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我曾经分三次和大家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今天是第四次,我仍然提出六点意见,供各位参考:
一.从威仪中训练自然
讲到威仪,大家不妨先反省一下,对于佛门中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我们做到了多少?平常的行住坐卧,身心的语默动静是否与威仪相应?有的人,小心努力的学习威仪,走路的时候,一板一眼,步伐姿态,毫不随便;坐着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像入禅定一般,这是训导处平常要求各位的威仪。
现在,我进一步要告诉各位,威仪并不只是作出一个样子,也绝不是要你装模作样;重要的是要你能够自然的流露,不必做作,毫不勉强。譬如讲话的时候,自然低声轻语,不会口沫横飞,旁若无人;笑的时候,牙齿自然不露出来,而内心也自然感到欢喜。能够养成这种习惯,即使独居处,没有外人,也一样可以具足威仪;那么在众人面前也不必再做作。
我看目前的佛教青年,有的人发心要学习威仪,可是又装得不像;有的人根本就不曾发心学习,还是带着一般人的习气,和社会上的青年男女没有两样。现在,我要告诉各位,威仪对于一个学佛的人很重要,为何重要呢?我提出下列三点说明:
(一)威仪代表教养
一个人有没有威仪,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教养的人,风度翩翩,举止动作,丝毫不矫揉造作,流露出一片纯真而平静的心灵,从行为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是真善美的行止风范,但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他外在的言语举动,粗鲁奔放,心中烦闷,不能自动自发的向上进取。诸位都是佛教学院调教出来的学生,大家应该把平日的各种学养修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二)威仪可以说教
俗云:‘身教重于言教’。凡是声形容貌能够使人肃然起敬,威德仪态能使人效法者都叫身教。过去本山举行大专佛学夏令营时,我曾向学员说:‘我希望你们在佛光山上能从花草砂石内,认识三千大千世界;希望你们从佛像僧容中,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希望你们从座椅拜垫上,体会自己的无限生命;从僧团袈裟的一角中,紧紧握住人生真善美的一面。’由此可知,庄严的威仪,自然能不言而说教。几年来,来山的信徒、游客们,日益增多,山上的大众,不可能一一去对他们说法,因此,大家即以庄严的仪表,慈祥的面孔,向信徒、游客们做无言的说教,居然也有人看到出家人长衫曳地,飘飘欲仙,被其庄严的气氛感动不已,因而进入佛门。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现身说法’呢!
(三)威仪可以获得尊敬
一些学佛的人,可以名不要,利不要,但却仍然要别人的尊敬。你想让别人尊敬吗?那就赶快充实自己的学问和道德,尤其重要的是要具足威仪。佛教中有一项规矩:出家后五年学戒,然后才允许听教参禅。一个出家人,要先学习律仪,净化自己的身心,养成高尚的气质,然后才可以去研究教理或参究话头。
时下有些僧青年,均犯着重大的毛病,就是基本的威仪没有学习,可是却躐等去听教参禅。因此,学到最后,往往有如空中楼阁,总是浮而不实。现在,大家来到学院求学,除了学问的追求之外,还必须特别重视威仪的训练,凡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间,都要随时注意是否合乎威仪,因为具足了威仪,再有学问、道德,自然能获得别人的尊敬,自然能维护僧宝的庄严。
二.从淡泊中体验乐趣
追求快乐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有的人追求物质的快乐,有的人追求享受大自然的快乐,有的人则在物质之外,从淡泊中获得快乐。我们学道的人,在人欲泛滥横流的世界中,应如何去选择或追求快乐呢?无疑的,当然要在淡泊的生活中去体会乐趣。物质的快乐,绝对不能长久;唯有在淡泊的生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谈到淡泊,淡泊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举出下列三点,说明之:
(一)淡泊可以启发良知
翻开报纸,常可看到一些杀人抢劫的事情,为什么那些人会昧着良知去做这种损人利己的事呢?观其缘由,大都是对于物质不能满足的缘故。不甘于淡泊的人,为物欲所蒙蔽,行事自然就没有良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上,大家不妨自己反省一下,我们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少?我可以产生损人利己的心思吗?一个人,如果对粗茶淡饭能觉得满足,则物质条件再缺乏,相信也能够优游自适,当然不会产生有害社会的念头来。内心的念头能够纯正,则‘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良知也自会显露出来。
(二)淡泊可以招致高贵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众所周知,净土宗慧远大师,朝中王宫大臣请去供养礼拜,他拒绝。一个人粗衣菲食,在小关房茅棚中修行,而且三十年不下山,因此他的德辉照耀于万世。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虽然没有华衣来庄严,没有美食来饱暖,但是由于他甘于淡泊,无所需求,人格自然就会高贵。
因此,我常希望同学们,对物质的追求不要太重视,如对现实的物质要求太高,流弊必定也大,大家要从淡泊苦行中去陶冶自己,磨炼自己,这样,不但能启发我们的良知,更能使我们的人格高贵。
(三)淡泊可以带来快乐
有的人认为有钱就能够快乐,殊不知世界上的大富豪,往往比一般百姓有更多的烦恼;有的人认为锦衣玉食能够使人快乐,其实,这是任何人都不敢贸然认可的事;另外有些人认为名位权利可以使人快乐,事实上,名位权利所招致的烦恼,常常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一个人追求繁华容易,返朴归真困难。如果能把世俗功名富贵的欲望淡一分,那么你的道念就能增加一分。举个例子说:如果在一杯水里加上一些酸甜苦辣的东西,这杯水立刻就会变质。就是一杯茶,放个两、三天,也会产生怪味。可是,如果仅是一杯清水,淡淡的,没有任何杂味参予其中,则这杯水永远是一杯清水。好像人的思想,欲望愈多,则愈容易变质;如果能甘于淡泊,如那清净无味的水,则烦恼的怪味就不会产生,所以说,淡泊中的快乐,是最可靠、最长久的。
很多人欢喜用浓厚的感情相处,你来我往,隆情高谊,结果总是不能持久。因此,我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中要淡泊,在人情往来之间也同样要淡泊。一个人唯有心地纯洁,甘于淡泊,无贪无求,不为名不为利,则自然就能安身立命;反之,如果经常贪图生活上的富裕,过分计较人我间的得失,相信他定难获得永恒究竟的安乐。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老子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可见物质的过分享受,是历史上大哲人们所极力反对的。一个人若过度热衷于物质的享受,则将为物欲所牵引,本具的性灵也会被物欲所蒙蔽。
诸位到山上来学佛,生活上必须要恬淡,才能使心灵清净明彻,也才不为客尘烦恼所染。唯有如此,才能体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悠然自得的境界。
三.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一定是没有‘钱’,甚至也不一定是‘有病’,那么是什么呢?是身心无所安置。有的人说,上了讲台,手没有地方安放就感到身心不自在;孤魂野鬼的最大悲哀,是他们没有一个皈依的所在。的确,身心无处安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现在让我告诉各位,身心应该安放在那里?
