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佛教?何谓人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与人生有何关系?佛教对人生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一、何谓佛教?
现在,先让我们理解何谓佛教?欲想理解佛教,可以从佛教的历史,佛教的思想,以及佛教的精神,三方面来研究。
(一)佛教的历史
讲到佛教,我们应该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绝非佛教徒幻想中的人物:更非统治人类生命的神祇;亦不是来自其他星球的生物,而是人类史上一位伟大无比的圣哲,是在二千多年前,降生于印度迦毗罗维国,以太子身份,来到人间的救世者。当时的印度,神权统治,阶级不平,人民苦恼不堪。悉达多太子,面对现实,眼所见的是在没有真理,没有正义,没有自由统治下挣扎的广大群众;耳所闻的是在不平等阶级制度压迫下,各阶层人物,所发出凄惨的哀鸣。再加上畅游四门时,所获得生、老、病、死的启示,于是激发太子寻求人生真谛的意志,与拯救世人的悲愿。但智慧超群的太子,深知道真正能够成功拯救世人的革命,是真理,是正义,是仁政,是身教,是德化;否则,以暴易暴,何止无法拯教天下苍生,反而徒增民生困苦,给社会制造混乱,给世界酿成弥天浩劫,结果,虽曰爱之,实则善之,这又何必?因此,悉达多太子为了实现其理想中,以真理为基础,以正义为武器,以慈悲为出发,以道德为力量的不流血革命,毅然自我牺牲,放弃王位的承继,抛弃物质的享受,出家修行,谋求发掘人生的真理,开拓人类的智慧,甚至希望将自己锻炼成德性独特,智慧超群的圣人。然后,以自己的品德去感召一切人,以自己的智慧,去启示一切人,使一切人自觉自奋,自立自励,使一切人皆能摒弃小我,完成大我,共存共荣。
如是经过十多年的奋斗与磨炼,终于夜睹明星,成等正觉。不但发现人生至高的真理,同时体会人类本具甚深的智慧。自此,世界人类史上,平添一页光辉灿烂,永垂不朽的史实;而印度迦毗罗维国,也出现一幕以理性代替冲动,以真理代替权威;以教育代替杀戳:以因果的警诫,代替政治的惩罚;以慈爱的感化,代替武力的征服;以自由平等的待遇,代替奴役与逼害的不流血革命。何止解救了当时印度人民的凄苦,也解救了数千年来人类精神的饥渴,充实人性的空虚,弥补人生与社会的种种缺憾。使凡是接触佛教的人,都获得日常生活的指导,理解人生的意义,增加生活的情趣,建立生活的理想,提高人生的价值;同时令人在平等的僧团中,出家修行,彻底取消生老病死苦,获得生命的自由与真理的归宿!
释尊自从出家修行,觉悟成佛后,立即开始传播真理,以道德教育训导世人,以因果定律规劝众生。在一连串慈悲感化的操作过程中,绝无炫耀自己的嫌疑,无野蛮的心态,无侵略的行为,无残酷的政策,无毒辣的手段,更无仇恨斗争,敌视,不和谐,不合作的表现。有的是六和共处的制度,是‘国家安宁兵革销’的祈祷,是‘风调雨顺民安乐’的愿望,是普度众生共成佛道之目的。虽然,在佛教流传世间二千多年来的悠长岁月中,不知道遭受过多少次外来的欺侮,遇过多少次外教的攻击,但佛教徒们总是宽恕、容忍,避免正面的冲突,止息流血的斗争,处处表现著佛教和平与利他的精神。
佛教利他的精神,不止令人解除现实生活的凄苦,还要彻底解除人类生死的痛苦,使人获得真理生命的归宿。不特令人止息于小乘涅槃自由自在,清净快乐的境界;还鼓励人回小向大,自利兼他。教人在自利利他的行为中,取消烦恼的束缚;在自利利他的行为中,广修福慧,觉悟成佛。所以佛教的历史,是慈悲的、和平的,佛教成立之目的,是自利利他,觉悟成佛的。
(二)佛教的思想
佛教的思想,是自由平等,慈悲博爱的。释尊自从成佛后,一直以真理为基础来实现他的理想,以道德的感化来推翻当时印度四种阶级的不平,而提倡‘四河入海,同一碱味;四姓出家,同一释子。’的平等思想。佛教僧团中,不分阶级,不问种族,无论贵贱,皆可以出家,正是实行种族平等。僧团中利和同均,不受别请——不独自享受他人的供养,不私蓄金钱,是实行经济平等。佛弟子们一定要严持禁戒,知因识果,是实行法律平等。凡出家学佛,皆可以修行证果,皆可以觉悟成佛,是实行理性平等。
佛教僧团,何止实行种族平等,经济平等,法律平等,理性平等;同时实行思想自由,行动自由,言论自由。人皆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法门修学,(无论大乘或小乘),人皆可以自由选择,适意的修行环境(无论山林或精舍),人皆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自由的向佛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不管是请示或辩论)。这种平等,这种自由,在二千多年前的社会,除了佛教,无论如何,是无法找寻或享受得到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无异是自由平等思想的先锋,亦是实践自由平等的始祖。
由于释尊亲自证得真理生命永恒的自由,亲自发现人生理性的平等,因而同情一切人的不觉,可怜一切人的沉沦,愍念一切人无法抛弃人间疾苦,无法解脱生死烦恼的束缚,于是本乎人性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来爱一切人,救一切人,甚至救凡有生命的众生。可以说:佛的慈悲,是基于理性的平等;佛教的博爱,是来自同体的大悲。所以佛教慈悲博爱的思想,是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发展,是大悲与智慧同时并运。
这种悲智双运,情理并茂的慈悲博爱,并非儒家的仁爱,墨子的兼爱,与耶稣的博爱可比。因为孔子的仁爱,是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演变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甚至‘乐与天下,忧与天下’的精神。仅属于推己及人的爱,每以自我为出发,不能做到无我的境界。至于墨子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和耶稣的‘爱你的敌人’,皆只限于人类,未能恩及禽兽:唯有佛教本乎理性平等,而演变成悲智双运的慈悲博爱,是无条件的,无止境的爱一切人,爱一切生物。无论是胎,卵,湿,化,甚至十二类众生,无论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等六道众生,甚至九法界圣凡(六道凡夫,加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都一律平等爱护,慈悲救济。
