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安: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我们要把佛法落实在人间的社会。把佛法送到每一个人的家庭里,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接触佛法的“慈悲之光”“智慧之光”。为人间带来温暖,让人人都能身安、心安、家安、业安,这个才是真正可靠且究竟的平安。
安身:在于生活的勤劳俭朴
人是应该工作,但光工作不等于人生,人生也不仅是为了物质的富裕而工作,更不仅是为了满足物欲的享受而勤劳地工作。乃是为了健康的身心以及感恩的奉献而工作。
勤劳努力除了让身体健康、心里平安,还多半会得到物质的报酬,但是有了物质的报酬,必须节制地使用,否则为了享受物欲,对身心又会产生不健康的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勤劳以后,应该要俭朴,所以“勤劳”、“节俭”这两个原则是身体健康的秘诀。同时,俭朴的结果,便会拥有很多福利,可以提供给他人,到那时候你将会是一个人人都喜欢、人人都赞叹的人。
安心:在于生活的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就不会有强烈的欲望而贪得无厌,就能够安自己的心了。
安他人的心是一种菩萨行为,也是一种慈悲愿心,发起悲愿来福利众生,为他人谋求福利;否则仅仅少欲知足,不但不够积极,甚至还有可能是消极的。
上等人安心于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中等人安心于事,给他适量而较忙的工作,他就不会自寻烦恼,或为他人制造烦恼;下等人只知安心于名利物欲的追求。希望大家,至少能做到安心于事,而非做个追逐名利的下等人。
安家:在于家庭中的相爱和相助
家庭的温暖在于互相敬爱,家庭的可贵在于互相帮助。互助的意思,是让需要接受帮忙的人,能够得到帮助。帮助对方的时候,不要趾高气昂,不要认为自己是施恩者,别人应该感谢你;而是应该心存感谢,感谢他让你有机会来做奉献,有机会在为他服务之中获得成长。
安家的要领是互相尊敬、互相学习、互相体谅、彼此关怀、彼此感恩、彼此奉献。光在物质上把自己的家安顿好,不算是真正的安家;真正的安家,是要使得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各尽其力,各守其分。
安业:在于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和精进
一般人所讲的安业,是指对他自己的职业、工作,要有安定和保障。可是若以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与精进为范围,便已经将个人行为,以及工作都包含在内了。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安于身口意三业的本分,不要轻举妄动、没有准则,不胡言乱语、信口开河,也不要心猿意马、三心二意,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修养。
敬业乐群虽是老生常谈,但很不容易做到,纵然在平常做得事事成功,称心如意,一旦有一些波折、困扰、难题出现的时候,就会怀疑所做的工作,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若出现了这些想法,就不是敬业乐群了。
敬业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认真;精进是努力不懈、全心投入。如果你的心力、体力、能力,样样都是持著保留的态度,就不叫敬业精进了。
对自己的任何行为,都应以“利人便是利己”的观点来考量,不为自己的利益而追求,但为他人的福利而努力,并且是以他人的远利与近利来考虑、来设想。不论在家中、在公司,乃至在任何场合,如果都能够用这样的心态来面对,相信你就会很有人缘,也会很得人心。
二、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以致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想要,什么是实至名归的能要,什么是责任所在的应该要。因为无法厘清这四要:“需要”、“想要”、“该要”、“能要”的分际,所以大部份人都是跟著社会风气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而且现代人往往是:“需要的东西不多,想要的东西太多。”再加上不应该要的也要,不能够要的也要,结果想要得不到,便会导致人心不安定,社会问题丛生。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需要”是什么?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例如:阳光、空气、水分、起码的食物、御寒的衣服,避风遮雨的房子,在我们这个时代,基本的交通工具、电脑、电话也成为需要的,有这些必需品并不算是欲望。
欲望是什么呢?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装饰品,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或撑场面用的东西。不过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位,为了配合当时的环境因缘,还是要有一定程度的庄严,那也可算是一种需要,但一定要有适度拿捏的分寸。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只是从主观的立场看,才觉得没有了他生命很空虚、很无奈,觉得活的没有意义,这纯粹是个人的价值判断。所以,如果只是讲“需要”,定义非常模糊,在衡量与“想要”间的差异时,应该分别从自我观点,以及总体客观的立场同时来考量。
能不能要?该不该要?