大家都知道,诵经礼佛可以安顿我们的身心,三藏十二部经典的义理大海,以及大众的事务上都可以安放我们的身心,除此以外,我再告诉各位,‘宁静’也可以安放我们的身心。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淡泊的道理,前文已叙述过,而‘宁静’,也自有一种意境,从宁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更宽广的世界。
所谓‘宁静’,并不是要外在的一切现象停止不动,譬如说飞机不飞,车子不跑,人不要讲话;主要的是要你内心自然没有声音,而不是要抹煞外在的一切声音。同学们每天晚上要‘禁语’,这个禁语不但要做到嘴上不讲话,手接触东西没有声音,脚下走路没有声音,甚至于要做到心里没有声音,即使在热闹场所中,心灵仍然澄澈灵明,丝毫不为外境所动。这个时候,就是心灵的宁静,就是心灵的庄严;道德就可以完成,人格就可以升华。下面我要告诉各位,在宁静中如何能安放我们的身心?
(一)宁静中有宽广
内心的宁静,可以使你的心灵世界扩大起来。一个人把心静下来时,平常所想不到的问题,往往就可以想到,记不起来的事情也可以记起来。以前,常州天宁寺有一间禅堂,坐禅时,门都关起来。有一个卖豆腐的人,对禅堂里面的情形非常好奇,很想进去经验经验,可是,在佛教丛林里面,任何其他无关的人士,是不准进入禅堂的。后来,香灯师帮了一次忙,给这位卖豆腐的一个机会,让他参一次禅,坐一支香。当禅堂止静的时候,别人都用功在参禅,而卖豆腐的也静静地坐着不敢讲话,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有人欠他的豆腐钱至今未还。宁静可以扩大一个人的精神领域,这便是一个小例子。
当然,参禅或内心的宁静,并不是要人想起旧日的事情。但是,由这个例子,也可以使人知道宁静中的世界,的确很宽、很大。一个人不要在人我是非的小圈子中打转,在烦恼喧哗的外在世界中不能解脱,好像钻牛角尖一样,越钻越小,应该把心胸扩大,从宁静中去体会三千大千世界的宽广。
(二)宁静中有富有
俗语有云:‘沉默是金’。这意思是说明宁静里面含着富有。一个人如果熙熙攘攘地忙碌过一生,以为拥有功名权势,拥有家财万贯,出门汽车,入门洋房,甚至于拥有娇妻美妾,子孙满堂,这样就算富有的话,其实,距离人生富有的定义还差得很远呢!人生真正的富有是含藏在宁静中。
当你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时,你可以仰望蔚蓝的长空,飘动的白云,宇宙是那么广阔。或者你可以一卷在握,上下古今,多少英雄豪杰与你对语,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一切尽在我心里,可以任意畅游在太虚之中,你能说不富有吗?生为一个人,重要的不是要拥有外在的财富,而是要拥有心灵的智慧,及宁静的生活。
一个人在一天的生活当中,如果缺乏十分钟至三十分钟的宁静,那么这个人的精神生活一定非常贫乏。学院为什么要规定每周放假一天?这是为了让大家有一点自己的生活,体会一些宁静的乐趣。一个人在一年当中,至少要有一个月的宁静生活,因为没有宁静生活的人生,会迷失方向,会忘记自己,到时候只有懵懵懂懂,任人牵着鼻子走。唯有在宁静中,才能面对问题,才能与自己交谈,也才能达到‘身心安泰’的境界。
(三)宁静可以代表平安
一个人每天生活在浮躁动荡之中,处处都埋伏着侵犯德行的陷阱。如果能够把自己安住在宁静之中,就会感到平安了。印度圣雄甘地,虽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牢狱里,但是,由于他内心的宁静、淡泊,所以处处感到安稳、平衡。
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地狱,也会觉得像天堂一般,有了宁静的人生,到处都可获得平安。
有时候,或许你会觉得坐在这里也不好,坐在那里也不是;或者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内心浮躁不安,不能平衡。一个人内心如果能够宁静,即是所谓的‘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宁静能使你心安,心安则使你的嗔恨心隐伏不起,内心平静,则待人处事永远祥和,争执的弊端永远不起,所以,我说宁静代表平安。
四.从信仰中发掘能源
前几年世界的经济危机,曾带给世人一阵不安与骚动,为什么呢?因为能源缺乏,汽油涨价了,汽车不能常出去跑,电灯不能随便开用,冷气必须尽量节省,钢筋水泥,一切物质都供应不上。物质文明这么发达的二十世纪,居然会产生能源缺乏的危机,可见科学与物质文明的效用是有限制的。然而,我们心里的能源,则没有缺乏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无限的宝藏,人人都可以自由去开采,那么要如何才能开采自己内心的能源呢?我认为,应该用‘信仰’来开采。