可惜一般人,迷失觉性,不了解平等的真理,乖曲自由的意义,不知慈悲,不肯博爱,反而将人性本具的慈悲博爱缩小成为五伦之爱。是君臣,是父子,是兄弟,是夫妇,是朋友便爱,反之则不爱。但人毕竟是自私的动物,在不知不觉中,竟然由五伦之爱,缩小为只爱自己的私爱。由于爱的范围越来越小,斗争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大,自此,人与人之间便失去爱的温暖,社会失去爱的维系,国与国之间,也失去爱的和衷共济。而在冷酷无情的现实中,竟然展现了互相战争,互相残杀的世界;人间的灾难,当然层出不穷,而人类的苦恼,也就无量无边。
佛教自由平等慈悲博爱的思想,不但可以针对人类的自私,还可以扩展人类的爱心;如果世间人都肯学佛,都能够了解佛教自由平等的真义,都能够学习佛教慈悲的思想,实行佛教博爱的精神,自然可以解除人间的疾苦,取消人生的灾难,还可以止息战争,导致和平。
(三)佛教的精神
佛教的精神,是以无我大悲为出发,以积极救世为目的。因为人们所执著的自我,其本性虽然真实,但其色身的形相却是因缘生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原非真我。可惜世人不知,妄执此四大五蕴所组合的假我为我,妄执由因缘条件聚合而产生的物质,为我所拥有;时刻都在为我设想,甚至为了我的财富,我的幸福,我的名誉、我的地位,我的权力,我的家庭,我的儿女,我的一切一切,而抑人扬我,损人利我,薄人厚我……。人皆如此,自然形成人与人间的嫉妒与仇恨,导致国与国间的对立与斗争;人生的苦恼,遂由是而生。
学佛的人,从佛教所启示缘起性空的真理,了解四大五蕴所组合的身体,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不应该为了此短暂色身的享受与占有,而损人利己,作诸恶业,招致生死轮回,饱受忧悲苦恼的煎熬。所以能够寡欲知足,安贫乐道,扩展德性,净化身心。从不断克制自己,不断持戒修定,不断体悟真理的过程中,断烦恼,了生死,亲证我空真如的理性,获得真理生命的归宿;自此,破除三界凡夫的我执,进入无我的解脱境界。但无我的解脱境界,只是小乘圣人修学的结果,不是学佛的终点,更不是佛出世教度众生的本怀。所以佛在方等会上,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使小乘圣者,耻小慕大,进而回小向大,修学大乘法门,悲心救苦,自利兼他,这就是:‘无我与大悲’。
但真正无我大悲,入世救世的精神,是指大乘菩萨,行菩萨道时,能够深入诸法空相,知理性平等,生佛一如,但因为怜借众生无知,枉受生死轮回的苦恼,所以兴慈运悲,入世教化众生,平等拔苦与乐。在菩提道上,并不急于寻求个人的解脱,而著重于利他的事业;时刻都以众生之苦为己之苦,以众生之乐为己之乐。长时期在生死苦海中,为众生而出生入死,为众生而勤劳忍苦,使自己作为乱世的暮鼓晨钟,苦海慈航。救济人之不幸,鼓励人之向上,爱护人的生命,加强人的意志,惊醒人的迷梦,使人自觉自奋,努力向上,勤求佛道。
由于菩萨理解诸法空性,虽然终日度众生,但内不见有能度之我,外不见有可度的众生,于其中间,亦无拔苦与乐的方法与财物。所谓:三轮体空,度无可度;但基于理性平等,生佛体同,应救应度。是以,虽然不见有众生可度,不妨终日度众生。如是长住世间,无相利生,无住布施;永远担当‘觉世益群’的使命,这就是无我大悲的精神。
因为大乘佛教之目的,并不止于小乘的修证,而是在于无上菩提的证得;所以身为菩萨,必须本著无我大悲的精神,舍巳为人,入世救世,实践六度四摄等大乘法门,利益众生。希望从利他的事业中,开发智慧,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希望从利他的事业中,长养慈悲,饶益众生。如是福慧双修,直至福慧具足,因圆果满,自然证得佛果无上菩提。是以真正学佛的人,不应该但求个人断烦恼,了生死,还要深入社会,普度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达到我与众生,共成佛道的愿望。所谓:‘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萨从此初发心。’这才是佛教无我大悲,积极救世的精神。
二、何谓人生?
何谓人生?我们欲想确定人生的意义,实在不容易。因为一般人对于人生的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古人说:‘人者仁也’。这个仁字,是由二人组合而成,正表示人与人之间,含有互助合作的意义。生是生起,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死。人有了生命的生起,便要生存,生活,甚至有生必有死。但人应该如何去求生存?如何去生活?又应该如何始可以避免生死?真的是人言人殊。由于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同,所以其求生存的手段,以及其生活的方式,也就互相各异。
(一)一般人的人生观
有人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世间更是冷酷无情。以其生存在冷酷无情的世界中受苦,毋宁一死;于是想出种种办法来结束生命,致使社会悲剧,不断重演,社会新闻,跳楼,投海,服毒,吞枪,无日无之。这种悲观思想,愚痴行为,非始自今日苦难时代,而是自有人类史以来,便威胁著人的生命。如中国汉朝的贾谊,战国时代的屈原,以及欧洲大哲学家的叔本华,皆是悲观思想的典型人物。悲观的人,只能看到人生苦恼的一面,无法从痛苦的现实中,透视快乐光明的另一面。因此,不但抵丑人生,讨厌人生,而且引导人生,走上自暴自弃的方向,自毁前程。
有人认为人生是快乐的,只要懂得追求与享受,实在欢乐处处,何苦之有?因而抱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玩世不恭,沉迷酒色,混混噩噩的生,混混噩噩的死,只知有物质,不知有精神,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往往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不惜损人利己,甚至利之所在,趋之若鹜;形成举世熙熙,皆为利来,举世攘攘,皆为利往的趋势,制造人间的争执与混乱。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无所谓真理与正义,更无所谓道德与责任,不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便是:‘宁可我负天下人。’结果,使大好人生,变为害群之马,社会公敌。
亦有人认为人生,自然有其生存的价值,只要敢于面对现实,加上苦干,肯干,敢干,实干,使自己从黑暗中找寻光明,从艰苦中找寻快乐,从失败中找寻成功,从消极跨进积极,必然可以建立人生理想,享受理想人生。但人生理想究竟是甚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根本就缺乏认识。结果,由奋斗争取来的名利,由勤俭积蓄所得的财富,一旦无常到来,终归于空:‘家财万贯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王。’实在是美中不足,遗憾之至!
