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佛教知识 >> 净空法师对四依法的开示

净空法师对四依法的开示

“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别真,痛矣不识者,罪深乃如是”

阿难这首偈,是非常悲痛说出我们众生的业障深重,没有能力辨别真妄。第一句说『值法者亦少』,“值”是遇到,遇到佛法的人不多。诸位想想,在古时候交通很不发达,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交通工具只有马车、牛车,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的;水里面行的是帆船,小船;同时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没有写成文字,完全靠口传,有机会遇到佛法的人太少太少了,这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

我到台湾来的时候,49年,四十二年我遇到佛法,在当时佛教的经典也是希有难得,在台湾只有三家印佛经的,印的量很少,种类也不多。在台北朱镜宙老居士办的一个“台湾印经处”,印佛经;在台中瑞成书局,台南有庆方书局,全台湾印佛经的就这三家,所以能够看到佛经是很困难!我们早年最初学佛,要读佛经怎么办?抄!到寺庙里面,我常常去的善导寺,善导寺有个“太虚图书馆”,我们在这里借经,抄!哪有现在这么方便!这些年得力于科技的发达,这个经书真的印得又好、又美观,这是现在人有福,不必去抄。说现代人有福,讲老实话也未必然!为什么?你得来容易,你不肯学。我们那个时候得来真是非常非常辛苦,学习的情绪非常之高,为什么?难得!现在你们得到太容易了,不知道珍惜,这很可惜。这讲遇到佛法的人少。

真正遇到佛法了,现在这个世间无论在哪个国家地区,假的东西多,仿冒的!我这次回来虽然没几天,在新闻里头常常看到台湾钞票有伪造的,那你就晓得,冒充、仿冒的佛法很多,如何能辨别佛法的真伪,这个我们不能不留意。从前老师教导我们,教初学怎么样辨别?这个经《大藏经》里面有,这就可靠;如果这个经《大藏经》里头没有收进去,那就不可靠,可能是伪造的、假的,不是真的。依《大藏经》为标准。可是现代人也编辑《大藏经》,也收了不少新的东西进去,这个收进去的未必可靠。我们依什么本子?依古本。最近的《大藏经》经本是《龙藏》,《龙藏》距离我们最近,为什么?那个时候在帝王时代,经书、大德长者的着作、注疏,要能够收到藏经,是要通过考核的,不是随便能入藏的。一定是在那个时代,有修有证的这些大德,给你做证明,你这个注解注得不错,没有问题,这才推荐送给皇帝,皇帝批准入藏。现在自由开放,我只要有钱,我就可以编一套《大藏经》,我所认识这些人,我喜欢的,“你们东西拿来,我都给你入藏”,没有标准,所以不可靠。因此,我们一定依古本,不能够依今人。

佛陀在入涅槃之前,特别交代后学“四依法”,用这四个标准辨别佛法的真伪,唯恐后人被人欺骗。千万不要迷信,“这个法师名气很大,大概没有问题!”你要这样想,你就错了。名气再大也不行,也不可靠,为什么?他是凡夫,他不是圣人。我刚才来还遇到一位居士,哭哭啼啼的告诉我:他被人欺骗了。那个欺骗他的人,说是净空法师弟子,他就相信了,这个很糟糕!不要说是净空法师的弟子,我就告诉他,我身旁的这些人都是妖魔鬼怪,你敢相信吗?不但他们这些人不能相信,连我也不能相信,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你也走错路。

所以佛教导我们这四依法的标准,第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善导大师讲得好,善导是唐朝时候人,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不要说是一般名气大的这些人说法,我们不能相信他,证得阿罗汉果的人来给我们说法,说的跟经上讲的不一样,也不能相信;菩萨来讲经,法身菩萨、等觉菩萨来讲经,跟经典不相应也不能相信;佛来讲经,诸位要记住,佛佛道同,今佛无异于古佛,讲的一定是一样,今佛跟古佛讲的不一样,这个佛不是真佛,大概是魔王变现的,来欺骗我们的。所以一定要懂得依法不依人。我们接受佛陀教诲,可以向法师质疑,你有怀疑的时候,“法师!你这个说法是根据哪一部经经文讲的,佛有没有说过?”佛要没有说过,我们就不接受,他得有依据,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说的。这是说明经典的重要,是我们唯一的依靠。

第二条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要依经典讲的意思,言语多说少说、深说浅说没有关系,只要意思讲得不错。这条重要!佛晓得。佛灭后一千年,佛经传入中国,传到中国来必须要把印度的梵文翻成中国文字,同样是一个原本,有经过不同人的翻译,譬如我们在《大藏经》里面看到,《金刚经》就有六种译本,原本是一个,六个人翻译的那当然翻译的不会每个字、每一句是一样的,这不可能的事情!六个本子都传下来了,我们到底接受哪个本子?六个本子都翻得不错,都翻得很好,这就是“依义不依语”,意思都对了。我们在六个本子里面任选一本来修学,都是正确的,都没有问题。为后世人断疑生信。