佛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个有信仰的人,内心充实,他看这个世界,到处一切祥和;可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的心境就不一样了,他没有心灵的皈依处,他感到这个世界很贫乏,甚至会觉得人很空虚。有信仰的人生是美满的,可是,信仰与能源又有什么关系呢?以下用三点说明:
(一)信仰可以发掘智海的能源
最近报纸上曾刊载一则消息说:探测队在高雄外海,已经发掘到海底有油气,据说高雄外海的海底可能有油矿。此外,在宜兰附近的地下能源也正准备开发。由此可见,世人对于海底的能源与宝藏极为重视。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如大海的智慧宝藏,深邃广阔。据报上消息,高雄外海海底的宝藏,价值约新台币二百亿元。这个数目虽然很多,但是这还是一个可说的数字。
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智慧能源,如被发掘出来,岂只是二百亿元新台币的价值?四句偈佛法的功德就胜过三千大千世界了,由此可知,智慧的拥有不是物质上的财宝所能比拟,而这个智慧的大海,则必须用‘信仰’来发掘的,所以说‘信仰’可以发掘智海的能源。
(二)信仰可以发掘慧山的能源
智如海,慧如山,能源在那里?在深邃的海底;能源在那里?在高耸的山上。有人说,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为什么称台湾为‘宝岛’呢?一般人只以为台湾‘四季如春,物产富饶’;其实,台湾的可贵处并不只此,台湾的山脉连绵,那里有无限的宝藏;台湾的山林苍翠,那是台湾的生命线。如果将台湾山脉里所蕴藏的资源,全部开采出来,不要说现在的一千六百多万人口,即使再多,一样可以生活丰富,精神愉快。
蒋院长主张要‘上山下海’。为什么?因为山上有能源,海底也有能源。我们除了要入海去发掘能源之外,还要登山去开采慧山上的能源。登山固然艰难、危险,但是却能从那儿得到很多益处。翻开历史,多少的高僧大德,为什么要到山里去潜修?为什么不到交通方便、物质丰富的都市去?因为山里面所拥有的比都市的物质更‘丰富’。
喜欢登山的张培耕先生曾说过:‘登过山的人,与久住城市的人,有些看法往往不一样,登过山的人,他有广大的天地,心胸开阔,对人间的是非往往能坦然视之。’
往圣先贤高僧大德,入山隐居修行,往往一住就是几十年,我希望同学们到佛光山来求学,也要立下志愿,多少年不下山,多少年不出山门,等到有朝一日学有所成时,再深入社会去弘法度众。唯有如此,才能觅得丰富的宝藏,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在山上开采智慧的能源。
(三)信仰可以开采佛性的能源
信仰有什么用呢?信仰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心,可以增进我们的道德,可以升华我们的人格,可以做我们生活的指标,除此以外,信仰还可以发掘我们佛性的能源。‘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什么?是成佛的‘能’。这个‘能’比原子能更可贵,原子能固然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可以解决人生的问题;但是相反的,它也可以用来残杀斗争,破坏人类,可见世间上的东西是有利必有弊的。唯有佛性的能源,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那么,佛性要如何去发掘呢?俗语有云:‘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佛性能源的开采别人不能代替你,唯有靠自己用心去开采发掘。要使佛性显发出来,则读书求佛法要认真,诵经礼佛要虔诚,如同开山一样,要一铲一铲的挖,一锄一锄的掘,经过一番血汗辛劳,自然成功的果实就能展现在眼前。
各位来到这里,每个人必须立志做发掘自己佛性能源的工程师,只是这种工程比一般的修桥铺路、建造房屋更不容易,希望大家好自为之。
五.从合群中广结人缘
诸位离乡背景,割爱辞亲,从不同的角落、不同的环境,聚集到这里来,大家一齐过团体的生活,在这个团体里面,如果没有合群的性格,便不能体会团体的乐趣。有时候,我看到一些人,他虽然处在团体里面,可是他却很孤独,不论什么事情,他都不关心;不论什么好事,他都不中意。这种冷漠的人,在团体里面,可说是残忍的根苗。现在的教育,有所谓‘德、智、体、群’四育,其中的一项‘群育’,在现代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身为一个佛教徒,在团体里不能没有合群的习惯与德行。下面我举出三点加以分析:
(一)人不能离群索居
《维摩经》上说:‘佛法在众生身上求’。因为没有众生就没有佛道,尤其对于与我们思想、意志、立场不一样的人,也要容忍他,并且要有殊途同归,并肩合作的气度。对于与我们立场、意见不一样的人,应该感谢他。佛法说这是我们最好的逆增上缘。天下是大家的,不必要求每一个人都和我们一样。世界既然是千万众生共同的世界,我们又何必要离群索居,单独生存呢?
