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佛教知识 >> 海涛法师:《法句经》修行要义

海涛法师:《法句经》修行要义

1.每个人皆视自己的生命为极珍贵,并惧怕丧失它(死亡),想想自己是多么珍惜自己的生命,是故不可打杀众生。

2.由戒德获得喜悦,没有生理的痛苦,夜晚得安眠,醒时心喜悦。

3.戒德纵使在晚年亦是美德,具有信德甚妙好,智慧是人类之宝,盗贼难偷人品德。是故应经常保有每一种念处、觉照,守护戒德与定并修习智慧。

4.精修戒定慧的行者,达于极纯净的境地,不再有痛苦,他们了结了未来的生死,解脱了执着的束缚。抛弃此身,他们以智慧超越了魔域并如太阳般地放射着光芒。

5.晴空不会下雨,雨是从乌云落下来的。是故将乌云清除,尔后便不会再下雨了。同样地,应经常护持所受的戒律,并迅速地将通往解脱的大道净化。

6.身行善德不论大小,语行善德、意行善德,并具四无量心。若身语意皆行善德,于此生及未来生中,皆能获得喜悦。

7.身调伏其美好,语、心调伏亦复如是,一切皆应如是调伏。一位完全调伏自主的人,将解脱一切痛苦。

8.守护言语、控制心意,身不行无德之事,若能修习此三者,你已行于圣者歌颂之大道。

9.赞美那些应该被蔑视的,责难那些应该被赞美的,用他们的嘴巴去制造纠纷,喜欢搬弄口舌是非的人不会快乐。

10.以邪心去污辱没有过失的人,只是自杀并增加自己的地狱苦而已,无过失的大力者是安忍的,他们甚至丝毫不觉受扰。

11.说话时,只说好话,不说邪恶之语,说好话远比说那些会带来痛苦的恶言为佳。

12.应该只说愉悦的言语,为听者带来喜悦,令听者如沐春风,并且不会产生错误。

13.真实的言语是天之甘露,因为真实的言语导致卓越,那基于正法和事实的言语,圣者们称之为「真理」。

14.佛陀说:「安忍是最好的苦行,而最好的安忍是涅盘。」

1.一切言语中最殊胜的是佛陀所说「消除一切痛苦的言语」——超越一切烦恼的真实语。

2.无知的人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每一件恶事,都会在适当的时候带来如火烧般的苦果。

3.为了求取个人的欢乐,一个人在笑声中所做的错事,会在将来让他以泪水体尝它的苦果。犹如牛奶变为凝乳,一件恶行并不会立刻造成变化,好比灰底的余烬,它会烧伤幼稚的人。

4.错误行为的果报并不一定会像刀剑割伤那样快速。由于错误行为导致轮回的人,未来将证实其果报。

5.一切滋味中最上者莫过真理,依智能过活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信德是人性无价之宝,心念正法得安乐。