第三、依智不依识:智是圣人的智慧,乃从无我的大智、同体的大悲中产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论为己为人,乃至于为一切众生,或者为求成就无上的佛道,不论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个别的我与全体的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属于知识及认识的范围。知识是从自我的学习经验中产生分别、记忆、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则只有客观的现象,没有主观的中心;只有运作的功能,没有主体的中心,如果与此相违,就不是明师。

第四个教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什么叫了义?什么叫不了义?最简单的说法,对我现前有利益的,就是了义。这个经再好、再深、再广,我学了用不上,这叫不了义,就是现在人所讲的“所学非所用”,这就是不了义;学了立刻就管用,学了立刻就得好处,这叫了义。好处里面最殊胜的是脱离六道轮回,这叫真实了义、究竟了义。如果我们学了这部经典,这个经典不能帮助我们脱离三界六道,学了之后还要搞六道轮回,这就不了义。

由此可知,无量无边的法门,一部经典是一个法门,但是一些大乘经论可能一部经里面也有许多法门。譬如佛在这部经里面,我们仔细观察,佛教给我们四桩事情、四个法门。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离世间品》佛给我们讲二千种法门,我们到底依照哪个法门来修学?“入法界品”把无量无边的法门融通为五十三参,每一位善知识代表一个法门,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我们如何在世尊一代时教里面,选择我们这一生肯定能成就的法门,这就殊胜了。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智慧,祖师大德们很慈悲,他们给我们介绍。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一生劝导我们选择净土法门,有没有道理?很有道理。这个法门很适合现代人修学,现代人第一个根性不如古人,第二个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工商业科技的时代,生活繁忙,分秒必争,你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研学经论,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净土宗所依据的经论最少,十个宗派里它最少,佛给我们讲的只有三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只有三经。后来祖师加上一个论,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往生论》是天亲菩萨自己修学净土的心得报告,给我们做参考的。后来的祖师加进去两样东西,清朝末年魏默深居士把《普贤行愿品》加在三经后面,称为净土四经;印光大师将《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附在四经后面,现在我们称为净土五经一论。净宗所依据的经典就这么多。又何况五经一论里面,诸位只要依据一种就成就,不必统统依据,一样就行了。这个法门简单、容易、稳当、快速,但是必须要深解义趣,你对于经典教诲真正通达明了,断疑生信,依教奉行,这才行!否则的话,『盲盲不别真』,这个“盲盲”,眼也盲,心也盲,变成不识货,没有能力选择法门。

实际上,世尊当年在世,已经给我们很好的指示,他的话在《大集经》里面,佛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佛为我们说出一个总的原则、总的纲领。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期,我们选择净土,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但是修净土,诸位同修要知道,不仅修净土,修学任何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要有基础。没有基础,你是决定不能成就的。基础是什么?“净业三福”。许许多多念佛人,念了一辈子不能往生,什么原因?没有把根基打好,这个重要!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果你这四句做不到,你完全违背了,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没有慈悲心,还要造十恶业,那你念一辈子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你不会成就的,你还是搞六道轮回。真正想往生,必须把这四句圆圆满满做到,你念佛能够生凡圣同居土。这四句就是落实在《十善业道经》,所以《十善业道经》是净业三福第一福的具体教诲,你不修十善业道不行!如果希望往生的品位更高,那你把三福第二条、第三条要做到,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念佛可以生方便有余土。如果更能够做到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给诸位说,第二条跟第三条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讲净业三福的第二条跟第三条,这样念佛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佛家常讲正助双修,我依照“五经一论”这是正修,修《地藏菩萨本愿经》、修《十善业道经》是助修,正助双修,这才稳稳当当的成就。你不懂这个道理,不晓得这个方法,要怪自己,不能怪佛,佛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这部经,实在讲这是佛教入门的一部经典,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是入门,不从这个基础上,你就进不了门。在这个经之前,我有一篇讲演是“认识佛教”,那个可以说是最初方便。你要学佛,先要明了什么是“佛”、什么是“教”、什么是“佛教”,你得搞清楚,从这部经里头入门。

第三句是讲阿难 的悲痛,『痛矣不识者』,世间人遇到佛法,不认识佛法。『罪深乃如是』,这是他自己罪障深重。遇到不是真的,或者是遇到真的不能相信,或者是相信不能理解,理解不能够依教奉行,一层一层淘汰下去,到最后没几个人。