有个故事说:有一天,世界战争了。先是这个阵营打倒那个阵营;其次是这个国家打倒那个国家,打到最后,世界上只剩下二个人。由于二个人的立场不同,因此还要再打,再打的结果,其中一人死亡了,现在只剩一个人。当这个人高喊‘我胜利了!’的呼声之后,他口渴了,想喝水,可是没有水可喝;肚子饿了,可是没有人做面包,这时他才想到世界上应该多留一些人,毕竟自己一个人不能独立生存,才觉醒到需要有别人,需要有团体的存在。所以说一个人离开了团体,是不能单独生活的。
十年前,我刚创办寿山佛学院的时候,听说台北有太虚佛学院,由很多人经营合办,而且办得很好。我得知了消息以后,内心不但不嫉妒,反而很欢喜,除了高兴佛教教育日渐兴隆之外,也高兴有一个竞争的对手,可以互相观摩,为了不输别人,我就必须更求进步。所以,我觉得有人比我们好不是障碍,而是可以促成我们进步的增上缘。
现在,基督教又办医院,又办学校,又是监狱布教、电视宣传。对于这些,我不但不讨厌,反而从心里感谢他们。近十年来,佛教界像一头睡狮慢慢地醒过来了,逐渐地也开始从事电台广播、冬令救济、创办医院、筹设学院、宣传布教等社会事业,你们说,这是谁促成的呢?这是基督教的功劳,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刺激,佛教界的人士还在老僧入定,还没有人想到去从事社会工作呢!
(二)人要靠因缘生存
人所以能存在,乃是靠众多的因缘关系。在佛教里面,常有这些现象发生:这个宗派放不下那个宗派,男众看不起女众,出家看不起在家人,老的看不起小的。其实这都错了,佛教人士是彼此需要的,刚才曾说,基督教对我们都有帮助了,何况是佛教内部的人士呢?
十几年前,演培法师曾对我说过一句话:‘某人在那里建庙、起精舍。’
我说:‘这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他说:‘我们从此又多了一个地方可以弘法,我们又多一个地方可以挂单吃饭,多了一个寺院就又增加一个使佛法振兴的助缘啊!’
的确,佛教要靠众多的因缘才能发展,彼此都是息息相关,大家应该互相提携,彼此合作。
(三)人要靠众缘成就
世界上很多成功立业的人,他所以能够成功,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力量所成,实际上,他的部属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因为成功的人,常是由部属把他塑造起来的。譬如打胜仗而成名的将军,他的伟大,不知是多少部属的血汗造成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佛教界有很多人崇拜印光大师,这是因为有很多在家信徒,因为敬仰印光大师而拥护他成为一个楷模;太虚大师所以成为现代佛教的偶像,是因为现代佛教青年了解大师的抱负,而把他做为效法的对象。
《成佛之道》书中有一句话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广结人缘,所谓‘未学佛道,先结人缘’,因为广结善缘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很多有学问有势力的人,做起事来,却处处不顺利?其原因何在?那是因为人缘不够所致。由此可知,欲成就一件事情,必须众缘和合,因为独木难撑大厦,所以广结人缘是非常重要的。
六.从悲愿中奋勉学习
诸位到佛光山来做什么?当然是为了学佛法。为什么要学佛法?学了佛法可以赚钱吗?学了佛法就有衣服穿吗?学了佛法就有饭吃吗?真是‘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吗?学佛法是为了逃避现实吗?只求做一个自了汉吗?不是的,当然都不是的。我们学佛法是为了净化自己而来,是为了发大悲愿广度众生而来,为了复兴佛教而来。知道了学佛的目的,以下再让我逐项分析:
(一)为净化自己而来学佛
一个人想要学习,如果不从慈悲中去学习,或者不从发愿中去学习,那么学习就没有力量。大家是为了求道而来,不是为床座而来,更不是为自己的安逸而来。佛法无量义,以净为本。佛法再多,如果自己不能净化自己的身心,就不能与之相应。所谓净化,不仅思想要净化,眼、耳、鼻、舌、身全部都要净,唯有身心净化,才能契合佛法。
(二)为广度众生而来学佛
大家到这儿来学佛法,不是为求名求利而来的,也不是为逃避社会责任而来;大家共同的目标,是为广度众生而来的。一切的佛法,皆是为对治众生的贪嗔痴等病,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是为了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大家所以学佛,是为了广度众生,因此,大家学佛的态度,不能像一般的哲学家,只在文字、理论上分析,空口言谈而已;或者像一般的历史家,只在历史事项上或典籍史料上考据求证,脱离了佛法的本义,因为佛法重视众生的实际生活,佛法不是谈玄说妙,佛法是要解决众生的痛苦;所以说,我们学佛,必须发大悲心,以广度众生为前提。
(三)为复兴佛教而来学佛
《成佛之道》上说:‘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缘起大悲心,趣入于大乘。’诸位远离世俗到山上来学佛,除了为净化自己的身心,为广度众生之外,还要有为复兴佛教的悲愿,譬如说为了宣扬教法,可以忍苦耐劳;为了维护教团,可以自我牺牲;为了服务众生,可以献其所有;为了信仰佛陀,可以舍身舍命;为了复兴佛教,人人都需发坚固愿,立恒常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佛弟子也应该有‘佛教兴亡,佛子有责’的雄心与悲愿,只要圣教兴,个人存亡在所不惜。如果每位佛子都能有这种悲愿,则衰微的中国佛教,将有重振昔日光辉的一日。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分四次,每次各以六点做了详尽的说明,希望今日的佛教青年们,大家能够即时觉醒,因为时代的重任已经落在大家的肩膀上,为了广度众生,为了续佛慧命,大家应该先从充实自身,改变气质做起,发慈悲心,立坚固愿,相信未来的佛教,能如丽日中天,光灿寰宇。