6.由谨慎超越大海,由信德超越河流,由精进消灭忧苦,由智慧获得究竟清净。

7.智者以信德和智慧作为他们生命的保障,这是最好的财富。

8.希求卓越思想的人,欢喜聆听法教;已解脱贪婪污染的人是「具信德者」。

9.应以信德之道为食,于是盗贼无法偷窃,修行者以此为乐,于亲近有智慧的修行人时总觉欢喜无量。

10.布施者出于信德,以饮食供养他人;对于布施心感厌烦的人,不论日夜,内心都不能获得安定。

11.智者依靠有信德的人,就好比求水的人,找到了一个又深又清澈的大湖一样,宁静无波。

12.最殊胜的世间智慧,是一个必定能带来正道的智慧,那是能令生死永尽的胜善了悟。

13.一切真理中最胜者,是此四圣谛;一切正道中最胜者,是此八正道;一切有情中最胜者,是具智慧见者;一切法教中最胜者,是舍弃欲望。

14.若欲生活愉悦,并如修行人一样地观察事物,应安于粗衣淡饭,知足于贫乏的生活,并专注于一法。

1.凑合之物皆无常,打从它们一存在起就开始毁坏;一旦生起,它们就败坏,将之平定下来是真乐。

2.犹如巧艺的陶工所塑造的器皿,最后终于每个都破毁了,人的生命亦皆如是。

3.犹如瀑布的水不能向上倒流,一个人的生命亦复如是,永远向前推移,不会增加,也不会回返。

4.(生命)如此难得,却如此短暂,又充满了痛苦。生命的消逝是如此快速,犹如用木枝在水上写的字一般。

5.对失眠者而言,黑夜很长。对疲惫者而言,路程很长。同样地,对于不知圣教的人而言,轮回亦甚长。

6.用这个经常生病、行将毁坏的骨血的皮袋,去求取无比的成就、安乐与和平。

7.欲望是从(错误的)意识生起,应知这些意识心乃是欲望之根而避免之,于是欲望就不会生起。

8.从一切欲望生起悲伤,从一切欲望产生恐惧,若将一切欲望舍弃,则即无死惧亦无悲伤。

9.并没有恒久的人类欲望,所欲的一切皆是无常的,是故为了不再受生,应在心中将它们全部降服并追寻无死。

10.只要你还追随欲望,则永无满足之日,以智慧倒转欲望的人,获得满足。

11.欲望使「满足」无法达到,而智慧却带来满足,知足的智者,不会受贪欲的摆布。

12.卑鄙的人被欲乐所降服而不想超越,自眨人格,对欲望的贪求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13.当人们失去警觉时,贪爱会像藤蔓般地生长。因为和贪爱为友的人,将常久地徘徊(于世间);彻底将贪爱根除,则不再有痛苦和恐惧。

14.对物欲的渴望,便是生命之海的因(恶)果的根本,和散布出一个藤蔓之网的折磨者。

1.一颗树如果被砍断了,但未连根拔除,是会再生的。同样地,若不将烦恼的爱渴彻底根除,不断生起的痛苦是不会被驱除的。

2.那些生于地狱中的人,悔恨他们浪掷了宝贵的人、天之身。是故除非吾人已将对物欲的渴望彻底净化,否则连续不断生起的痛苦是绝不会完全停止的。

3.谨慎是不朽之基,疏忽则是死亡之本,能谨慎,死亡不会发生,若疏忽则死亡常随。

4.以精进(努力)与谨慎、清净的戒德和宁静智者们,成为不被巨流冲毁的小岛。

5.留心教法的人,将他们所听到的一点点教法付诸实行,便是持着神圣的正法。

6.凡此以静定为宗旨的宗教中,谨慎修持的人,能抛弃生死轮回并令苦痛止息。

7.从一切美丽生起痛苦,从一切美丽生起恐惧,当美丽被抛弃之后,便不再有痛苦和恐惧。

8.在此世间若能将美丽舍去,则该地必是有乐无苦。所以一切寻求脱离尘埃和痛苦的人绝不在乎美丑。

9.不放逸的行者日夜不断地舍弃美丽的形貌,抛弃那难舍的魔食,并将错误之根彻底拔出。

10.莫将美好的教法变成不会有成果的东西,犹如美丽的花朵,色美但无芳香。

11.莫看别人的缺点,管别人应该做或不该做什么,应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看看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

