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殊的事迹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又译妙吉祥,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
(一)天降甘露,(二)地涌七珍,(三)仓变金粟,(四)庭生莲花,(五)光明满室,(六)鸡生凤子,(七)马产祥麟,(八)牛生白犊,(九)猪诞龙豚,(十)六牙象现。
西元前六世纪(与释迦佛同时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复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如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为七佛之师。常见的文殊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或坐莲花台,表示清净,或乘狮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中,始自华严,终于涅盘,凡是大乘法会,皆有文殊参加。在辅助释迦牟尼佛,宣传大乘佛教思想,文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宝箧经》里记载,佛在舍卫国时,有一年,一连下了七天大雨,许多农田和住宅都被洪水所吞没,祇园有八百比丘,万余菩萨,面临著饥饿的惨状。阿难请求文殊设法予以救济,文殊使众多佛弟子都得到饱足,安心于道。说明文殊在物质方面给予释迦僧团以很大的帮助。在释迦僧团成份中,婆罗门种姓占有绝对优势,他们多数人是厌离心切,习惯于苦行,如迦叶等。对大乘法,行于世间而不为世间法所染,与外道和睦相处而不为其知见所动,虽断烦恼而不舍菩萨行,虽不住有为亦不住无为。文殊协助释迦做了大量工作,使许多声闻众回小向大,接受大乘教法。如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得入,于是文殊仗剑逼佛,佛说:‘文殊住住!吾必被杀。我被害矣,谁害吾子。’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了法如梦,皆得法忍说偈赞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手自握利剑,逼持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文殊用杀佛的办法,来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义,证得法忍,堪称释迦得力的助手。又一次文殊对众生宣讲大乘空义说:‘不用见佛,不用求法。’时有二百比丘,以为错乱说,舍佛而去。文殊于中途,化作大火,比丘欲以神足飞空(跳过去),上见铁网,生大恐怖。回视祇园途径,遍布青莲。比丘即至佛所,白上所见。佛告比丘:‘内火未尽,欲度外火,无有是处。汝诸比丘,堕在见网,欲度铁网,亦无是处。……此之爱见,无所从来,亦无所至。从妄想生,无我,无我所。’二百比丘,听到佛的教导,余漏永尽,成阿罗汉。可见文殊不仅是一位深解大乘空义的智者,对神通幻术的运用,也十分熟练。二百比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回头,心中的火气冷静下来,接受佛的教导,使他证得罗汉的果位。还有一次世尊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违反了僧制,迦叶以长老的身份,想拿起槌子把文殊赶出去。当迦叶刚拿起槌子时,见千百亿文殊顿时出现,迦叶这时用尽一切力气,拿不起槌子。佛此时对迦叶说:‘迦叶,这么多文殊,你要摈除那一个。’迦叶顿感自惭,觉得不是文殊的对手。还有舍利弗,在释迦弟子中,也算是个佼佼者,一次文殊与他游诸佛土,有一佛土,到处都是大火弥漫,人行其中,顷刻化为灰烬,舍利弗见之惶恐万状。文殊以神力令无数莲花遍布其中,踏上而行,如履坦途。舍利弗此时在文殊面前感到矮了半截。
以上这些例子,生动地讲明了文殊和释迦在教育声闻,萌发大心上配合得十分默契,得心应手。所以《法华经安乐行品》,文殊启请末世持经之方,佛特为说曰安乐行,便于后世护持,读诵是《法华经》。文殊遵照释迦的嘱托,于佛灭度后,和阿难、弥勒在铁围山结集大乘经典,使大乘佛教赖以住世和发扬光大。近人不察论述印度佛教史,认为大乘空有二宗肇始龙树、无著,斯乃枝末之见,实际上印度大乘佛教有空有二宗的源头,佛在世时,文殊、弥勒是空有二宗佛教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学体系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
在《文殊般涅盘经》里说:佛灭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为五百仙人宣扬法化。最后诸有缘者悉皆得度,与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乡舍卫国多罗聚落于尼枸树下,结跏趺坐,入首楞严三昧,从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铄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内有真金像,正长六尺,坐莲华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盘。时有八大王,将琉璃像,置金刚山顶,起塔供养。
(二)文殊的思想