各位同学:我曾经分三次和大家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今天是第四次,我仍然提出六点意见,供各位参考:一.从威仪中训练自然讲到威仪,大家不妨先反省一下,对于佛门中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我们做到了多少?平常的行住坐卧,身心的语默动静是否与威仪相应?有的人,小心努力的学习威仪,走路的时候,一板一眼,步伐姿态,毫不随便;坐着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像入禅定一般,这是训导处平常要求各位的威仪。现在,我进一步要告诉各位,威仪并不只是作出一个样子,也绝不是要你装模作样;重要的是要你能够自然的流露,不必做作,毫不勉强。譬如讲话的时候,自然低声轻语,不会口沫横飞,旁若无人;笑的时候,牙齿自然不露出来,而内心也自然感到欢喜。能够养成这种习惯,即使独居处,没有外人,也一样可以具足威仪;那么在众人面前也不必再做作。我看目前的佛教青年,有的人发心要学习威仪,可是又装得不像;有的人根本就不曾发心学习,还是带着一般人的习气,和社会上的青年男女没有两样。现在,我要告诉各位,威仪对于一个学佛的人很重要,为何重要呢?我提出下列三点说明:(一)威仪代表教养一个人有没有威仪,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教养的人,风度翩翩,举止动作,丝毫不矫揉造作,流露出一片纯真而平静的心灵,从行为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是真善美的行止风范,但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他外在的言语举动,粗鲁奔放,心中烦闷,不能自动自发的向上进取。诸位都是佛教学院调教出来的学生,大家应该把平日的各种学养修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二)威仪可以说教俗云:‘身教重于言教’。凡是声形容貌能够使人肃然起敬,威德仪态能使人效法者都叫身教。过去本山举行大专佛学夏令营时,我曾向学员说:‘我希望你们在佛光山上能从花草砂石内,认识三千大千世界;希望你们从佛像僧容中,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希望你们从座椅拜垫上,体会自己的无限生命;从僧团袈裟的一角中,紧紧握住人生真善美的一面。’由此可知,庄严的威仪,自然能不言而说教。几年来,来山的信徒、游客们,日益增多,山上的大众,不可能一一去对他们说法,因此,大家即以庄严的仪表,慈祥的面孔,向信徒、游客们做无言的说教,居然也有人看到出家人长衫曳地,飘飘欲仙,被其庄严的气氛感动不已,因而进入佛门。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现身说法’呢!(三)威仪可以获得尊敬一些学佛的人,可以名不要,利不要,但却仍然要别人的尊敬。你想让别人尊敬吗?那就赶快充实自己的学问和道德,尤其重要的是要具足威仪。佛教中有一项规矩:出家后五年学戒,然后才允许听教参禅。一个出家人,要先学习律仪,净化自己的身心,养成高尚的气质,然后才可以去研究教理或参究话头。时下有些僧青年,均犯着重大的毛病,就是基本的威仪没有学习,可是却躐等去听教参禅。因此,学到最后,往往有如空中楼阁,总是浮而不实。现在,大家来到学院求学,除了学问的追求之外,还必须特别重视威仪的训练,凡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间,都要随时注意是否合乎威仪,因为具足了威仪,再有学问、道德,自然能获得别人的尊敬,自然能维护僧宝的庄严。二.从淡泊中体验乐趣追求快乐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有的人追求物质的快乐,有的人追求享受大自然的快乐,有的人则在物质之外,从淡泊中获得快乐。我们学道的人,在人欲泛滥横流的世界中,应如何去选择或追求快乐呢?无疑的,当然要在淡泊的生活中去体会乐趣。物质的快乐,绝对不能长久;唯有在淡泊的生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谈到淡泊,淡泊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举出下列三点,说明之:(一)淡泊可以启发良知翻开报纸,常可看到一些杀人抢劫的事情,为什么那些人会昧着良知去做这种损人利己的事呢?观其缘由,大都是对于物质不能满足的缘故。不甘于淡泊的人,为物欲所蒙蔽,行事自然就没有良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上,大家不妨自己反省一下,我们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少?我可以产生损人利己的心思吗?一个人,如果对粗茶淡饭能觉得满足,则物质条件再缺乏,相信也能够优游自适,当然不会产生有害社会的念头来。内心的念头能够纯正,则‘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良知也自会显露出来。(二)淡泊可以招致高贵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众所周知,净土宗慧远大师,朝中王宫大臣请去供养礼拜,他拒绝。一个人粗衣菲食,在小关房茅棚中修行,而且三十年不下山,因此他的德辉照耀于万世。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虽然没有华衣来庄严,没有美食来饱暖,但是由于他甘于淡泊,无所需求,人格自然就会高贵。因此,我常希望同学们,对物质的追求不要太重视,如对现实的物质要求太高,流弊必定也大,大家要从淡泊苦行中去陶冶自己,磨炼自己,这样,不但能启发我们的良知,更能使我们的人格高贵。