当然,也有人对人生抱著乐天知命的态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提倡仁义,推行道德,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理想,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责任,希望推己及人,达到世界大同。可惜人生苦短,岁月无情;倾刻一声锣鼓竭,不知何处是家乡,唯有随业流转,沉溺生死。因此,百千年来,人类始终无法解决人生的问题。
(二)佛教对人生的看法
佛教对人生的看法,不外是‘缘起性空’的真理。缘是因缘,助缘,起谓生起,发起。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生起,无不是仗因托缘。在主因与助缘各种条件配合下,诞生人生的正报色身,也在因缘条件组合时,产生人生依报的宇宙万有。例如:一粒种子,所以能够萌芽,开花,结果,除了种子本身的主因外,还需要配合外在水土、阳光、空气、肥料,以及人工护理种种助缘。人生亦然,人由过去生命的善或恶行为,所凝结成善或恶的业种子,蕴藏于八识心田中,作为引生现在生命的亲因,加以目前外在环境的种种助缘,而发生现实生命或苦或乐的结果。但人之苦乐,固然是由宿世所作善恶业的种子所引生,但亦可以由现实种种助缘来改变。除非是五逆十恶的无间重罪,不可转变外,其余恶因,皆可以由今生的善缘来改变其结果。所以,人必须亲近善知识,止恶行善,以消宿业,以长善因,以补给善的助缘;若果善的助缘殊胜,就可以改变人的不幸,增长人的福乐。
此外,我们还要深入理解,缘起性空的真相,明白缘生诸法,生住异灭,刹那不住。缘生的人生,必然生老病死,念念不停;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聚散无端。所以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空,只是指诸法之现象,非空诸法的本体。诸法的现象,虽然生灭败坏,无常苦空,幻有非真;但诸法的本体,却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真实人生的所在,亦是诸佛菩萨涅槃的根本。三世诸佛,无不依此诸法空相的本体,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人生的意义,不是在于短暂生命中,获得现象界幻妄不实的物质享受,而是应该透过虚伪的现象界,放弃无常的假我,亲证此诸法空相的真我;谋求取消人生生死轮回的苦恼,展现人生永恒、快乐的另一面。这就是佛教‘缘起性空’的人生观。
(三)佛教与人生的关系
佛教不特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同时以人生为接受教化的对象。诸佛菩萨,无不皆以人间,作为说法利生的道场。特别是释迦牟尼佛,自从完成佛道以来,甚大久远;无量劫来,都在此婆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不但降生于人间,出家修行于人间,觉悟成佛也在人间,甚至化缘尽时,示现入灭,亦是在人间。
释迦牟尼佛,在人间说种种法门,教化种种众生,直至时机成熟,最后在法华会上,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开权显实,说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以成佛。同时说明: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出现世间,‘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目的都是欲令众生,觉悟成佛。
释尊在法华经中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又说:‘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现在佛如此,过去佛亦然。所以:‘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甚至:‘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度;若有闻法者,皆己成佛道。’至于未来诸佛,亦‘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以道。’(见法华经)读此可知,十方三世诸佛,出现世间,皆是以欲令众生,闻法修行,觉悟成佛,究竟离苦得乐为目的。
但凡夫众生中,天道最乐,无心修行;地狱最苦,无法修行;畜生最蠢,不懂得修行;饿鬼道众生,时刻都被饥渴所逼,如何修行?(阿修罗概括于五道中),唯有人道众生,智慧较高,理解力强,最容易了解佛法,所谓:人是万物之灵,懂得修行。
加以人生的际遇,往往苦乐交参,最容易激发道心。何况人道众生,意志坚强,有苦忍的精神,有惭愧向上之心,若然发心行菩萨道,一定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确是学佛修行的好材料。是以诸佛,皆选择人间作为成佛的基地,亦以人道众生作为主要教化的对象。即使是当来下生的弥勒尊佛,度人无数,亦是降生于此娑婆世界的人间,八相成道;亦是以当时的人道众生,作为召开龙华三会的群众。初会度九十九亿人,成阿罗汉;次会度九十六亿人,成无学道;三会度九十三亿人,成阿罗汉果。之后,游化人间,广度有情。可见佛法与人生,关系密切,简直是不可分离。人生离开佛教,将失依估,无法觉悟成佛,究竟离苦得乐;佛教离开人生,将失去主要教化的对象,甚至弘传不继,难以延续慧命。
(四)佛教对人生的影响
佛教对人生,何止关系密切,而且影响重大。人们如果肯向佛学习,学佛的自觉,学佛的慈悲,学佛的德行,接受佛所宣示的真理启示,接受佛所提倡的道德感化,一定可以由认识自己,进而改善自己,升华自己。
西哲苏格拉底说:‘人生最富贵的,是认识自己。’可借人类自无始时来,一直都蒙蔽自己,无法认识自己,反而执著假我,以为真实;在假我虚妄意识分别影像中,时而幻生错觉,时而情感冲动。不是偏于抽象的认识,使内心矛盾不安;便是迷恋物质享受,令人性不断沉沦。致使做人失去原则,处事缺乏智慧,往往依世起倒,随俗浮沉,无法把握自己。
学佛的人,信仰三宝,读诵佛经,亲近善知识;或依经论,获得正知正见,或因善知识开示,明白佛法,认识自己。就应该放弃妄想执著,力求多闻,从不断多闻中,理解佛法的要义,从不断多闻中,深入思惟,如实谛观,诸行无常,五蕴无我,不再为贪欲所牵,不再为物质诱惑,一方面消极于物质的占有,一方面积极于佛法的进修,严持佛的五戒,改造人格,保持人身不失,进而奉行十善,使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当人能够力行十善,不杀生时,便是仁慈的长者:不偷盗时,便是正其义而不谋其利的良好公民;不邪淫时,便是尚德敦伦的正人君子。不妄语时,能令虚伪奸诈的人变为诚实可靠:不两舌离间时,能令搬弄是非的人转为和睦友善;不恶口时,能令凶恶粗暴的人变为和霭可亲;不绮语时,能令浪漫的人,变为老诚持重。不贪求的人,便能够乐善好施;不嗔恨的人,便能够宽恕容忍;不愚痴的人,便能够正知正见。如是以佛的十善法门,彻底改变昔日恶劣的行为,培养高贵的气质。由于行为的改善,气质的转变,一定能够心离五欲,精进道业,终于横跨生死,直达涅槃彼岸,证得我空真如;不再受尘劳烦恼的缚束,获得生命毕竟的自由与解脱。这就是佛教对人生初步的影响,使人由认识自己,进而改善自己,结果,转凡成圣,了生脱死。
若能再在佛教高深学府中,继续进修,广学五明,实行六度四摄,自利兼他,终有一天,觉悟成佛。五明:是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与内明等五种学问。声明,包括一切语言文字的研究;工巧明,概括世间一切工艺技术,即机建工程及实用科学等学问;医方明,是学习医学,包括生理学,物理学,营养学,以及环境卫生等;因明,是东方的逻辑学,凡属思惟,分析,考证等学说,取用演绎和归纳方法而获得结论者,如科学、哲学,论理学,认识学等;内明,指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是佛教内部的学说,属于研究人生内在心性的学问。
五明,是大乘菩萨,应该实习的学问与技术,故又名为菩萨学处。菩萨持地经云:‘明处者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五种明处,菩萨悉求。’所以身为菩萨,绝非不学无术的人;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无论其地位怎样高,也无法弘法利生,负起续佛慧命的责任。所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除了品德修养,力求多闻,精通三藏内典之外,还要广学世间的学说,以充实自己一般的常识,然后起程,实行六度四摄,入世救世,利己利人。
六度:六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修学的方法。度是度脱,度过。六度,就是六波罗蜜,梵文波罗蜜,译名究竟或到彼岸,或度无极。意思是说:菩萨修学布施等六种法门,不但可以令自己度脱内心贪等烦恼的六蔽,还能够度无数众生,能够承办无量佛事,能够究竟成就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能够乘此大行的船只,横度生死苦海的迷津,到达涅槃真理的彼岸。六波罗蜜是:
1. 檀那波罗蜜,译名布施到彼岸,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有内财外财之分。内射指个人的身体及生命,外财指人所有的一切身外物。法布施,是佛法的开示,以及世间一切知识学问的灌输。无畏施,指排难解纷,保障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精神与力量。
一个具有慈悲心,正义感的人间菩萨,一切皆以众生为出发,皆以众生的福利为前提。凡自己能力、金钱、精神、时间所许可的事,无不竭力以赴。对苦恼群众,待如父母,视若手足;或施与物质的救济,或给与金钱的援助。对贫病交逼的人,施以医药的治疗。对思想不正的人,施以真理的启示,佛法的开导。对处于恶劣环境,身心苦恼,或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众生,施以慈悲的安慰,力量的疵护,以及精神的鼓舞。身为菩萨,既要以财施来救人经济的困苦,以法施来解除人精神的饥渴,还要以无畏施来保障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做起来实在不容易,所以说:‘菩萨道难行。’
由于菩萨道难行,近代行菩萨道的出家人并不多,致使一般人误会,布施是在家信徒的事,至于出家人,该是接受他人布施的受惠者;这种观念,简直是歪曲佛法。因为真正的佛法,布施,应该是出家及在家菩萨的责任,受惠者就是社会群众及六道众生。在家信徒的奉献,只是尽其护法的责任,协助僧团完成救世事业而已,不能视为救济出家人。何况出家人,虽未能做到布施到彼岸,但出家人能舍弃世间一切,出家修行,就是最大的布施。及其修学有成,予人道德感化,真理启示,正法指导,就是法施;排难解纷,断疑生信,或拯急扶危,或精神慰藉,就是无畏施;在护法弟子协助下,从事社会济贫或救灾运动,就是财施。谁说出家人不布施?
