”说完话,佛陀一脚朝这盆子踢过去,盆子咚咚地滚了好远,罗睺罗吓了一跳。佛陀问道:“你怕我把木盆踢坏吗?”罗睺罗回答:“不是的,木盆不值钱,踢坏了可以再买一个,没关系的!”佛陀再一次呵斥道:“说谎的孩子,就像这坏盆子一样不值钱,踢坏了也不可惜。”从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无私无我,但对说谎欺骗别人的事,佛陀是会生气的。佛陀教导罗睺罗的方式,正是天下父母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的寄望。佛陀的生气,是从慈悲心出发,而不是从嗔恨心出发,佛心和天下父母心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