(三)淡泊可以带来快乐有的人认为有钱就能够快乐,殊不知世界上的大富豪,往往比一般百姓有更多的烦恼;有的人认为锦衣玉食能够使人快乐,其实,这是任何人都不敢贸然认可的事;另外有些人认为名位权利可以使人快乐,事实上,名位权利所招致的烦恼,常常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一个人追求繁华容易,返朴归真困难。如果能把世俗功名富贵的欲望淡一分,那么你的道念就能增加一分。举个例子说:如果在一杯水里加上一些酸甜苦辣的东西,这杯水立刻就会变质。就是一杯茶,放个两、三天,也会产生怪味。可是,如果仅是一杯清水,淡淡的,没有任何杂味参予其中,则这杯水永远是一杯清水。好像人的思想,欲望愈多,则愈容易变质;如果能甘于淡泊,如那清净无味的水,则烦恼的怪味就不会产生,所以说,淡泊中的快乐,是最可靠、最长久的。很多人欢喜用浓厚的感情相处,你来我往,隆情高谊,结果总是不能持久。因此,我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中要淡泊,在人情往来之间也同样要淡泊。一个人唯有心地纯洁,甘于淡泊,无贪无求,不为名不为利,则自然就能安身立命;反之,如果经常贪图生活上的富裕,过分计较人我间的得失,相信他定难获得永恒究竟的安乐。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老子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可见物质的过分享受,是历史上大哲人们所极力反对的。一个人若过度热衷于物质的享受,则将为物欲所牵引,本具的性灵也会被物欲所蒙蔽。诸位到山上来学佛,生活上必须要恬淡,才能使心灵清净明彻,也才不为客尘烦恼所染。唯有如此,才能体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悠然自得的境界。三.从宁静中安顿身心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一定是没有‘钱’,甚至也不一定是‘有病’,那么是什么呢?是身心无所安置。有的人说,上了讲台,手没有地方安放就感到身心不自在;孤魂野鬼的最大悲哀,是他们没有一个皈依的所在。的确,身心无处安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现在让我告诉各位,身心应该安放在那里?大家都知道,诵经礼佛可以安顿我们的身心,三藏十二部经典的义理大海,以及大众的事务上都可以安放我们的身心,除此以外,我再告诉各位,‘宁静’也可以安放我们的身心。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淡泊的道理,前文已叙述过,而‘宁静’,也自有一种意境,从宁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更宽广的世界。所谓‘宁静’,并不是要外在的一切现象停止不动,譬如说飞机不飞,车子不跑,人不要讲话;主要的是要你内心自然没有声音,而不是要抹煞外在的一切声音。同学们每天晚上要‘禁语’,这个禁语不但要做到嘴上不讲话,手接触东西没有声音,脚下走路没有声音,甚至于要做到心里没有声音,即使在热闹场所中,心灵仍然澄澈灵明,丝毫不为外境所动。这个时候,就是心灵的宁静,就是心灵的庄严;道德就可以完成,人格就可以升华。下面我要告诉各位,在宁静中如何能安放我们的身心?(一)宁静中有宽广内心的宁静,可以使你的心灵世界扩大起来。一个人把心静下来时,平常所想不到的问题,往往就可以想到,记不起来的事情也可以记起来。以前,常州天宁寺有一间禅堂,坐禅时,门都关起来。有一个卖豆腐的人,对禅堂里面的情形非常好奇,很想进去经验经验,可是,在佛教丛林里面,任何其他无关的人士,是不准进入禅堂的。后来,香灯师帮了一次忙,给这位卖豆腐的一个机会,让他参一次禅,坐一支香。当禅堂止静的时候,别人都用功在参禅,而卖豆腐的也静静地坐着不敢讲话,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有人欠他的豆腐钱至今未还。宁静可以扩大一个人的精神领域,这便是一个小例子。当然,参禅或内心的宁静,并不是要人想起旧日的事情。但是,由这个例子,也可以使人知道宁静中的世界,的确很宽、很大。一个人不要在人我是非的小圈子中打转,在烦恼喧哗的外在世界中不能解脱,好像钻牛角尖一样,越钻越小,应该把心胸扩大,从宁静中去体会三千大千世界的宽广。(二)宁静中有富有俗语有云:‘沉默是金’。这意思是说明宁静里面含着富有。一个人如果熙熙攘攘地忙碌过一生,以为拥有功名权势,拥有家财万贯,出门汽车,入门洋房,甚至于拥有娇妻美妾,子孙满堂,这样就算富有的话,其实,距离人生富有的定义还差得很远呢!人生真正的富有是含藏在宁静中。当你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时,你可以仰望蔚蓝的长空,飘动的白云,宇宙是那么广阔。或者你可以一卷在握,上下古今,多少英雄豪杰与你对语,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一切尽在我心里,可以任意畅游在太虚之中,你能说不富有吗?生为一个人,重要的不是要拥有外在的财富,而是要拥有心灵的智慧,及宁静的生活。一个人在一天的生活当中,如果缺乏十分钟至三十分钟的宁静,那么这个人的精神生活一定非常贫乏。学院为什么要规定每周放假一天?这是为了让大家有一点自己的生活,体会一些宁静的乐趣。一个人在一年当中,至少要有一个月的宁静生活,因为没有宁静生活的人生,会迷失方向,会忘记自己,到时候只有懵懵懂懂,任人牵着鼻子走。唯有在宁静中,才能面对问题,才能与自己交谈,也才能达到‘身心安泰’的境界。(三)宁静可以代表平安一个人每天生活在浮躁动荡之中,处处都埋伏着侵犯德行的陷阱。如果能够把自己安住在宁静之中,就会感到平安了。印度圣雄甘地,虽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牢狱里,但是,由于他内心的宁静、淡泊,所以处处感到安稳、平衡。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地狱,也会觉得像天堂一般,有了宁静的人生,到处都可获得平安。有时候,或许你会觉得坐在这里也不好,坐在那里也不是;或者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内心浮躁不安,不能平衡。