“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别真,痛矣不识者,罪深乃如是”阿难这首偈,是非常悲痛说出我们众生的业障深重,没有能力辨别真妄。第一句说『值法者亦少』,“值”是遇到,遇到佛法的人不多。诸位想想,在古时候交通很不发达,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交通工具只有马车、牛车,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的;水里面行的是帆船,小船;同时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没有写成文字,完全靠口传,有机会遇到佛法的人太少太少了,这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我到台湾来的时候,49年,四十二年我遇到佛法,在当时佛教的经典也是希有难得,在台湾只有三家印佛经的,印的量很少,种类也不多。在台北朱镜宙老居士办的一个“台湾印经处”,印佛经;在台中瑞成书局,台南有庆方书局,全台湾印佛经的就这三家,所以能够看到佛经是很困难!我们早年最初学佛,要读佛经怎么办?抄!到寺庙里面,我常常去的善导寺,善导寺有个“太虚图书馆”,我们在这里借经,抄!哪有现在这么方便!这些年得力于科技的发达,这个经书真的印得又好、又美观,这是现在人有福,不必去抄。说现代人有福,讲老实话也未必然!为什么?你得来容易,你不肯学。我们那个时候得来真是非常非常辛苦,学习的情绪非常之高,为什么?难得!现在你们得到太容易了,不知道珍惜,这很可惜。这讲遇到佛法的人少。真正遇到佛法了,现在这个世间无论在哪个国家地区,假的东西多,仿冒的!我这次回来虽然没几天,在新闻里头常常看到台湾钞票有伪造的,那你就晓得,冒充、仿冒的佛法很多,如何能辨别佛法的真伪,这个我们不能不留意。从前老师教导我们,教初学怎么样辨别?这个经《大藏经》里面有,这就可靠;如果这个经《大藏经》里头没有收进去,那就不可靠,可能是伪造的、假的,不是真的。依《大藏经》为标准。可是现代人也编辑《大藏经》,也收了不少新的东西进去,这个收进去的未必可靠。我们依什么本子?依古本。最近的《大藏经》经本是《龙藏》,《龙藏》距离我们最近,为什么?那个时候在帝王时代,经书、大德长者的着作、注疏,要能够收到藏经,是要通过考核的,不是随便能入藏的。一定是在那个时代,有修有证的这些大德,给你做证明,你这个注解注得不错,没有问题,这才推荐送给皇帝,皇帝批准入藏。现在自由开放,我只要有钱,我就可以编一套《大藏经》,我所认识这些人,我喜欢的,“你们东西拿来,我都给你入藏”,没有标准,所以不可靠。因此,我们一定依古本,不能够依今人。佛陀在入涅槃之前,特别交代后学“四依法”,用这四个标准辨别佛法的真伪,唯恐后人被人欺骗。千万不要迷信,“这个法师名气很大,大概没有问题!”你要这样想,你就错了。名气再大也不行,也不可靠,为什么?他是凡夫,他不是圣人。我刚才来还遇到一位居士,哭哭啼啼的告诉我:他被人欺骗了。那个欺骗他的人,说是净空法师弟子,他就相信了,这个很糟糕!不要说是净空法师的弟子,我就告诉他,我身旁的这些人都是妖魔鬼怪,你敢相信吗?不但他们这些人不能相信,连我也不能相信,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你也走错路。所以佛教导我们这四依法的标准,第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善导大师讲得好,善导是唐朝时候人,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不要说是一般名气大的这些人说法,我们不能相信他,证得阿罗汉果的人来给我们说法,说的跟经上讲的不一样,也不能相信;菩萨来讲经,法身菩萨、等觉菩萨来讲经,跟经典不相应也不能相信;佛来讲经,诸位要记住,佛佛道同,今佛无异于古佛,讲的一定是一样,今佛跟古佛讲的不一样,这个佛不是真佛,大概是魔王变现的,来欺骗我们的。所以一定要懂得依法不依人。我们接受佛陀教诲,可以向法师质疑,你有怀疑的时候,“法师!你这个说法是根据哪一部经经文讲的,佛有没有说过?”佛要没有说过,我们就不接受,他得有依据,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说的。这是说明经典的重要,是我们唯一的依靠。第二条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要依经典讲的意思,言语多说少说、深说浅说没有关系,只要意思讲得不错。这条重要!佛晓得。佛灭后一千年,佛经传入中国,传到中国来必须要把印度的梵文翻成中国文字,同样是一个原本,有经过不同人的翻译,譬如我们在《大藏经》里面看到,《金刚经》就有六种译本,原本是一个,六个人翻译的那当然翻译的不会每个字、每一句是一样的,这不可能的事情!六个本子都传下来了,我们到底接受哪个本子?六个本子都翻得不错,都翻得很好,这就是“依义不依语”,意思都对了。我们在六个本子里面任选一本来修学,都是正确的,都没有问题。为后世人断疑生信。第三、依智不依识:智是圣人的智慧,乃从无我的大智、同体的大悲中产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论为己为人,乃至于为一切众生,或者为求成就无上的佛道,不论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个别的我与全体的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属于知识及认识的范围。知识是从自我的学习经验中产生分别、记忆、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则只有客观的现象,没有主观的中心;只有运作的功能,没有主体的中心,如果与此相违,就不是明师。第四个教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什么叫了义?什么叫不了义?最简单的说法,对我现前有利益的,就是了义。