“能要”的意思是说,在个人能力范围许可下,以努力付出而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该让贤,不必强求。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权、位、感情等,著实引人欣羡与渴求。但是在要想得到它时,必须仔细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实至名归?是否已经水到渠成,而不是过度强求?如果付出不够多,能力、因缘皆不具足,还希望能得到它,这便是贪图非分,只会增加痛苦与伤害。
至于“该要”、“不该要”,若时下年轻人流行的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而言,便是没有分清楚该要、不该要的份际。一般人的欲望无穷,喜欢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应该要自问该不该喜欢?该不该取得?例如名位财势,人人都喜欢,可是非分之名,是虚名;非分之财,是横财、不义之财,非分之位是虚位,这些都不应该要。当然,如果是实至名归,自是受之无愧,甚且是一种鼓励。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想要的东西非常多;需要的东西应该要,想要的东西不重要。
我们应该从“心灵环保”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保护我们的心不受环境的污染,增强对环境的“免疫系统”;一方面内心不会有妒忌、愤怒、猜忌、自私等种种不好的心念,使得环境变得更糟糕。并从中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个人欲望的“想要”。在人生的过程中,若能清楚明白这“四要”,便能有明确的方向感,而且也会过得很平安。
三、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化、感动、感谢、感恩来著手。
感化:知惭愧、常忏悔
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佛法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不是拿来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仅以佛法度量人,并且以世间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人,却不能以身作则,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帮助自己,又怎能对别人有助益呢?
感化自己就是要常惭愧、常忏悔。惭愧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更努力;忏悔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做错的地方,提醒以后不要再犯错。
经典中告诉我们,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为无学;而小乘的菩萨也要证了阿罗汉果后,才是无学。无学,就是不再需要学习了,学习忏悔、惭愧。或许有人会说:“菩萨怎么还会有过失?菩萨还需要惭愧吗?”事实上,菩萨要常惭愧、忏悔,才会愈来愈精进、愈来愈清净、愈来愈能够感动人。
感动:智慧慈悲对人
有人会抱怨家庭里的成员不够好、不能满自己的愿;或觉得社会混乱,人心不安定。
总认为别人都变好,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变得认真、负责,自己就幸福了,以此标准期待他人,认为只要别人都好,自己就有福报。但却忘了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满了别人的愿。
这个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实践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动他人。
感谢:顺逆因缘皆恩人
应该以感谢的心来接受顺、逆两种助缘。很多人只能够感谢对自己有利的人,例如做生意资本不够,有人愿意资助你,帮你把问题解决,这是贵人;或是遭受冤狱,有人出面帮你平反,这人也是贵人。助我们一臂之力的是贵人,理当感谢;而以逆境激励我们成长的,也是贵人,也应该感谢。事实上,我们应该把所有我们遇到、见到的每个人都当做贵人、当成恩人,都是有利于我们的人,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感恩:奉献回馈不求报
随时随地心存感恩,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奉献的时候,态度是恭敬的,而不是以施舍心来付出,否则便会自以为是施恩者,产生自以为了不起的心态,认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对方回馈,这是不知惭愧:相反地,接受布施或服务的人,要把对方当成恩人,感谢其恩德。也就是彼此都存著奉献、供养、感恩、报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献,另一方以感恩的心来接受。
很多人嘴上说是奉献,其实心理是在做投资生意,今天给了些什么,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馈,事实上,这是投资生意,不是报恩,也不是奉献,真正的奉献是没有条件的。
“四感”就是要我们感化自己、感动他人、感谢顺逆缘、感恩奉献,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发广大愿心,如此就能够经得起苦难,而且不以苦难为苦难,同时又能够在苦难之中救济苦难,这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人。
四、四福:知福、惜福、种福、培福
佛法的教义与修行观念是修福与修慧。同时运用慈悲来修福报,运用智慧修智慧,运用智慧培育福报,用福报来配合智慧。福报与智慧或慈悲与智慧,这两项如缺少一样,修行不会圆满。因此,福报圆满的人一定是智慧圆满,智慧圆满的人一定是福报圆满,这就是“佛”。我们尊称佛是“两足尊”就是指福报及智慧都圆满的人。
如能实践“四福”:知福、惜福、种福、培福,并且为别人祝福,就是有大福报的人。
知福:知足常乐,安贫乐道
知道自己有福报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码都还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于拥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满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贵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能知福,则更应该说“我还有呼吸,当然满足了。”