一个人内心如果能够宁静,即是所谓的‘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宁静能使你心安,心安则使你的嗔恨心隐伏不起,内心平静,则待人处事永远祥和,争执的弊端永远不起,所以,我说宁静代表平安。四.从信仰中发掘能源前几年世界的经济危机,曾带给世人一阵不安与骚动,为什么呢?因为能源缺乏,汽油涨价了,汽车不能常出去跑,电灯不能随便开用,冷气必须尽量节省,钢筋水泥,一切物质都供应不上。物质文明这么发达的二十世纪,居然会产生能源缺乏的危机,可见科学与物质文明的效用是有限制的。然而,我们心里的能源,则没有缺乏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无限的宝藏,人人都可以自由去开采,那么要如何才能开采自己内心的能源呢?我认为,应该用‘信仰’来开采。佛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个有信仰的人,内心充实,他看这个世界,到处一切祥和;可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的心境就不一样了,他没有心灵的皈依处,他感到这个世界很贫乏,甚至会觉得人很空虚。有信仰的人生是美满的,可是,信仰与能源又有什么关系呢?以下用三点说明:(一)信仰可以发掘智海的能源最近报纸上曾刊载一则消息说:探测队在高雄外海,已经发掘到海底有油气,据说高雄外海的海底可能有油矿。此外,在宜兰附近的地下能源也正准备开发。由此可见,世人对于海底的能源与宝藏极为重视。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如大海的智慧宝藏,深邃广阔。据报上消息,高雄外海海底的宝藏,价值约新台币二百亿元。这个数目虽然很多,但是这还是一个可说的数字。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智慧能源,如被发掘出来,岂只是二百亿元新台币的价值?四句偈佛法的功德就胜过三千大千世界了,由此可知,智慧的拥有不是物质上的财宝所能比拟,而这个智慧的大海,则必须用‘信仰’来发掘的,所以说‘信仰’可以发掘智海的能源。(二)信仰可以发掘慧山的能源智如海,慧如山,能源在那里?在深邃的海底;能源在那里?在高耸的山上。有人说,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为什么称台湾为‘宝岛’呢?一般人只以为台湾‘四季如春,物产富饶’;其实,台湾的可贵处并不只此,台湾的山脉连绵,那里有无限的宝藏;台湾的山林苍翠,那是台湾的生命线。如果将台湾山脉里所蕴藏的资源,全部开采出来,不要说现在的一千六百多万人口,即使再多,一样可以生活丰富,精神愉快。蒋院长主张要‘上山下海’。为什么?因为山上有能源,海底也有能源。我们除了要入海去发掘能源之外,还要登山去开采慧山上的能源。登山固然艰难、危险,但是却能从那儿得到很多益处。翻开历史,多少的高僧大德,为什么要到山里去潜修?为什么不到交通方便、物质丰富的都市去?因为山里面所拥有的比都市的物质更‘丰富’。喜欢登山的张培耕先生曾说过:‘登过山的人,与久住城市的人,有些看法往往不一样,登过山的人,他有广大的天地,心胸开阔,对人间的是非往往能坦然视之。’往圣先贤高僧大德,入山隐居修行,往往一住就是几十年,我希望同学们到佛光山来求学,也要立下志愿,多少年不下山,多少年不出山门,等到有朝一日学有所成时,再深入社会去弘法度众。唯有如此,才能觅得丰富的宝藏,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在山上开采智慧的能源。(三)信仰可以开采佛性的能源信仰有什么用呢?信仰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心,可以增进我们的道德,可以升华我们的人格,可以做我们生活的指标,除此以外,信仰还可以发掘我们佛性的能源。‘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什么?是成佛的‘能’。这个‘能’比原子能更可贵,原子能固然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可以解决人生的问题;但是相反的,它也可以用来残杀斗争,破坏人类,可见世间上的东西是有利必有弊的。唯有佛性的能源,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那么,佛性要如何去发掘呢?俗语有云:‘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佛性能源的开采别人不能代替你,唯有靠自己用心去开采发掘。要使佛性显发出来,则读书求佛法要认真,诵经礼佛要虔诚,如同开山一样,要一铲一铲的挖,一锄一锄的掘,经过一番血汗辛劳,自然成功的果实就能展现在眼前。各位来到这里,每个人必须立志做发掘自己佛性能源的工程师,只是这种工程比一般的修桥铺路、建造房屋更不容易,希望大家好自为之。五.从合群中广结人缘诸位离乡背景,割爱辞亲,从不同的角落、不同的环境,聚集到这里来,大家一齐过团体的生活,在这个团体里面,如果没有合群的性格,便不能体会团体的乐趣。有时候,我看到一些人,他虽然处在团体里面,可是他却很孤独,不论什么事情,他都不关心;不论什么好事,他都不中意。这种冷漠的人,在团体里面,可说是残忍的根苗。现在的教育,有所谓‘德、智、体、群’四育,其中的一项‘群育’,在现代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身为一个佛教徒,在团体里不能没有合群的习惯与德行。下面我举出三点加以分析:(一)人不能离群索居《维摩经》上说:‘佛法在众生身上求’。因为没有众生就没有佛道,尤其对于与我们思想、意志、立场不一样的人,也要容忍他,并且要有殊途同归,并肩合作的气度。对于与我们立场、意见不一样的人,应该感谢他。佛法说这是我们最好的逆增上缘。天下是大家的,不必要求每一个人都和我们一样。世界既然是千万众生共同的世界,我们又何必要离群索居,单独生存呢?有个故事说:有一天,世界战争了。