未能到达布施彼岸的人,往往施心不等,甚至选择知名度高的大德供养。据史经记载,中国孝昭王即位后,建望德寺,以福宗室,建寺落成,举行法会庆典,亲临办斋,供养十方僧众。会中有一比丘,形服疏陋,威仪不整,立于庭旁,无人照应。最后,比丘直向昭王说:‘贫僧亦想在此吃斋。’昭王命人带往末座用斋,斋毕,昭王过来问此僧:‘住锡何处?’答:‘琵琶岩’。昭王笑曰:‘以后不要对人言,曾赴国王亲供斋筵。’此僧亦笑曰:‘陛下以后切莫告人,曾经供养真身释迦。’言毕,踊身虚空,向南而去。孝昭王与会大众,惊讶不已,向空顶礼,并派人往寻琵琶岩。结果在大碛川源石板上,发现世尊赴斋时所用的锡、钵。昭王因此在琵琶岩上,创建释迦寺,又于佛灭影处,建佛无寺,分置锡、钵于二寺纪念,作为镇寺之宝。这是真实的故事,应当令人反省,行布施时,绝对不应该分别贫富贵贱,有德无德,有学无学,更不应该以貌取人,特别是行菩萨道,更要无住生心,无相布施;若然能够三轮体空,内不见有能施之我,外不见有受施之人,于其中闲,亦无所施之物,则其福德,实不可限量。
2. 尸罗波罗蜜,译名持戒到彼岸,佛教戒律,能防非止恶,令人身心清净。由于佛弟子类别不同,故佛制戒亦异,既有出家在家之分,亦有大乘小乘之别。但其中僧俗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四种。楞严经说此四种根本大戒,是十方如来的清净明诲,是佛弟子持咒修定的根本,亦是修证佛道的基石。
戒有开,遮,持,犯正反两面,身为入世救世的菩萨僧,必需因时制宜,不应默守成规。虽然,开戒犯戒,必受因果报应,但为拯救众生,不得不大开杀戒时,应本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担当一切,承受一切后果。虽然,菩萨不应该有嗔恨心,但对恶人,绝不姑息;如有必要,杀少救多,即使因此身陷法网,亦义无反顾。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正是菩萨无限的慈悲。至于其他不盗、不淫、不妄等戒亦然。是以古往今来,学佛大德,出入舞场酒馆,或放浪形骸,或打妄语,此皆度生之方便。
据说,有一戒行精严的出家人,在挚友富翁家中谈论佛法时,富翁因阔别多年的朋友到访,随将捏在手中的宝珠放下,出外迎接嘉宾。事有凑巧,当宝珠从桌子上滚落地时,竟被其家中所养之鹅吞入肚中;及富翁送客归来,不见宝珠,询问法师,师谓不知。富翁竟怀疑是法师盗取,盛怒之下,痛打法师,师既不还手,亦不开口,直至富翁无意中踏死在附近走动之鹅时,法师始将鹅吞珠的事说出。此师为爱护生物,宁遭毒打,方便妄语,‘知言不知。’正是开妄语戒,持杀生戒,谁说不可?
3. 羼提波罗蜜,译名忍辱到彼岸。忍谓容忍,辱是侮辱。菩萨修行,既要忍受生理上寒暑饥渴之苦,更要忍受心理上因他人侮辱诽谤所导致的精神痛苦。逆境要忍,顺境亦要忍;因为逆境固然令人烦恼嗔恨,顺境更是障道因缘,若然不忍,将防碍精进,招致损失。在菩提道上,每以忍位,辨别圣人证理之浅深。所以佛经有两种忍,三种忍、五种、六种、八种、十种,甚至十四种忍之多。现限于时间,未能详述。
总而言之,菩萨修行,由初发心,直至成佛,于其中间,既要本著容忍宽恕的精神待人接物,处世办事,还要对内在身心种种苦乐、悲喜的感想加以忍受;由生忍进而法忍,进而无生法忍。特别是忍耐法喜,以免得少为足,始可步步进升,节节深入,向忍辱彼岸进军,以完成忍辱波罗密的功德。
中国五梁时代,明州奉化县,有一和尚,自名契此,是弥勒菩萨化身。肚皮大,矮而胖,笑口常开,个性幽默,专教人修忍辱波罗蜜。平日常持布袋,到处行化。见人进食,必然乞讨,所得食物,无论荤素,先咬一口,即纳于袋中;布袋盛满,即与儿童分享。人皆称之为布袋和尚,儿童亦喜爱追逐不舍。
布袋和尚,行动怪异,滑稽可笑,寝卧随处,出语无定,人皆欺之,甚至打之骂之,既不还手,也不回答。其忍辱偈云:‘有人骂老拙,若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少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不了道。’又言:‘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笑口暗消磨。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可见忍辱之于菩萨道,是何等的重要。
4. 毗梨耶波罗蜜,译名精进到彼岸,精谓专精不杂,进是进而不退。大凡学业的成就,事业的成功,品德的修养,佛法的证得,皆以精进为主。否则一曝十寒,势难收效。但精进有善恶之分,有自利利他之别。若然:‘未生之善令速生,已生之善令速长;已生之恶令速止,未生之恶令不生’这种精进,属于止恶向善的自利功德。菩萨精进不但要自利,还要利他,既精于上求佛道,还要进而下化众生;所以菩萨的精进,应该是勤修六度万行,勤于教化众生。
5. 禅那波罗蜜,译名静虑到彼岸,又名三昧,又名定;是集中意念于一境的最好方法。人之意念,往往散乱不羁,难以控制。世间上的殷商巨贾,虽然能够纵横商场,所向无敌,却无法征服自己内心的颠倒妄想;即使英雄豪杰,驰聘沙场,杀人如麻,也无法杀害自己心中的烦恼贼,竟然纵容烦恼贼,自劫家宝,真的是人生憾事。佛教教人修习禅定,正念真如,澄清妄念,不但可以征服心中的烦恼贼,恢复身心的宁静与健康,还可以启发智慧,广办佛事。所以禅,并非静坐枯寂,万念俱灰的消极行为,而是培养心志,积极承办佛事的原动力。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是以古人运水搬柴,不离三昧,并不止于蒲团打坐。特别是菩萨弘法利生,深入社会,接触各阶层人物,观机设教,随缘教化,不为人间声色犬马所动,才是真正的禅定功夫。可知真真正正的禅,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不二,自他兼利,绝非枯坐空寂,或空谈而已。
禅定有世间禅,有出世闲禅。世间禅中有凡夫禅,也有外道禅。出世间禅定中,有小乘禅,也有大乘禅,更有如来禅。最初学佛,由世间四禅八定,进而修学出世间禅,积极实习观、练、熏、修九次第定,结果引生无漏智,断三界见思烦恼,证阿罗汉果,转凡成圣。若能回小向大,进修菩萨禅,或如来禅,就可以到达禅定彼岸。
别教菩萨,先修空观,空观成就,再修假观,中观,三观次第修。若是上根利智的圆教菩萨,则三观齐修,三观圆融,无须隔别修证。所谓:圆修三观,圆断三惑,圆证三身,即可一超直入如来地。如非上根利智的人,是无法了别定境的真伪,更无法降伏魔军;往往境界现前,一生执著,便落魔道。楞严经说:修习禅定,竟然有五十重魔障之多,修禅定的人,岂可不慎?