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福报。尤其现今的台湾社会丰衣足食,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看到别人有的,也不管对方是如何努力获得的,就希望自己也拥有,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自害害人。如果我们能够知福,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不过知足并不等于什么都不要,而是“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欢喜”,这才是真正的知足。
惜福:珍惜拥有,感恩图报
我们除了拥有呼吸外,还拥有很多东西,包括生命、财物等,在台湾即便再穷的人,至少身上也还有衣服穿,这也算是财物;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人缘,这也是你所拥有的。
惜福,就是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资源。珍惜而不浪费、不糟蹋,尤其不要糟蹋身体,不要伤害名誉、品格,甚至理念、理想,进一步还要饮水思源、感恩图报,这就是惜福。
种福:成长自己,广种福田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来种福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种,例如自己的家人、邻居,以及社会上没有亲人照顾的穷人、病人,还有社会、国家的利益和一切众生的幸福,都是我们的福田。
知道要随时随地种福的人,是有福的人;为了要种福,必需要努力成长自己,在知识、人格、智慧,以及技能各方面都要增长,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来种福田。
培福:享福非福,培植有福
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报,种到田里边,它就可以长出更多、更多的福来。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十方一切众生,都当成是种福田的对象,不断的种福,那就是有大福报的人,最后就会和佛一样福德圆满。
业障的果报有时会让人误以为是“福报”。例如:见人养尊处优,站在佛法的角度来看不是福报,因为享福不是有福,惜福、培福,才真有福。
如果能应用佛法观念,世间的福报,不就是苦报的开始吗?福报享尽了,紧接著就是苦报的降临。如果我们现在能把握机会,无视于辛苦,不计较侮辱,且又能帮助别人解决苦难,更不为自己的明闻利养,不断地努力求进步,尽自己所能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实际上这就是在求福、培福。
五、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生活中难免出现逆境,我经常劝勉大家,处理棘手的问题时,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说,遇到任何困难、艰辛、不平的情况,都不逃避,因为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智慧把责任担负起来,才能真正从困扰的问题中获得解脱。
面对烦恼的方法
如何面对问题?即是告诉自己:任何事物、现象的发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们不须追究原因,也无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对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紧的。
很多人都说,我是好人,为什么我还要遭受这么多的苦难?我们要知道,有物质之身就有果报、就有障碍,如同有山川大地,就有风雨云雾。大修行者也要受果报的,佛陀曾遭大石块击伤,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报和障碍未必会招来烦恼,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异就在于此。
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会退转;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烦恼所障。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的智慧,清楚辨知烦恼的缘起,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因果必须配合因缘。对于任何情况,如果能够改善它,当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对它接受它,绝不逃避,但是要尽力改善。逃避责任,逃避果报,是不合算的,改善情况才是最聪明的。
经过计划的事物也不一定完全可靠,也会发生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时候就应该要接受它,然后想办法处理它,因为,因缘就是如此。
所以,如果期待计画好的事在过程中发生问题,不必伤心也不必失望,应该继续努力,促成因缘,还是有成功的机会;如果经过详细的考虑,判断因缘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这和未经努力就放弃是截然不同的。
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能作如此想,对一切人都会生起同情心与尊敬心。同情人家也是具缚的凡夫,尊敬人家也有独立的人格。
平常生活中,禅如何教人安心呢?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无论遭遇任何状况,都不会认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经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如意的事,能让它不发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发生,担心又有什么用?担心、忧虑不仅帮不了忙,可能还会令情况变得更严重,唯有面对它才是最好的办法。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困在火海中的人,来向我求救。通常我会轻听他们的问题,知道他们所焦虑的什么,但不会将他们的焦虑,变成我自己的梦魇。