先是这个阵营打倒那个阵营;其次是这个国家打倒那个国家,打到最后,世界上只剩下二个人。由于二个人的立场不同,因此还要再打,再打的结果,其中一人死亡了,现在只剩一个人。当这个人高喊‘我胜利了!’的呼声之后,他口渴了,想喝水,可是没有水可喝;肚子饿了,可是没有人做面包,这时他才想到世界上应该多留一些人,毕竟自己一个人不能独立生存,才觉醒到需要有别人,需要有团体的存在。所以说一个人离开了团体,是不能单独生活的。十年前,我刚创办寿山佛学院的时候,听说台北有太虚佛学院,由很多人经营合办,而且办得很好。我得知了消息以后,内心不但不嫉妒,反而很欢喜,除了高兴佛教教育日渐兴隆之外,也高兴有一个竞争的对手,可以互相观摩,为了不输别人,我就必须更求进步。所以,我觉得有人比我们好不是障碍,而是可以促成我们进步的增上缘。现在,基督教又办医院,又办学校,又是监狱布教、电视宣传。对于这些,我不但不讨厌,反而从心里感谢他们。近十年来,佛教界像一头睡狮慢慢地醒过来了,逐渐地也开始从事电台广播、冬令救济、创办医院、筹设学院、宣传布教等社会事业,你们说,这是谁促成的呢?这是基督教的功劳,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刺激,佛教界的人士还在老僧入定,还没有人想到去从事社会工作呢!(二)人要靠因缘生存人所以能存在,乃是靠众多的因缘关系。在佛教里面,常有这些现象发生:这个宗派放不下那个宗派,男众看不起女众,出家看不起在家人,老的看不起小的。其实这都错了,佛教人士是彼此需要的,刚才曾说,基督教对我们都有帮助了,何况是佛教内部的人士呢?十几年前,演培法师曾对我说过一句话:‘某人在那里建庙、起精舍。’我说:‘这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他说:‘我们从此又多了一个地方可以弘法,我们又多一个地方可以挂单吃饭,多了一个寺院就又增加一个使佛法振兴的助缘啊!’的确,佛教要靠众多的因缘才能发展,彼此都是息息相关,大家应该互相提携,彼此合作。(三)人要靠众缘成就世界上很多成功立业的人,他所以能够成功,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力量所成,实际上,他的部属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因为成功的人,常是由部属把他塑造起来的。譬如打胜仗而成名的将军,他的伟大,不知是多少部属的血汗造成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佛教界有很多人崇拜印光大师,这是因为有很多在家信徒,因为敬仰印光大师而拥护他成为一个楷模;太虚大师所以成为现代佛教的偶像,是因为现代佛教青年了解大师的抱负,而把他做为效法的对象。《成佛之道》书中有一句话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广结人缘,所谓‘未学佛道,先结人缘’,因为广结善缘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很多有学问有势力的人,做起事来,却处处不顺利?其原因何在?那是因为人缘不够所致。由此可知,欲成就一件事情,必须众缘和合,因为独木难撑大厦,所以广结人缘是非常重要的。六.从悲愿中奋勉学习诸位到佛光山来做什么?当然是为了学佛法。为什么要学佛法?学了佛法可以赚钱吗?学了佛法就有衣服穿吗?学了佛法就有饭吃吗?真是‘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吗?学佛法是为了逃避现实吗?只求做一个自了汉吗?不是的,当然都不是的。我们学佛法是为了净化自己而来,是为了发大悲愿广度众生而来,为了复兴佛教而来。知道了学佛的目的,以下再让我逐项分析:(一)为净化自己而来学佛一个人想要学习,如果不从慈悲中去学习,或者不从发愿中去学习,那么学习就没有力量。大家是为了求道而来,不是为床座而来,更不是为自己的安逸而来。佛法无量义,以净为本。佛法再多,如果自己不能净化自己的身心,就不能与之相应。所谓净化,不仅思想要净化,眼、耳、鼻、舌、身全部都要净,唯有身心净化,才能契合佛法。(二)为广度众生而来学佛大家到这儿来学佛法,不是为求名求利而来的,也不是为逃避社会责任而来;大家共同的目标,是为广度众生而来的。一切的佛法,皆是为对治众生的贪嗔痴等病,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是为了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大家所以学佛,是为了广度众生,因此,大家学佛的态度,不能像一般的哲学家,只在文字、理论上分析,空口言谈而已;或者像一般的历史家,只在历史事项上或典籍史料上考据求证,脱离了佛法的本义,因为佛法重视众生的实际生活,佛法不是谈玄说妙,佛法是要解决众生的痛苦;所以说,我们学佛,必须发大悲心,以广度众生为前提。(三)为复兴佛教而来学佛《成佛之道》上说:‘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缘起大悲心,趣入于大乘。’诸位远离世俗到山上来学佛,除了为净化自己的身心,为广度众生之外,还要有为复兴佛教的悲愿,譬如说为了宣扬教法,可以忍苦耐劳;为了维护教团,可以自我牺牲;为了服务众生,可以献其所有;为了信仰佛陀,可以舍身舍命;为了复兴佛教,人人都需发坚固愿,立恒常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佛弟子也应该有‘佛教兴亡,佛子有责’的雄心与悲愿,只要圣教兴,个人存亡在所不惜。如果每位佛子都能有这种悲愿,则衰微的中国佛教,将有重振昔日光辉的一日。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分四次,每次各以六点做了详尽的说明,希望今日的佛教青年们,大家能够即时觉醒,因为时代的重任已经落在大家的肩膀上,为了广度众生,为了续佛慧命,大家应该先从充实自身,改变气质做起,发慈悲心,立坚固愿,相信未来的佛教,能如丽日中天,光灿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