现代人喜欢谈禅,也喜欢学坐禅;殊不知上乘的禅,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以言宣。修习禅定,既要万缘放下,又要提高警觉。万缘放下是‘寂’,提高警觉是‘照’。必需要做到寂而能照(不昏沉),照而能寂(不掉举),所谓:‘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六根都寂静不动,而六根又能灵明觉照,然后始可以降伏烦恼,破五阴,超五浊。目下一般凡夫俗子,贪嗔痴心未除,烦恼炽然,又没有持戒功德为基础,学习坐禅,不是妄想纷飞,便是混混沌沌,在半昏迷的状态中,不知不觉,进入梦乡;或休息一会,驱除身心疲劳,稍觉身心轻安,便以为是定境现前,心生喜悦。如此下去,不是被睡魔征服,便被阴魔困扰,非常危险。
所以我认为,欲想修习禅定,应该先持佛戒,戒行清净,然后习禅,所谓:因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力量,然后可以断烦恼,出三界,了生死。如果未能持戒清净,或自问不是上根利智的人,最好是修持念佛法门,老实念佛,或禅净双修,凭借佛力加被,始可以避免中途招魔,求升反堕。
6. 般若波罗蜜,译名智慧到彼岸。修行人凭借智慧的力量,能够出离生死此岸,到达涅乐彼岸,显然此种智慧,绝非世间一般人的智慧。因为世间一般人的智慧,虽然是聪明才智,但大都挟一端之理由,限于一面的观察,甚或仅凭个人主观与偏见所构成的概念,属于识心方面的妄想分别,只能够辨别事物的现象,实在无法理解事物的真相,又怎可以到达智慧的彼岸呢?
所以般若波罗密,应该是指出世间的智慧。出世间的智慧,可分为一切智,道种智,以及一切种智。一切智,能证偏空理,属于二乘圣人所拥有的智慧,但偏于空;道种智,能观机设教,入俗利生,是菩萨的智慧,但偏于有;二者各有所偏,皆未能到达智慧的彼岸。唯独佛的智慧,能够双照空有,又不落空有,双遮双照,空有不二,空有同时,而契入中道诸法实相理,既概括二乘圣人的一切智,又包含菩萨的道种智,所以名一切种智。
佛的一切种智,能够亲证诸法实相理,法华经名之为实智,又名根本智。诸佛从根本智,发起种种教化众生的功能与妙用,就是差别智,法华经名之为权智。差别的权智,是从证得根本智之后而生起,所以又名后得智。根本智用以证真,后得智用以化俗。佛以根本智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自觉;以后得智辨别众生的根机,施以种种法药而觉他,自觉觉他都究竟圆满,这就是三觉圆明,权实不二的佛道智慧,已经到达智慧的彼岸,因此名为般若波罗密。
当我们修学大乘六度法门时,实行布施,就可以取消悭贪的心理病态;实行持戒,就可以修改毁犯的行为;实行忍辱,就可以平息内心嗔恨之火;实行精进,就可以清除懈怠的积垢;实行禅定,就可以停止妄念,集中意志;实行般若,就可以彻底照破无明烦恼的愚痴闇蔽,成就佛知佛见。如是精进,以六度度脱内心的六蔽,使自己在不断进修中,节节上升,由凡转圣,由小向大,再由自利利他的菩萨阶位,进趣佛果菩提,成为宇宙之大觉。
所以我说,佛教对人生的看法,不止正确,而且关系密切,尤是对人生的影响,既深且巨。不但可以令人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升华自己,更可以令人终于觉悟成佛。因此,人生真的需要佛教,需要学佛。学佛自由平等的思想,自立立人;学佛无我大悲的精神,自救救人。使自己作为黑夜明灯,苦海慈航;不但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既能够自度,还能够度人。尤其当今人性沉沦,已至最后关头,人生苦恼,无复以加的时候,人们更需要佛教真理的启示,佛教慈悲的安慰,以及佛教无我大悲精神的救济。所以,真真正正发心学佛,而又想成佛的佛弟子们,诚应该共同努力,群起学习佛的思想,弘扬佛之正法,发挥佛无我大悲的精神,以自利兼他,广度众生,续佛慧命!