这个经再好、再深、再广,我学了用不上,这叫不了义,就是现在人所讲的“所学非所用”,这就是不了义;学了立刻就管用,学了立刻就得好处,这叫了义。好处里面最殊胜的是脱离六道轮回,这叫真实了义、究竟了义。如果我们学了这部经典,这个经典不能帮助我们脱离三界六道,学了之后还要搞六道轮回,这就不了义。由此可知,无量无边的法门,一部经典是一个法门,但是一些大乘经论可能一部经里面也有许多法门。譬如佛在这部经里面,我们仔细观察,佛教给我们四桩事情、四个法门。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离世间品》佛给我们讲二千种法门,我们到底依照哪个法门来修学?“入法界品”把无量无边的法门融通为五十三参,每一位善知识代表一个法门,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我们如何在世尊一代时教里面,选择我们这一生肯定能成就的法门,这就殊胜了。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智慧,祖师大德们很慈悲,他们给我们介绍。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一生劝导我们选择净土法门,有没有道理?很有道理。这个法门很适合现代人修学,现代人第一个根性不如古人,第二个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工商业科技的时代,生活繁忙,分秒必争,你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研学经论,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净土宗所依据的经论最少,十个宗派里它最少,佛给我们讲的只有三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只有三经。后来祖师加上一个论,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往生论》是天亲菩萨自己修学净土的心得报告,给我们做参考的。后来的祖师加进去两样东西,清朝末年魏默深居士把《普贤行愿品》加在三经后面,称为净土四经;印光大师将《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附在四经后面,现在我们称为净土五经一论。净宗所依据的经典就这么多。又何况五经一论里面,诸位只要依据一种就成就,不必统统依据,一样就行了。这个法门简单、容易、稳当、快速,但是必须要深解义趣,你对于经典教诲真正通达明了,断疑生信,依教奉行,这才行!否则的话,『盲盲不别真』,这个“盲盲”,眼也盲,心也盲,变成不识货,没有能力选择法门。实际上,世尊当年在世,已经给我们很好的指示,他的话在《大集经》里面,佛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佛为我们说出一个总的原则、总的纲领。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期,我们选择净土,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但是修净土,诸位同修要知道,不仅修净土,修学任何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要有基础。没有基础,你是决定不能成就的。基础是什么?“净业三福”。许许多多念佛人,念了一辈子不能往生,什么原因?没有把根基打好,这个重要!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果你这四句做不到,你完全违背了,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没有慈悲心,还要造十恶业,那你念一辈子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你不会成就的,你还是搞六道轮回。真正想往生,必须把这四句圆圆满满做到,你念佛能够生凡圣同居土。这四句就是落实在《十善业道经》,所以《十善业道经》是净业三福第一福的具体教诲,你不修十善业道不行!如果希望往生的品位更高,那你把三福第二条、第三条要做到,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念佛可以生方便有余土。如果更能够做到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给诸位说,第二条跟第三条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讲净业三福的第二条跟第三条,这样念佛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佛家常讲正助双修,我依照“五经一论”这是正修,修《地藏菩萨本愿经》、修《十善业道经》是助修,正助双修,这才稳稳当当的成就。你不懂这个道理,不晓得这个方法,要怪自己,不能怪佛,佛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这部经,实在讲这是佛教入门的一部经典,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是入门,不从这个基础上,你就进不了门。在这个经之前,我有一篇讲演是“认识佛教”,那个可以说是最初方便。你要学佛,先要明了什么是“佛”、什么是“教”、什么是“佛教”,你得搞清楚,从这部经里头入门。第三句是讲阿难 的悲痛,『痛矣不识者』,世间人遇到佛法,不认识佛法。『罪深乃如是』,这是他自己罪障深重。遇到不是真的,或者是遇到真的不能相信,或者是相信不能理解,理解不能够依教奉行,一层一层淘汰下去,到最后没几个人。

Directory '/Data/TemplatesCompiled'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