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佛教知识 >>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有相’这个‘相’是什么?《金刚经》中提到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以及环绕我们环境的社会现象。什么叫作‘社会’?凡是人和人的关系、组织,以及彼此的互通有无,就叫‘社会’。

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加上环绕周遭的社会现象,就形成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

寿者相是什么?并不是胡子很长、头发很白就称为‘寿者相’。寿者相是‘时间相’的意思,是生命在时间过程中所做的活动。而生命的活动是在社会之中进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是你、我,以及由许多的你与许多的我,加起来形成的众生。《金刚经》提及的‘众生’,主要是指人,许多人生活在一起就叫作众生的环境。

然而这些有你、有我、有环境的存在,都是‘虚妄相’,因为这些都是经常在变异更动的。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的意思,是暂时的、临时的,跟演戏一样,演什么戏就扮什么角色,这角色不是永恒不变的。

我现在请问诸位,今天我是主讲人,诸位是听众,然而,刚刚主持人在台上讲时,我却只是台下听众的一员,我现在在台上,等一下我下台,换另一位上台,譬如司仪,那么我就变成听众,他是主角;所以是互为宾主的,没有一定的立场,主角与配角经常在互动、在替换。又譬如,一对夫妻,两人在家中究竟谁是主人?不一定,有的时候太太是主人,有的时候先生是主人。如果总是太太或先生当主人,那么,这个家庭一定有问题。必须互为宾主,也就是为什么夫妻相处必须相敬如宾 ,即是‘你将我当贵宾,我也将你当贵宾’,如此,才能相处得好。

如果老是认为自己是贵宾,自己是主人,一定有问题。

凡是有我,便烦恼无比,付出多少,就想回收多少,甚至想连本带利的回收。付出一块钱,则期待下个月回收一块一毛,拥有一毛的利息。付出一块,如果下个月仍回收一块,心里便想:‘啊,倒霉透了!投资错了。’如果投资一块钱,回收两毛钱,便觉得蚀本了,很烦恼。

又譬如,我收徒弟,栽培了几年,最后还是离开了。养一条狗,狗走时还会摇摇尾巴,收了一个徒弟,走时却可能倒打一钉耙,如果我因此烦恼不已,从此再也不收徒弟了,这是有我呢?还是无我?

这是有我。

所以,我经常这么想,人家对我如何,我是不管的。我应该对别人怎样,却很重要,我必须先尽到自己的责任。我常常反省,我究竟像不像一个师父?像不像一个法师?是不是对得起我的徒弟?对得起我的信众?至于,我的徒弟对我怎么样,那是他们的事,我已尽了我的心,如果徒弟、信众对我不好,我还是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无德无能,无法教育、感化他?是不是自己尽的心力不够,所以无能教好他?这是我自己的责任,不能怪他们。如果有人批评他们,我会说:‘你不要批评他们,这是我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我并没有得解脱,所以还是‘有我’,当有人批评我的时候,我心里还是会动一下,象是‘指南针’一样。指南针静止时原是不动的,但是,稍微将它晃动,指针就会动一下,然后再恢复为原来的状况。所以,在动一下之后,我会马上调整自己,对自己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动什么啊?’

对世间要永远付出慈悲心、关怀心,不要有怨恨心,也不要对任何人失望,这才能功德无量。否则,做了一点点功德没得好报,便不做好事了,这还有功德吗?如果好心不得好报,这也是正常事,不必太过在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有相’这个‘相’是什么?《金刚经》中提到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以及环绕我们环境的社会现象。什么叫作‘社会’?凡是人和人的关系、组织,以及彼此的互通有无,就叫‘社会’。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加上环绕周遭的社会现象,就形成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寿者相是什么?并不是胡子很长、头发很白就称为‘寿者相’。寿者相是‘时间相’的意思,是生命在时间过程中所做的活动。而生命的活动是在社会之中进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是你、我,以及由许多的你与许多的我,加起来形成的众生。《金刚经》提及的‘众生’,主要是指人,许多人生活在一起就叫作众生的环境。然而这些有你、有我、有环境的存在,都是‘虚妄相’,因为这些都是经常在变异更动的。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的意思,是暂时的、临时的,跟演戏一样,演什么戏就扮什么角色,这角色不是永恒不变的。我现在请问诸位,今天我是主讲人,诸位是听众,然而,刚刚主持人在台上讲时,我却只是台下听众的一员,我现在在台上,等一下我下台,换另一位上台,譬如司仪,那么我就变成听众,他是主角;所以是互为宾主的,没有一定的立场,主角与配角经常在互动、在替换。又譬如,一对夫妻,两人在家中究竟谁是主人?不一定,有的时候太太是主人,有的时候先生是主人。如果总是太太或先生当主人,那么,这个家庭一定有问题。必须互为宾主,也就是为什么夫妻相处必须相敬如宾 ,即是‘你将我当贵宾,我也将你当贵宾’,如此,才能相处得好。如果老是认为自己是贵宾,自己是主人,一定有问题。凡是有我,便烦恼无比,付出多少,就想回收多少,甚至想连本带利的回收。付出一块钱,则期待下个月回收一块一毛,拥有一毛的利息。付出一块,如果下个月仍回收一块,心里便想:‘啊,倒霉透了!投资错了。’如果投资一块钱,回收两毛钱,便觉得蚀本了,很烦恼。又譬如,我收徒弟,栽培了几年,最后还是离开了。养一条狗,狗走时还会摇摇尾巴,收了一个徒弟,走时却可能倒打一钉耙,如果我因此烦恼不已,从此再也不收徒弟了,这是有我呢?还是无我?这是有我。所以,我经常这么想,人家对我如何,我是不管的。我应该对别人怎样,却很重要,我必须先尽到自己的责任。我常常反省,我究竟像不像一个师父?像不像一个法师?是不是对得起我的徒弟?对得起我的信众?至于,我的徒弟对我怎么样,那是他们的事,我已尽了我的心,如果徒弟、信众对我不好,我还是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无德无能,无法教育、感化他?是不是自己尽的心力不够,所以无能教好他?这是我自己的责任,不能怪他们。如果有人批评他们,我会说:‘你不要批评他们,这是我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我并没有得解脱,所以还是‘有我’,当有人批评我的时候,我心里还是会动一下,象是‘指南针’一样。指南针静止时原是不动的,但是,稍微将它晃动,指针就会动一下,然后再恢复为原来的状况。所以,在动一下之后,我会马上调整自己,对自己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动什么啊?’对世间要永远付出慈悲心、关怀心,不要有怨恨心,也不要对任何人失望,这才能功德无量。否则,做了一点点功德没得好报,便不做好事了,这还有功德吗?如果好心不得好报,这也是正常事,不必太过在意。

Directory '/Data/TemplatesCompiled'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