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田一定要由三宝方面去种。末法时期种福田较为困难,魔子魔孙现出家人相,混在三宝中来,众生以魔当作佛子,常走入邪道。故在末法时代,要多读大乘经典,开智慧,才能分别邪正。
△ 消业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坏均不执著,保持平静心才能消旧业,环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业,环境坏怨天尤人也是造业,不读大经大论焉能懂得。
△ 古人读经用无分别心读之,今人则以文学眼光读之,或用考据方法研究其翻译之来源,欣赏其文字之优美,或分别其名相,如此则是佛学而不是学佛。读经必须以至诚心读诵,至诚者即心中一念不生,读经如此,读古人注解亦如此,甚而推及世间书籍,以此种态度阅读,亦能以慧眼观察,别有悟处。以至诚心看经就是修定,不可用分别心,一字跟着一字读下去,不生分别心,有三年五年功夫必然开悟。智慧是清净心中现出来的,福德亦是清净心中现出来的,清净心现前,福慧自然具足。
△ 佛经的用途,是为了印证自己的知见与佛的知见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经》作印证,五祖以后以《金刚经》作印证。在行的阶段,学人可以用之;初学之人,只能以佛经当作一面镜子用,修正自己的的毛病,三宝以法宝为中心,僧虽为人天师,但佛说法“依法不依人”,依经与论修证自己的知见,依戒律修正自己的行持。
△ 现在人心散乱不易成就,应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经典,幸勿贪多。研经的标准最低限度要讲十遍,讲一遍比看十遍还有用。利根者一经通,一切经通。
△ 听经看经自己以为真悟,其实是解悟,解悟属于意识的作用。……第六识是虚妄的,听法——会听的用本元心地(真心)可以开悟,用第六意识听,终无开悟之日,众生之迷在此,闻法多年未开悟者亦在此。
△ 一经通,一切经通,一千七百则公案如有一条不懂,则全部不懂。求智慧应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求到,后得智自然现前。心地清净,湛然不动,是根本智。读经时把心定下来不要打妄想,一个字一个字的接著往下念,不要揣摩,可以求到根本智;若心不专一,一面读经一面又想别的事情,就没有效验了。
△ 福田一定要由三宝方面去种。末法时期种福田较为困难,魔子魔孙现出家人相,混在三宝中来,众生以魔当作佛子,常走入邪道。故在末法时代,要多读大乘经典,开智慧,才能分别邪正。△ 消业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坏均不执著,保持平静心才能消旧业,环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业,环境坏怨天尤人也是造业,不读大经大论焉能懂得。△ 古人读经用无分别心读之,今人则以文学眼光读之,或用考据方法研究其翻译之来源,欣赏其文字之优美,或分别其名相,如此则是佛学而不是学佛。读经必须以至诚心读诵,至诚者即心中一念不生,读经如此,读古人注解亦如此,甚而推及世间书籍,以此种态度阅读,亦能以慧眼观察,别有悟处。以至诚心看经就是修定,不可用分别心,一字跟着一字读下去,不生分别心,有三年五年功夫必然开悟。智慧是清净心中现出来的,福德亦是清净心中现出来的,清净心现前,福慧自然具足。△ 佛经的用途,是为了印证自己的知见与佛的知见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经》作印证,五祖以后以《金刚经》作印证。在行的阶段,学人可以用之;初学之人,只能以佛经当作一面镜子用,修正自己的的毛病,三宝以法宝为中心,僧虽为人天师,但佛说法“依法不依人”,依经与论修证自己的知见,依戒律修正自己的行持。△ 现在人心散乱不易成就,应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经典,幸勿贪多。研经的标准最低限度要讲十遍,讲一遍比看十遍还有用。利根者一经通,一切经通。△ 听经看经自己以为真悟,其实是解悟,解悟属于意识的作用。……第六识是虚妄的,听法——会听的用本元心地(真心)可以开悟,用第六意识听,终无开悟之日,众生之迷在此,闻法多年未开悟者亦在此。△ 一经通,一切经通,一千七百则公案如有一条不懂,则全部不懂。求智慧应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求到,后得智自然现前。心地清净,湛然不动,是根本智。读经时把心定下来不要打妄想,一个字一个字的接著往下念,不要揣摩,可以求到根本智;若心不专一,一面读经一面又想别的事情,就没有效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