12.犹如香洁盛开的莲花,从污秽的粪堆中生起,同样地盲目愚痴的凡夫可转化为声闻乃至具清净观慧的圆满佛陀。

13.于瞋怒刚刚生起时就将它舍弃,对于爱执亦复如是,坚定的智者消除无明,得见真谛才是真乐。

14.具大力的仁者,对于赢弱的劣者仍常安忍,他们的忍力是最好的,他们经常关爱并尊重弱者。

1.应亲近具信德的智者,他们多闻博学而且有智慧,若能遵循他们的善美言教,纵然身在远方,也能获得他们高贵的品质。

2.智者的责难犹远愚人的赞美。

3.若与低劣的人为友,会堕落;若与自己相等的人为友,则无长进;若与圣者为友,可获圣道,是故应亲近圣者。

4.由于亲近值得亲近的恶人,很快地会习染到那个人的错误,犹如一把清净的剑插入有毒的剑鞘中,也沾染了毒药一般。

5.纵然一句有意义的法语,也能令有智慧的人修行有成;然而纵是整个的佛陀法教,亦无法令愚人开始修行。

6.智慧见能观见凡人所看不见的,没有智慧的见不能观见真实;虚伪之见和智慧见是相分离的,正如同昼夜不会相遇一样。

7.法施胜过一切布施,法喜胜过一切喜悦,忍力胜过一切力量,贪爱之终结超越一切安乐。

8.经由惠施,集聚广大福德;善调自心的人不藏怨敌;众德能消灭恶行;涅盘是烦恼的终结。

9.当内心的染污已去,结使不再缠缚其心时,善行、恶行皆已远离,于诸恶道之转生不再有恐惧。

10.行善之人得善报,行恶之人得恶报,凡人所行之一切皆会得到相应之果报,纤毫不差。

11.无有泥沼如欲望;无有恶友和怨恨;无有罗网如愚痴;无有河流如贪爱。

12.痛苦源于恶行,经由恶劣的转生后,痛苦就来了;喜悦来自善行,经由良好的转生后,喜悦就到来了。

13.不怀恶意,随喜他人之乐,悲悯造恶有情,慈心普及一切,如此则无有怨恨。

14.视一切有情如亲如友,悲悯造恶有情,深修于慈心,如此安乐增长。

15.若能慈心悯一人,便已获得善本;若能慈悯一切有情,则获圣贤之善德。

1.调伏自己远比调伏一匹纯种良马,或调伏一头最强壮的大象更有价值,因为能善巧调伏自己的人,能得平和,其它各种骑乘皆无法达到这个境地。

2.因为自己的主人就是自己,自己是自己的皈依处;犹如马师调伏良马。

3.同样地,吾人亦当调伏自己;若能善巧地调伏自己,将可超越一切痛苦的限制。

4.见到他人发怒,而自己仍能保持宁静的人,能保护自己和他人免于所有重大的忧伤。

5.幼稚的人总认为当他们对对方施以愤怒的辱骂后,他们赢了;其实能安忍这些恶言的人才是真的胜利者。

6.若以瞋还瞋,则成邪恶之人;若以无瞋报瞋,必能勇敢地赢得胜利。

7.无瞋胜瞋怒,善良胜不善,布施胜悭贪,真实胜虚伪。

8.善闻正法,善修己行,善修出家之行,善修一切行,一切与正法相应之行。

9.虽然一个修行人非常多闻,但戒德不具足,那么他的行为便会遭到他人的讥蔑,这样的多闻就不圆满。

10.将善言付诸实修,供养侍奉修行的人,退隐于无执之处,净化自心。

11.先自修行,调伏自己,然后再教导他人,若人先能自正,则教导他人时必具善巧且无烦恼。

12.过着懈怠不精进的生活,虽然能活到一百岁,不如只活一两天,精进不怠惰。

13.若人为求福德,而祭祀火供世间的神起只,如是经一周年,不如「以诚心礼敬圣者」的四分之一。

14.真正的喜悦是基于出离和粗细两种思维而得的宁静,当一切痛苦皆止息时,无染智慧在平静安祥中。

1.每个人皆视自己的生命为极珍贵,并惧怕丧失它(死亡),想想自己是多么珍惜自己的生命,是故不可打杀众生。2.由戒德获得喜悦,没有生理的痛苦,夜晚得安眠,醒时心喜悦。3.戒德纵使在晚年亦是美德,具有信德甚妙好,智慧是人类之宝,盗贼难偷人品德。是故应经常保有每一种念处、觉照,守护戒德与定并修习智慧。4.精修戒定慧的行者,达于极纯净的境地,不再有痛苦,他们了结了未来的生死,解脱了执着的束缚。抛弃此身,他们以智慧超越了魔域并如太阳般地放射着光芒。5.晴空不会下雨,雨是从乌云落下来的。是故将乌云清除,尔后便不会再下雨了。同样地,应经常护持所受的戒律,并迅速地将通往解脱的大道净化。6.身行善德不论大小,语行善德、意行善德,并具四无量心。若身语意皆行善德,于此生及未来生中,皆能获得喜悦。7.身调伏其美好,语、心调伏亦复如是,一切皆应如是调伏。一位完全调伏自主的人,将解脱一切痛苦。8.守护言语、控制心意,身不行无德之事,若能修习此三者,你已行于圣者歌颂之大道。