何谓佛教?何谓人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与人生有何关系?佛教对人生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一、何谓佛教?现在,先让我们理解何谓佛教?欲想理解佛教,可以从佛教的历史,佛教的思想,以及佛教的精神,三方面来研究。(一)佛教的历史讲到佛教,我们应该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绝非佛教徒幻想中的人物:更非统治人类生命的神祇;亦不是来自其他星球的生物,而是人类史上一位伟大无比的圣哲,是在二千多年前,降生于印度迦毗罗维国,以太子身份,来到人间的救世者。当时的印度,神权统治,阶级不平,人民苦恼不堪。悉达多太子,面对现实,眼所见的是在没有真理,没有正义,没有自由统治下挣扎的广大群众;耳所闻的是在不平等阶级制度压迫下,各阶层人物,所发出凄惨的哀鸣。再加上畅游四门时,所获得生、老、病、死的启示,于是激发太子寻求人生真谛的意志,与拯救世人的悲愿。但智慧超群的太子,深知道真正能够成功拯救世人的革命,是真理,是正义,是仁政,是身教,是德化;否则,以暴易暴,何止无法拯教天下苍生,反而徒增民生困苦,给社会制造混乱,给世界酿成弥天浩劫,结果,虽曰爱之,实则善之,这又何必?因此,悉达多太子为了实现其理想中,以真理为基础,以正义为武器,以慈悲为出发,以道德为力量的不流血革命,毅然自我牺牲,放弃王位的承继,抛弃物质的享受,出家修行,谋求发掘人生的真理,开拓人类的智慧,甚至希望将自己锻炼成德性独特,智慧超群的圣人。然后,以自己的品德去感召一切人,以自己的智慧,去启示一切人,使一切人自觉自奋,自立自励,使一切人皆能摒弃小我,完成大我,共存共荣。如是经过十多年的奋斗与磨炼,终于夜睹明星,成等正觉。不但发现人生至高的真理,同时体会人类本具甚深的智慧。自此,世界人类史上,平添一页光辉灿烂,永垂不朽的史实;而印度迦毗罗维国,也出现一幕以理性代替冲动,以真理代替权威;以教育代替杀戳:以因果的警诫,代替政治的惩罚;以慈爱的感化,代替武力的征服;以自由平等的待遇,代替奴役与逼害的不流血革命。何止解救了当时印度人民的凄苦,也解救了数千年来人类精神的饥渴,充实人性的空虚,弥补人生与社会的种种缺憾。使凡是接触佛教的人,都获得日常生活的指导,理解人生的意义,增加生活的情趣,建立生活的理想,提高人生的价值;同时令人在平等的僧团中,出家修行,彻底取消生老病死苦,获得生命的自由与真理的归宿!释尊自从出家修行,觉悟成佛后,立即开始传播真理,以道德教育训导世人,以因果定律规劝众生。在一连串慈悲感化的操作过程中,绝无炫耀自己的嫌疑,无野蛮的心态,无侵略的行为,无残酷的政策,无毒辣的手段,更无仇恨斗争,敌视,不和谐,不合作的表现。有的是六和共处的制度,是‘国家安宁兵革销’的祈祷,是‘风调雨顺民安乐’的愿望,是普度众生共成佛道之目的。虽然,在佛教流传世间二千多年来的悠长岁月中,不知道遭受过多少次外来的欺侮,遇过多少次外教的攻击,但佛教徒们总是宽恕、容忍,避免正面的冲突,止息流血的斗争,处处表现著佛教和平与利他的精神。佛教利他的精神,不止令人解除现实生活的凄苦,还要彻底解除人类生死的痛苦,使人获得真理生命的归宿。不特令人止息于小乘涅槃自由自在,清净快乐的境界;还鼓励人回小向大,自利兼他。教人在自利利他的行为中,取消烦恼的束缚;在自利利他的行为中,广修福慧,觉悟成佛。所以佛教的历史,是慈悲的、和平的,佛教成立之目的,是自利利他,觉悟成佛的。(二)佛教的思想佛教的思想,是自由平等,慈悲博爱的。释尊自从成佛后,一直以真理为基础来实现他的理想,以道德的感化来推翻当时印度四种阶级的不平,而提倡‘四河入海,同一碱味;四姓出家,同一释子。’的平等思想。佛教僧团中,不分阶级,不问种族,无论贵贱,皆可以出家,正是实行种族平等。僧团中利和同均,不受别请——不独自享受他人的供养,不私蓄金钱,是实行经济平等。佛弟子们一定要严持禁戒,知因识果,是实行法律平等。凡出家学佛,皆可以修行证果,皆可以觉悟成佛,是实行理性平等。佛教僧团,何止实行种族平等,经济平等,法律平等,理性平等;同时实行思想自由,行动自由,言论自由。人皆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法门修学,(无论大乘或小乘),人皆可以自由选择,适意的修行环境(无论山林或精舍),人皆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自由的向佛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不管是请示或辩论)。这种平等,这种自由,在二千多年前的社会,除了佛教,无论如何,是无法找寻或享受得到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无异是自由平等思想的先锋,亦是实践自由平等的始祖。由于释尊亲自证得真理生命永恒的自由,亲自发现人生理性的平等,因而同情一切人的不觉,可怜一切人的沉沦,愍念一切人无法抛弃人间疾苦,无法解脱生死烦恼的束缚,于是本乎人性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来爱一切人,救一切人,甚至救凡有生命的众生。可以说:佛的慈悲,是基于理性的平等;佛教的博爱,是来自同体的大悲。所以佛教慈悲博爱的思想,是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发展,是大悲与智慧同时并运。这种悲智双运,情理并茂的慈悲博爱,并非儒家的仁爱,墨子的兼爱,与耶稣的博爱可比。因为孔子的仁爱,是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演变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甚至‘乐与天下,忧与天下’的精神。仅属于推己及人的爱,每以自我为出发,不能做到无我的境界。至于墨子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和耶稣的‘爱你的敌人’,皆只限于人类,未能恩及禽兽:唯有佛教本乎理性平等,而演变成悲智双运的慈悲博爱,是无条件的,无止境的爱一切人,爱一切生物。无论是胎,卵,湿,化,甚至十二类众生,无论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等六道众生,甚至九法界圣凡(六道凡夫,加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都一律平等爱护,慈悲救济。可惜一般人,迷失觉性,不了解平等的真理,乖曲自由的意义,不知慈悲,不肯博爱,反而将人性本具的慈悲博爱缩小成为五伦之爱。是君臣,是父子,是兄弟,是夫妇,是朋友便爱,反之则不爱。但人毕竟是自私的动物,在不知不觉中,竟然由五伦之爱,缩小为只爱自己的私爱。由于爱的范围越来越小,斗争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大,自此,人与人之间便失去爱的温暖,社会失去爱的维系,国与国之间,也失去爱的和衷共济。而在冷酷无情的现实中,竟然展现了互相战争,互相残杀的世界;人间的灾难,当然层出不穷,而人类的苦恼,也就无量无边。佛教自由平等慈悲博爱的思想,不但可以针对人类的自私,还可以扩展人类的爱心;如果世间人都肯学佛,都能够了解佛教自由平等的真义,都能够学习佛教慈悲的思想,实行佛教博爱的精神,自然可以解除人间的疾苦,取消人生的灾难,还可以止息战争,导致和平。(三)佛教的精神佛教的精神,是以无我大悲为出发,以积极救世为目的。因为人们所执著的自我,其本性虽然真实,但其色身的形相却是因缘生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原非真我。可惜世人不知,妄执此四大五蕴所组合的假我为我,妄执由因缘条件聚合而产生的物质,为我所拥有;时刻都在为我设想,甚至为了我的财富,我的幸福,我的名誉、我的地位,我的权力,我的家庭,我的儿女,我的一切一切,而抑人扬我,损人利我,薄人厚我……。人皆如此,自然形成人与人间的嫉妒与仇恨,导致国与国间的对立与斗争;人生的苦恼,遂由是而生。学佛的人,从佛教所启示缘起性空的真理,了解四大五蕴所组合的身体,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不应该为了此短暂色身的享受与占有,而损人利己,作诸恶业,招致生死轮回,饱受忧悲苦恼的煎熬。