我给他们的建议有一个原则:对感情的问题,宜用理智来处理;对家族的问题,宜用伦理来处理;即使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应用时间来化解、淡化;如果真是无法避免的倒楣事,那只有面对它、接受它;能够面对它、接受它,就等于是在处理它,既然已经处理了,也就不必再为它担心,应该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著:“我怎么办?”而是睡觉时照样睡觉,吃饭时照样吃饭,该怎么生活就怎样生活。
一、四安:安身、安心、安家、安业我们要把佛法落实在人间的社会。把佛法送到每一个人的家庭里,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接触佛法的“慈悲之光”“智慧之光”。为人间带来温暖,让人人都能身安、心安、家安、业安,这个才是真正可靠且究竟的平安。安身:在于生活的勤劳俭朴人是应该工作,但光工作不等于人生,人生也不仅是为了物质的富裕而工作,更不仅是为了满足物欲的享受而勤劳地工作。乃是为了健康的身心以及感恩的奉献而工作。勤劳努力除了让身体健康、心里平安,还多半会得到物质的报酬,但是有了物质的报酬,必须节制地使用,否则为了享受物欲,对身心又会产生不健康的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勤劳以后,应该要俭朴,所以“勤劳”、“节俭”这两个原则是身体健康的秘诀。同时,俭朴的结果,便会拥有很多福利,可以提供给他人,到那时候你将会是一个人人都喜欢、人人都赞叹的人。安心:在于生活的少欲知足少欲知足,就不会有强烈的欲望而贪得无厌,就能够安自己的心了。安他人的心是一种菩萨行为,也是一种慈悲愿心,发起悲愿来福利众生,为他人谋求福利;否则仅仅少欲知足,不但不够积极,甚至还有可能是消极的。上等人安心于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中等人安心于事,给他适量而较忙的工作,他就不会自寻烦恼,或为他人制造烦恼;下等人只知安心于名利物欲的追求。希望大家,至少能做到安心于事,而非做个追逐名利的下等人。安家:在于家庭中的相爱和相助家庭的温暖在于互相敬爱,家庭的可贵在于互相帮助。互助的意思,是让需要接受帮忙的人,能够得到帮助。帮助对方的时候,不要趾高气昂,不要认为自己是施恩者,别人应该感谢你;而是应该心存感谢,感谢他让你有机会来做奉献,有机会在为他服务之中获得成长。安家的要领是互相尊敬、互相学习、互相体谅、彼此关怀、彼此感恩、彼此奉献。光在物质上把自己的家安顿好,不算是真正的安家;真正的安家,是要使得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各尽其力,各守其分。 安业:在于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和精进一般人所讲的安业,是指对他自己的职业、工作,要有安定和保障。可是若以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与精进为范围,便已经将个人行为,以及工作都包含在内了。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安于身口意三业的本分,不要轻举妄动、没有准则,不胡言乱语、信口开河,也不要心猿意马、三心二意,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修养。敬业乐群虽是老生常谈,但很不容易做到,纵然在平常做得事事成功,称心如意,一旦有一些波折、困扰、难题出现的时候,就会怀疑所做的工作,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若出现了这些想法,就不是敬业乐群了。敬业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认真;精进是努力不懈、全心投入。如果你的心力、体力、能力,样样都是持著保留的态度,就不叫敬业精进了。对自己的任何行为,都应以“利人便是利己”的观点来考量,不为自己的利益而追求,但为他人的福利而努力,并且是以他人的远利与近利来考虑、来设想。不论在家中、在公司,乃至在任何场合,如果都能够用这样的心态来面对,相信你就会很有人缘,也会很得人心。二、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以致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想要,什么是实至名归的能要,什么是责任所在的应该要。因为无法厘清这四要:“需要”、“想要”、“该要”、“能要”的分际,所以大部份人都是跟著社会风气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而且现代人往往是:“需要的东西不多,想要的东西太多。”再加上不应该要的也要,不能够要的也要,结果想要得不到,便会导致人心不安定,社会问题丛生。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需要”是什么?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例如:阳光、空气、水分、起码的食物、御寒的衣服,避风遮雨的房子,在我们这个时代,基本的交通工具、电脑、电话也成为需要的,有这些必需品并不算是欲望。欲望是什么呢?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装饰品,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或撑场面用的东西。不过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位,为了配合当时的环境因缘,还是要有一定程度的庄严,那也可算是一种需要,但一定要有适度拿捏的分寸。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只是从主观的立场看,才觉得没有了他生命很空虚、很无奈,觉得活的没有意义,这纯粹是个人的价值判断。所以,如果只是讲“需要”,定义非常模糊,在衡量与“想要”间的差异时,应该分别从自我观点,以及总体客观的立场同时来考量。能不能要?该不该要? “能要”的意思是说,在个人能力范围许可下,以努力付出而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该让贤,不必强求。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权、位、感情等,著实引人欣羡与渴求。但是在要想得到它时,必须仔细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实至名归?是否已经水到渠成,而不是过度强求?如果付出不够多,能力、因缘皆不具足,还希望能得到它,这便是贪图非分,只会增加痛苦与伤害。