9.赞美那些应该被蔑视的,责难那些应该被赞美的,用他们的嘴巴去制造纠纷,喜欢搬弄口舌是非的人不会快乐。10.以邪心去污辱没有过失的人,只是自杀并增加自己的地狱苦而已,无过失的大力者是安忍的,他们甚至丝毫不觉受扰。11.说话时,只说好话,不说邪恶之语,说好话远比说那些会带来痛苦的恶言为佳。12.应该只说愉悦的言语,为听者带来喜悦,令听者如沐春风,并且不会产生错误。13.真实的言语是天之甘露,因为真实的言语导致卓越,那基于正法和事实的言语,圣者们称之为「真理」。14.佛陀说:「安忍是最好的苦行,而最好的安忍是涅盘。」二1.一切言语中最殊胜的是佛陀所说「消除一切痛苦的言语」——超越一切烦恼的真实语。2.无知的人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每一件恶事,都会在适当的时候带来如火烧般的苦果。3.为了求取个人的欢乐,一个人在笑声中所做的错事,会在将来让他以泪水体尝它的苦果。犹如牛奶变为凝乳,一件恶行并不会立刻造成变化,好比灰底的余烬,它会烧伤幼稚的人。4.错误行为的果报并不一定会像刀剑割伤那样快速。由于错误行为导致轮回的人,未来将证实其果报。5.一切滋味中最上者莫过真理,依智能过活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信德是人性无价之宝,心念正法得安乐。6.由谨慎超越大海,由信德超越河流,由精进消灭忧苦,由智慧获得究竟清净。7.智者以信德和智慧作为他们生命的保障,这是最好的财富。8.希求卓越思想的人,欢喜聆听法教;已解脱贪婪污染的人是「具信德者」。9.应以信德之道为食,于是盗贼无法偷窃,修行者以此为乐,于亲近有智慧的修行人时总觉欢喜无量。10.布施者出于信德,以饮食供养他人;对于布施心感厌烦的人,不论日夜,内心都不能获得安定。11.智者依靠有信德的人,就好比求水的人,找到了一个又深又清澈的大湖一样,宁静无波。12.最殊胜的世间智慧,是一个必定能带来正道的智慧,那是能令生死永尽的胜善了悟。13.一切真理中最胜者,是此四圣谛;一切正道中最胜者,是此八正道;一切有情中最胜者,是具智慧见者;一切法教中最胜者,是舍弃欲望。14.若欲生活愉悦,并如修行人一样地观察事物,应安于粗衣淡饭,知足于贫乏的生活,并专注于一法。三1.凑合之物皆无常,打从它们一存在起就开始毁坏;一旦生起,它们就败坏,将之平定下来是真乐。2.犹如巧艺的陶工所塑造的器皿,最后终于每个都破毁了,人的生命亦皆如是。3.犹如瀑布的水不能向上倒流,一个人的生命亦复如是,永远向前推移,不会增加,也不会回返。4.(生命)如此难得,却如此短暂,又充满了痛苦。生命的消逝是如此快速,犹如用木枝在水上写的字一般。5.对失眠者而言,黑夜很长。对疲惫者而言,路程很长。同样地,对于不知圣教的人而言,轮回亦甚长。6.用这个经常生病、行将毁坏的骨血的皮袋,去求取无比的成就、安乐与和平。7.欲望是从(错误的)意识生起,应知这些意识心乃是欲望之根而避免之,于是欲望就不会生起。8.从一切欲望生起悲伤,从一切欲望产生恐惧,若将一切欲望舍弃,则即无死惧亦无悲伤。9.并没有恒久的人类欲望,所欲的一切皆是无常的,是故为了不再受生,应在心中将它们全部降服并追寻无死。10.只要你还追随欲望,则永无满足之日,以智慧倒转欲望的人,获得满足。11.欲望使「满足」无法达到,而智慧却带来满足,知足的智者,不会受贪欲的摆布。12.卑鄙的人被欲乐所降服而不想超越,自眨人格,对欲望的贪求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13.当人们失去警觉时,贪爱会像藤蔓般地生长。因为和贪爱为友的人,将常久地徘徊(于世间);彻底将贪爱根除,则不再有痛苦和恐惧。14.对物欲的渴望,便是生命之海的因(恶)果的根本,和散布出一个藤蔓之网的折磨者。四1.一颗树如果被砍断了,但未连根拔除,是会再生的。同样地,若不将烦恼的爱渴彻底根除,不断生起的痛苦是不会被驱除的。2.那些生于地狱中的人,悔恨他们浪掷了宝贵的人、天之身。是故除非吾人已将对物欲的渴望彻底净化,否则连续不断生起的痛苦是绝不会完全停止的。3.谨慎是不朽之基,疏忽则是死亡之本,能谨慎,死亡不会发生,若疏忽则死亡常随。4.