所以能够寡欲知足,安贫乐道,扩展德性,净化身心。从不断克制自己,不断持戒修定,不断体悟真理的过程中,断烦恼,了生死,亲证我空真如的理性,获得真理生命的归宿;自此,破除三界凡夫的我执,进入无我的解脱境界。但无我的解脱境界,只是小乘圣人修学的结果,不是学佛的终点,更不是佛出世教度众生的本怀。所以佛在方等会上,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使小乘圣者,耻小慕大,进而回小向大,修学大乘法门,悲心救苦,自利兼他,这就是:‘无我与大悲’。但真正无我大悲,入世救世的精神,是指大乘菩萨,行菩萨道时,能够深入诸法空相,知理性平等,生佛一如,但因为怜借众生无知,枉受生死轮回的苦恼,所以兴慈运悲,入世教化众生,平等拔苦与乐。在菩提道上,并不急于寻求个人的解脱,而著重于利他的事业;时刻都以众生之苦为己之苦,以众生之乐为己之乐。长时期在生死苦海中,为众生而出生入死,为众生而勤劳忍苦,使自己作为乱世的暮鼓晨钟,苦海慈航。救济人之不幸,鼓励人之向上,爱护人的生命,加强人的意志,惊醒人的迷梦,使人自觉自奋,努力向上,勤求佛道。由于菩萨理解诸法空性,虽然终日度众生,但内不见有能度之我,外不见有可度的众生,于其中间,亦无拔苦与乐的方法与财物。所谓:三轮体空,度无可度;但基于理性平等,生佛体同,应救应度。是以,虽然不见有众生可度,不妨终日度众生。如是长住世间,无相利生,无住布施;永远担当‘觉世益群’的使命,这就是无我大悲的精神。因为大乘佛教之目的,并不止于小乘的修证,而是在于无上菩提的证得;所以身为菩萨,必须本著无我大悲的精神,舍巳为人,入世救世,实践六度四摄等大乘法门,利益众生。希望从利他的事业中,开发智慧,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希望从利他的事业中,长养慈悲,饶益众生。如是福慧双修,直至福慧具足,因圆果满,自然证得佛果无上菩提。是以真正学佛的人,不应该但求个人断烦恼,了生死,还要深入社会,普度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达到我与众生,共成佛道的愿望。所谓:‘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萨从此初发心。’这才是佛教无我大悲,积极救世的精神。二、何谓人生?何谓人生?我们欲想确定人生的意义,实在不容易。因为一般人对于人生的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古人说:‘人者仁也’。这个仁字,是由二人组合而成,正表示人与人之间,含有互助合作的意义。生是生起,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死。人有了生命的生起,便要生存,生活,甚至有生必有死。但人应该如何去求生存?如何去生活?又应该如何始可以避免生死?真的是人言人殊。由于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同,所以其求生存的手段,以及其生活的方式,也就互相各异。(一)一般人的人生观有人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世间更是冷酷无情。以其生存在冷酷无情的世界中受苦,毋宁一死;于是想出种种办法来结束生命,致使社会悲剧,不断重演,社会新闻,跳楼,投海,服毒,吞枪,无日无之。这种悲观思想,愚痴行为,非始自今日苦难时代,而是自有人类史以来,便威胁著人的生命。如中国汉朝的贾谊,战国时代的屈原,以及欧洲大哲学家的叔本华,皆是悲观思想的典型人物。悲观的人,只能看到人生苦恼的一面,无法从痛苦的现实中,透视快乐光明的另一面。因此,不但抵丑人生,讨厌人生,而且引导人生,走上自暴自弃的方向,自毁前程。有人认为人生是快乐的,只要懂得追求与享受,实在欢乐处处,何苦之有?因而抱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玩世不恭,沉迷酒色,混混噩噩的生,混混噩噩的死,只知有物质,不知有精神,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往往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不惜损人利己,甚至利之所在,趋之若鹜;形成举世熙熙,皆为利来,举世攘攘,皆为利往的趋势,制造人间的争执与混乱。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无所谓真理与正义,更无所谓道德与责任,不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便是:‘宁可我负天下人。’结果,使大好人生,变为害群之马,社会公敌。亦有人认为人生,自然有其生存的价值,只要敢于面对现实,加上苦干,肯干,敢干,实干,使自己从黑暗中找寻光明,从艰苦中找寻快乐,从失败中找寻成功,从消极跨进积极,必然可以建立人生理想,享受理想人生。但人生理想究竟是甚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根本就缺乏认识。结果,由奋斗争取来的名利,由勤俭积蓄所得的财富,一旦无常到来,终归于空:‘家财万贯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王。’实在是美中不足,遗憾之至!当然,也有人对人生抱著乐天知命的态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提倡仁义,推行道德,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理想,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责任,希望推己及人,达到世界大同。可惜人生苦短,岁月无情;倾刻一声锣鼓竭,不知何处是家乡,唯有随业流转,沉溺生死。因此,百千年来,人类始终无法解决人生的问题。(二)佛教对人生的看法佛教对人生的看法,不外是‘缘起性空’的真理。缘是因缘,助缘,起谓生起,发起。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生起,无不是仗因托缘。在主因与助缘各种条件配合下,诞生人生的正报色身,也在因缘条件组合时,产生人生依报的宇宙万有。例如:一粒种子,所以能够萌芽,开花,结果,除了种子本身的主因外,还需要配合外在水土、阳光、空气、肥料,以及人工护理种种助缘。人生亦然,人由过去生命的善或恶行为,所凝结成善或恶的业种子,蕴藏于八识心田中,作为引生现在生命的亲因,加以目前外在环境的种种助缘,而发生现实生命或苦或乐的结果。但人之苦乐,固然是由宿世所作善恶业的种子所引生,但亦可以由现实种种助缘来改变。除非是五逆十恶的无间重罪,不可转变外,其余恶因,皆可以由今生的善缘来改变其结果。所以,人必须亲近善知识,止恶行善,以消宿业,以长善因,以补给善的助缘;若果善的助缘殊胜,就可以改变人的不幸,增长人的福乐。此外,我们还要深入理解,缘起性空的真相,明白缘生诸法,生住异灭,刹那不住。缘生的人生,必然生老病死,念念不停;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聚散无端。所以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空,只是指诸法之现象,非空诸法的本体。诸法的现象,虽然生灭败坏,无常苦空,幻有非真;但诸法的本体,却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真实人生的所在,亦是诸佛菩萨涅槃的根本。三世诸佛,无不依此诸法空相的本体,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人生的意义,不是在于短暂生命中,获得现象界幻妄不实的物质享受,而是应该透过虚伪的现象界,放弃无常的假我,亲证此诸法空相的真我;谋求取消人生生死轮回的苦恼,展现人生永恒、快乐的另一面。这就是佛教‘缘起性空’的人生观。(三)佛教与人生的关系佛教不特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同时以人生为接受教化的对象。