至于“该要”、“不该要”,若时下年轻人流行的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而言,便是没有分清楚该要、不该要的份际。一般人的欲望无穷,喜欢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应该要自问该不该喜欢?该不该取得?例如名位财势,人人都喜欢,可是非分之名,是虚名;非分之财,是横财、不义之财,非分之位是虚位,这些都不应该要。当然,如果是实至名归,自是受之无愧,甚且是一种鼓励。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想要的东西非常多;需要的东西应该要,想要的东西不重要。我们应该从“心灵环保”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保护我们的心不受环境的污染,增强对环境的“免疫系统”;一方面内心不会有妒忌、愤怒、猜忌、自私等种种不好的心念,使得环境变得更糟糕。并从中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个人欲望的“想要”。在人生的过程中,若能清楚明白这“四要”,便能有明确的方向感,而且也会过得很平安。三、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化、感动、感谢、感恩来著手。感化:知惭愧、常忏悔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佛法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不是拿来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仅以佛法度量人,并且以世间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人,却不能以身作则,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帮助自己,又怎能对别人有助益呢?感化自己就是要常惭愧、常忏悔。惭愧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更努力;忏悔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做错的地方,提醒以后不要再犯错。经典中告诉我们,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为无学;而小乘的菩萨也要证了阿罗汉果后,才是无学。无学,就是不再需要学习了,学习忏悔、惭愧。或许有人会说:“菩萨怎么还会有过失?菩萨还需要惭愧吗?”事实上,菩萨要常惭愧、忏悔,才会愈来愈精进、愈来愈清净、愈来愈能够感动人。感动:智慧慈悲对人有人会抱怨家庭里的成员不够好、不能满自己的愿;或觉得社会混乱,人心不安定。总认为别人都变好,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变得认真、负责,自己就幸福了,以此标准期待他人,认为只要别人都好,自己就有福报。但却忘了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满了别人的愿。这个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实践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动他人。感谢:顺逆因缘皆恩人应该以感谢的心来接受顺、逆两种助缘。很多人只能够感谢对自己有利的人,例如做生意资本不够,有人愿意资助你,帮你把问题解决,这是贵人;或是遭受冤狱,有人出面帮你平反,这人也是贵人。助我们一臂之力的是贵人,理当感谢;而以逆境激励我们成长的,也是贵人,也应该感谢。事实上,我们应该把所有我们遇到、见到的每个人都当做贵人、当成恩人,都是有利于我们的人,心中便能常保平安。感恩:奉献回馈不求报随时随地心存感恩,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奉献的时候,态度是恭敬的,而不是以施舍心来付出,否则便会自以为是施恩者,产生自以为了不起的心态,认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对方回馈,这是不知惭愧:相反地,接受布施或服务的人,要把对方当成恩人,感谢其恩德。也就是彼此都存著奉献、供养、感恩、报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献,另一方以感恩的心来接受。很多人嘴上说是奉献,其实心理是在做投资生意,今天给了些什么,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馈,事实上,这是投资生意,不是报恩,也不是奉献,真正的奉献是没有条件的。“四感”就是要我们感化自己、感动他人、感谢顺逆缘、感恩奉献,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发广大愿心,如此就能够经得起苦难,而且不以苦难为苦难,同时又能够在苦难之中救济苦难,这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人。四、四福:知福、惜福、种福、培福佛法的教义与修行观念是修福与修慧。同时运用慈悲来修福报,运用智慧修智慧,运用智慧培育福报,用福报来配合智慧。福报与智慧或慈悲与智慧,这两项如缺少一样,修行不会圆满。因此,福报圆满的人一定是智慧圆满,智慧圆满的人一定是福报圆满,这就是“佛”。我们尊称佛是“两足尊”就是指福报及智慧都圆满的人。如能实践“四福”:知福、惜福、种福、培福,并且为别人祝福,就是有大福报的人。知福: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知道自己有福报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码都还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于拥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满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贵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能知福,则更应该说“我还有呼吸,当然满足了。”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福报。尤其现今的台湾社会丰衣足食,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看到别人有的,也不管对方是如何努力获得的,就希望自己也拥有,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自害害人。