以精进(努力)与谨慎、清净的戒德和宁静智者们,成为不被巨流冲毁的小岛。5.留心教法的人,将他们所听到的一点点教法付诸实行,便是持着神圣的正法。6.凡此以静定为宗旨的宗教中,谨慎修持的人,能抛弃生死轮回并令苦痛止息。7.从一切美丽生起痛苦,从一切美丽生起恐惧,当美丽被抛弃之后,便不再有痛苦和恐惧。8.在此世间若能将美丽舍去,则该地必是有乐无苦。所以一切寻求脱离尘埃和痛苦的人绝不在乎美丑。9.不放逸的行者日夜不断地舍弃美丽的形貌,抛弃那难舍的魔食,并将错误之根彻底拔出。10.莫将美好的教法变成不会有成果的东西,犹如美丽的花朵,色美但无芳香。11.莫看别人的缺点,管别人应该做或不该做什么,应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看看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12.犹如香洁盛开的莲花,从污秽的粪堆中生起,同样地盲目愚痴的凡夫可转化为声闻乃至具清净观慧的圆满佛陀。13.于瞋怒刚刚生起时就将它舍弃,对于爱执亦复如是,坚定的智者消除无明,得见真谛才是真乐。14.具大力的仁者,对于赢弱的劣者仍常安忍,他们的忍力是最好的,他们经常关爱并尊重弱者。五1.应亲近具信德的智者,他们多闻博学而且有智慧,若能遵循他们的善美言教,纵然身在远方,也能获得他们高贵的品质。2.智者的责难犹远愚人的赞美。3.若与低劣的人为友,会堕落;若与自己相等的人为友,则无长进;若与圣者为友,可获圣道,是故应亲近圣者。4.由于亲近值得亲近的恶人,很快地会习染到那个人的错误,犹如一把清净的剑插入有毒的剑鞘中,也沾染了毒药一般。5.纵然一句有意义的法语,也能令有智慧的人修行有成;然而纵是整个的佛陀法教,亦无法令愚人开始修行。6.智慧见能观见凡人所看不见的,没有智慧的见不能观见真实;虚伪之见和智慧见是相分离的,正如同昼夜不会相遇一样。7.法施胜过一切布施,法喜胜过一切喜悦,忍力胜过一切力量,贪爱之终结超越一切安乐。8.经由惠施,集聚广大福德;善调自心的人不藏怨敌;众德能消灭恶行;涅盘是烦恼的终结。9.当内心的染污已去,结使不再缠缚其心时,善行、恶行皆已远离,于诸恶道之转生不再有恐惧。10.行善之人得善报,行恶之人得恶报,凡人所行之一切皆会得到相应之果报,纤毫不差。11.无有泥沼如欲望;无有恶友和怨恨;无有罗网如愚痴;无有河流如贪爱。12.痛苦源于恶行,经由恶劣的转生后,痛苦就来了;喜悦来自善行,经由良好的转生后,喜悦就到来了。13.不怀恶意,随喜他人之乐,悲悯造恶有情,慈心普及一切,如此则无有怨恨。14.视一切有情如亲如友,悲悯造恶有情,深修于慈心,如此安乐增长。15.若能慈心悯一人,便已获得善本;若能慈悯一切有情,则获圣贤之善德。六1.调伏自己远比调伏一匹纯种良马,或调伏一头最强壮的大象更有价值,因为能善巧调伏自己的人,能得平和,其它各种骑乘皆无法达到这个境地。2.因为自己的主人就是自己,自己是自己的皈依处;犹如马师调伏良马。3.同样地,吾人亦当调伏自己;若能善巧地调伏自己,将可超越一切痛苦的限制。4.见到他人发怒,而自己仍能保持宁静的人,能保护自己和他人免于所有重大的忧伤。5.幼稚的人总认为当他们对对方施以愤怒的辱骂后,他们赢了;其实能安忍这些恶言的人才是真的胜利者。6.若以瞋还瞋,则成邪恶之人;若以无瞋报瞋,必能勇敢地赢得胜利。7.无瞋胜瞋怒,善良胜不善,布施胜悭贪,真实胜虚伪。8.善闻正法,善修己行,善修出家之行,善修一切行,一切与正法相应之行。9.虽然一个修行人非常多闻,但戒德不具足,那么他的行为便会遭到他人的讥蔑,这样的多闻就不圆满。10.将善言付诸实修,供养侍奉修行的人,退隐于无执之处,净化自心。11.先自修行,调伏自己,然后再教导他人,若人先能自正,则教导他人时必具善巧且无烦恼。12.过着懈怠不精进的生活,虽然能活到一百岁,不如只活一两天,精进不怠惰。13.若人为求福德,而祭祀火供世间的神起只,如是经一周年,不如「以诚心礼敬圣者」的四分之一。14.真正的喜悦是基于出离和粗细两种思维而得的宁静,当一切痛苦皆止息时,无染智慧在平静安祥中。

Directory '/Data/TemplatesCompiled'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