诸佛菩萨,无不皆以人间,作为说法利生的道场。特别是释迦牟尼佛,自从完成佛道以来,甚大久远;无量劫来,都在此婆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不但降生于人间,出家修行于人间,觉悟成佛也在人间,甚至化缘尽时,示现入灭,亦是在人间。释迦牟尼佛,在人间说种种法门,教化种种众生,直至时机成熟,最后在法华会上,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开权显实,说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以成佛。同时说明: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出现世间,‘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目的都是欲令众生,觉悟成佛。释尊在法华经中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又说:‘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现在佛如此,过去佛亦然。所以:‘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甚至:‘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度;若有闻法者,皆己成佛道。’至于未来诸佛,亦‘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以道。’(见法华经)读此可知,十方三世诸佛,出现世间,皆是以欲令众生,闻法修行,觉悟成佛,究竟离苦得乐为目的。但凡夫众生中,天道最乐,无心修行;地狱最苦,无法修行;畜生最蠢,不懂得修行;饿鬼道众生,时刻都被饥渴所逼,如何修行?(阿修罗概括于五道中),唯有人道众生,智慧较高,理解力强,最容易了解佛法,所谓:人是万物之灵,懂得修行。加以人生的际遇,往往苦乐交参,最容易激发道心。何况人道众生,意志坚强,有苦忍的精神,有惭愧向上之心,若然发心行菩萨道,一定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确是学佛修行的好材料。是以诸佛,皆选择人间作为成佛的基地,亦以人道众生作为主要教化的对象。即使是当来下生的弥勒尊佛,度人无数,亦是降生于此娑婆世界的人间,八相成道;亦是以当时的人道众生,作为召开龙华三会的群众。初会度九十九亿人,成阿罗汉;次会度九十六亿人,成无学道;三会度九十三亿人,成阿罗汉果。之后,游化人间,广度有情。可见佛法与人生,关系密切,简直是不可分离。人生离开佛教,将失依估,无法觉悟成佛,究竟离苦得乐;佛教离开人生,将失去主要教化的对象,甚至弘传不继,难以延续慧命。(四)佛教对人生的影响佛教对人生,何止关系密切,而且影响重大。人们如果肯向佛学习,学佛的自觉,学佛的慈悲,学佛的德行,接受佛所宣示的真理启示,接受佛所提倡的道德感化,一定可以由认识自己,进而改善自己,升华自己。西哲苏格拉底说:‘人生最富贵的,是认识自己。’可借人类自无始时来,一直都蒙蔽自己,无法认识自己,反而执著假我,以为真实;在假我虚妄意识分别影像中,时而幻生错觉,时而情感冲动。不是偏于抽象的认识,使内心矛盾不安;便是迷恋物质享受,令人性不断沉沦。致使做人失去原则,处事缺乏智慧,往往依世起倒,随俗浮沉,无法把握自己。学佛的人,信仰三宝,读诵佛经,亲近善知识;或依经论,获得正知正见,或因善知识开示,明白佛法,认识自己。就应该放弃妄想执著,力求多闻,从不断多闻中,理解佛法的要义,从不断多闻中,深入思惟,如实谛观,诸行无常,五蕴无我,不再为贪欲所牵,不再为物质诱惑,一方面消极于物质的占有,一方面积极于佛法的进修,严持佛的五戒,改造人格,保持人身不失,进而奉行十善,使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当人能够力行十善,不杀生时,便是仁慈的长者:不偷盗时,便是正其义而不谋其利的良好公民;不邪淫时,便是尚德敦伦的正人君子。不妄语时,能令虚伪奸诈的人变为诚实可靠:不两舌离间时,能令搬弄是非的人转为和睦友善;不恶口时,能令凶恶粗暴的人变为和霭可亲;不绮语时,能令浪漫的人,变为老诚持重。不贪求的人,便能够乐善好施;不嗔恨的人,便能够宽恕容忍;不愚痴的人,便能够正知正见。如是以佛的十善法门,彻底改变昔日恶劣的行为,培养高贵的气质。由于行为的改善,气质的转变,一定能够心离五欲,精进道业,终于横跨生死,直达涅槃彼岸,证得我空真如;不再受尘劳烦恼的缚束,获得生命毕竟的自由与解脱。这就是佛教对人生初步的影响,使人由认识自己,进而改善自己,结果,转凡成圣,了生脱死。若能再在佛教高深学府中,继续进修,广学五明,实行六度四摄,自利兼他,终有一天,觉悟成佛。五明:是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与内明等五种学问。声明,包括一切语言文字的研究;工巧明,概括世间一切工艺技术,即机建工程及实用科学等学问;医方明,是学习医学,包括生理学,物理学,营养学,以及环境卫生等;因明,是东方的逻辑学,凡属思惟,分析,考证等学说,取用演绎和归纳方法而获得结论者,如科学、哲学,论理学,认识学等;内明,指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是佛教内部的学说,属于研究人生内在心性的学问。五明,是大乘菩萨,应该实习的学问与技术,故又名为菩萨学处。菩萨持地经云:‘明处者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五种明处,菩萨悉求。’所以身为菩萨,绝非不学无术的人;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无论其地位怎样高,也无法弘法利生,负起续佛慧命的责任。所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除了品德修养,力求多闻,精通三藏内典之外,还要广学世间的学说,以充实自己一般的常识,然后起程,实行六度四摄,入世救世,利己利人。六度:六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修学的方法。度是度脱,度过。六度,就是六波罗蜜,梵文波罗蜜,译名究竟或到彼岸,或度无极。意思是说:菩萨修学布施等六种法门,不但可以令自己度脱内心贪等烦恼的六蔽,还能够度无数众生,能够承办无量佛事,能够究竟成就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能够乘此大行的船只,横度生死苦海的迷津,到达涅槃真理的彼岸。六波罗蜜是:1. 檀那波罗蜜,译名布施到彼岸,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有内财外财之分。内射指个人的身体及生命,外财指人所有的一切身外物。法布施,是佛法的开示,以及世间一切知识学问的灌输。无畏施,指排难解纷,保障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精神与力量。一个具有慈悲心,正义感的人间菩萨,一切皆以众生为出发,皆以众生的福利为前提。凡自己能力、金钱、精神、时间所许可的事,无不竭力以赴。对苦恼群众,待如父母,视若手足;或施与物质的救济,或给与金钱的援助。对贫病交逼的人,施以医药的治疗。对思想不正的人,施以真理的启示,佛法的开导。对处于恶劣环境,身心苦恼,或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众生,施以慈悲的安慰,力量的疵护,以及精神的鼓舞。身为菩萨,既要以财施来救人经济的困苦,以法施来解除人精神的饥渴,还要以无畏施来保障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做起来实在不容易,所以说:‘菩萨道难行。’由于菩萨道难行,近代行菩萨道的出家人并不多,致使一般人误会,布施是在家信徒的事,至于出家人,该是接受他人布施的受惠者;这种观念,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