如果我们能够知福,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不过知足并不等于什么都不要,而是“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欢喜”,这才是真正的知足。惜福:珍惜拥有,感恩图报我们除了拥有呼吸外,还拥有很多东西,包括生命、财物等,在台湾即便再穷的人,至少身上也还有衣服穿,这也算是财物;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人缘,这也是你所拥有的。惜福,就是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资源。珍惜而不浪费、不糟蹋,尤其不要糟蹋身体,不要伤害名誉、品格,甚至理念、理想,进一步还要饮水思源、感恩图报,这就是惜福。种福:成长自己,广种福田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来种福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种,例如自己的家人、邻居,以及社会上没有亲人照顾的穷人、病人,还有社会、国家的利益和一切众生的幸福,都是我们的福田。知道要随时随地种福的人,是有福的人;为了要种福,必需要努力成长自己,在知识、人格、智慧,以及技能各方面都要增长,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来种福田。培福:享福非福,培植有福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报,种到田里边,它就可以长出更多、更多的福来。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十方一切众生,都当成是种福田的对象,不断的种福,那就是有大福报的人,最后就会和佛一样福德圆满。业障的果报有时会让人误以为是“福报”。例如:见人养尊处优,站在佛法的角度来看不是福报,因为享福不是有福,惜福、培福,才真有福。如果能应用佛法观念,世间的福报,不就是苦报的开始吗?福报享尽了,紧接著就是苦报的降临。如果我们现在能把握机会,无视于辛苦,不计较侮辱,且又能帮助别人解决苦难,更不为自己的明闻利养,不断地努力求进步,尽自己所能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实际上这就是在求福、培福。五、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生活中难免出现逆境,我经常劝勉大家,处理棘手的问题时,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说,遇到任何困难、艰辛、不平的情况,都不逃避,因为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智慧把责任担负起来,才能真正从困扰的问题中获得解脱。面对烦恼的方法如何面对问题?即是告诉自己:任何事物、现象的发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们不须追究原因,也无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对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紧的。很多人都说,我是好人,为什么我还要遭受这么多的苦难?我们要知道,有物质之身就有果报、就有障碍,如同有山川大地,就有风雨云雾。大修行者也要受果报的,佛陀曾遭大石块击伤,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报和障碍未必会招来烦恼,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异就在于此。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会退转;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烦恼所障。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的智慧,清楚辨知烦恼的缘起,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因果必须配合因缘。对于任何情况,如果能够改善它,当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对它接受它,绝不逃避,但是要尽力改善。逃避责任,逃避果报,是不合算的,改善情况才是最聪明的。经过计划的事物也不一定完全可靠,也会发生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时候就应该要接受它,然后想办法处理它,因为,因缘就是如此。所以,如果期待计画好的事在过程中发生问题,不必伤心也不必失望,应该继续努力,促成因缘,还是有成功的机会;如果经过详细的考虑,判断因缘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这和未经努力就放弃是截然不同的。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能作如此想,对一切人都会生起同情心与尊敬心。同情人家也是具缚的凡夫,尊敬人家也有独立的人格。平常生活中,禅如何教人安心呢?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无论遭遇任何状况,都不会认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经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如意的事,能让它不发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发生,担心又有什么用?担心、忧虑不仅帮不了忙,可能还会令情况变得更严重,唯有面对它才是最好的办法。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困在火海中的人,来向我求救。通常我会轻听他们的问题,知道他们所焦虑的什么,但不会将他们的焦虑,变成我自己的梦魇。我给他们的建议有一个原则:对感情的问题,宜用理智来处理;对家族的问题,宜用伦理来处理;即使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应用时间来化解、淡化;如果真是无法避免的倒楣事,那只有面对它、接受它;能够面对它、接受它,就等于是在处理它,既然已经处理了,也就不必再为它担心,应该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著:“我怎么办?”而是睡觉时照样睡觉,吃饭时照样吃饭,该怎么生活就怎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