第一大乘经的发起和组织者:大乘经里称文殊为‘法王子’、‘导师’。这一尊称在佛弟子中是少见的。汉地流传的一些重要的大乘经,基本上都是文殊发起的。在《华严经》里,文殊是青年的导师,他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比丘等那样,整天坐在大树下面。要学习佛陀那样至高无上,修集善根,见佛闻法,学六波罗密,在学习上要永不满足。要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处生死海,去教化众生,行菩萨道。他引导六千青年比丘,从事利他的普贤行,向印度的南部宣传大乘佛教。在福城(孟加拉湾西岸)的大塔寺开讲《普照德界经》。这里的居民多数是龙族,文殊的传教,使龙王、龙子、龙女,归信了佛教。文殊行的历史功绩,开辟了大乘佛教的根据地。后来的龙树在这里读了许多大乘佛经,经过整理,使之流传于世。善财童子在大塔寺听了文殊的说法,发菩提心,立志学习大乘佛教的普贤行。文殊指导他求见善知识,进行参学,是入普贤行的不二门,这就是著名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圆觉经》里,文殊是发起人。他第一个发问,如来本起因行,为全经的开端。《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生病,释迦牟尼派一个大型的代表团前去慰问,派谁当团长?派舍利弗等十六弟子,个个都不敢承当,都说自己曾被维摩诘呵斥过,派弥勒等大菩萨,他们也是不能堪任,都说自己挨过维摩诘的批评,最后终于派出以文殊为首的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的庞大代表团,承佛委托,到毗耶离城,维摩诘宅舍,前来问候。
一部《维摩诘经》,基本上是文殊和维摩诘之间的对话。《楞严经》以阿难遭到摩登伽女大幻术,摄人淫席,将毁戒体,佛派文殊前往救护,将阿难,摩登伽女二人带回佛所,佛对阿难进行教育,是为本经发起的原由。《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入无量义处三昧,放眉间白毫相光,照遍东方百千万亿佛前,弥勒对此不甚理解,请示文殊,以何因缘佛出此瑞相?文殊答复说: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降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文殊的话发起了释迦演说斯经。
一行三昧:文殊是以修一行三昧著称于世的。有一次他问佛:什么叫一行三昧?佛答: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要点,是在观察事物时,要从规律或法则的总体上著眼,不是就事论事的去分别它的差别相,如此才能居高临下,高屋建瓴。
如何修一行三昧?第一,要从善知识处,听闻般若波罗密,对事物的总相有一个深入理解,这样的人才能从事物的千差万别中,发现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待真理,还要做到,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第二,要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排除种种私心杂念,收摄心猿意马,于一切事物,不产生混乱的思绪,不去追逐尘境。第三,在净化思想的基础上,系心一佛,专持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如无量诸佛功德无二。这一不可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又有一次,佛教文殊入不思议解脱三昧。文殊回答:‘我即不思议,云何更入不思议也。’这里的不思议,是教人们不要舍本逐末,在事物的差别相上打转转。唯有据事物的总相,才能明察一切差别相。
不二法门:文殊是大乘空义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义特点,是不著空不执有的‘不二法门。’‘不二’与‘无二’离空有二边的含义相同。文殊的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维摩经》《思益梵天所问经》里,《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维摩诘问法自在等三十二位菩萨,如何入不二法门,法自在等菩萨皆以二说明不二。最后维摩诘问文殊,文殊答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答完,反问维摩诘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此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奇哉奇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引文俱见《维摩诘所问经》卷中。《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无二品》文殊认为无二是指一切法性没有二相,接著他给二与不二这两个概念,下了严格的定义,什么叫二?凡夫贪著我故,分别二耳。什么叫不二?虽种种分别为二,然实际无有二相。这里文殊清楚地指出二是分别的核心,是指著我。无我即无分别,不二的境界则坦露现前。从此出发文殊答复梵天一些重要问题。什么是修道?答不分别是法是非法,离于二相,名为修道。什么叫道?是一切法不可得,名为道。道不能令人离生死至涅盘,不离不至,名为圣道。什么叫解脱?答言不坏缚著。什么叫得度?答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什么叫漏尽?答言: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名为漏尽。什么叫涅盘?涅盘无来处,无去处,不可得至。实际上文殊的不二法门,是离二边的即有而无,即无而有,亦有亦无的中道观。如善现问出世间法,文殊答曰:‘我觅世间相了不可得,子欲谁出?贪嗔痴,即平等法界,我于是中非已出离,非未出离。若出不出,则堕二见。文殊的离二边中道思想,为后来的龙树及中国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有关文殊的传说:大乘佛经的人物有两个特点,一、在时间上通三世,对一个人的研究,要从三世的角度上来考虑。二、在空间上遍十方,要将他方世界与娑婆世界结合起来探讨。对文殊的研究,亦不能离开这一原则。关于文殊的传说约有以下几种:
《首楞严三昧经》佛告迦叶: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于此南方,过十万国土,有国名平,地平如掌。有佛名龙树上如来,于彼国土,得无上觉,即今文殊也。这一传说,可能与《华严经入法界品》文殊去南印度龙族地区开辟大乘佛教根据地有关。《处胎经》说:‘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文殊自称在过去世,他曾是释迦的老师,因为一个世界里,只能有一个法王,所以这位老师也只有权居他的弟子之下。
《央掘经》说:北方常喜国,现今有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
《悲华经》说:‘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三王子,名曰王众,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愿于来世,行菩萨道,无有期限,庄严佛刹,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大宝填厕,又无恶能,及诸女人,及其名字,亦无声闻、辟支佛。一生菩萨,充满其间。佛号为文殊师利。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曰清净无垢宝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普现如来。值得注意的是文殊佛土,是一个统一的大佛国。到那时将消除一切佛国之间的差别。由菩萨上首的文殊,彼时将为诸佛之上首了。
《华严经》说:东方世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菩萨名金色,其佛名不动智,文殊大士,将十万菩萨,从彼而来。
《文殊般若泥洹经》说:文殊住三昧力,能于十方世界,化现诸形,教化众生,偈云:‘文殊大菩萨,不舍大悲法,变身为异道,或冠或露体,或处小儿丛,游戏于聚落。或作贫穷人,衰容为老病,及现饥寒苦,四方而求乞。令人发一施,与满一切愿。令发信心已,为说波罗密。’
《宝藏陀罗尼经》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此五顶山,即我国山西五台县的五台山。当汉明帝时佛法初来,摄摩腾、竺法兰、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萨住于此山,奏帝建寺于灵鹫峰,即今大显通寺。自此以后,五台山即为文殊道场。又《华严经》说:东北方有处清凉山:‘往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一)文殊的事迹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又译妙吉祥,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一)天降甘露,(二)地涌七珍,(三)仓变金粟,(四)庭生莲花,(五)光明满室,(六)鸡生凤子,(七)马产祥麟,(八)牛生白犊,(九)猪诞龙豚,(十)六牙象现。西元前六世纪(与释迦佛同时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复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如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为七佛之师。常见的文殊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或坐莲花台,表示清净,或乘狮子或孔雀,表示威猛。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中,始自华严,终于涅盘,凡是大乘法会,皆有文殊参加。在辅助释迦牟尼佛,宣传大乘佛教思想,文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宝箧经》里记载,佛在舍卫国时,有一年,一连下了七天大雨,许多农田和住宅都被洪水所吞没,祇园有八百比丘,万余菩萨,面临著饥饿的惨状。阿难请求文殊设法予以救济,文殊使众多佛弟子都得到饱足,安心于道。说明文殊在物质方面给予释迦僧团以很大的帮助。在释迦僧团成份中,婆罗门种姓占有绝对优势,他们多数人是厌离心切,习惯于苦行,如迦叶等。对大乘法,行于世间而不为世间法所染,与外道和睦相处而不为其知见所动,虽断烦恼而不舍菩萨行,虽不住有为亦不住无为。文殊协助释迦做了大量工作,使许多声闻众回小向大,接受大乘教法。如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得入,于是文殊仗剑逼佛,佛说:‘文殊住住!吾必被杀。我被害矣,谁害吾子。’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了法如梦,皆得法忍说偈赞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手自握利剑,逼持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文殊用杀佛的办法,来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义,证得法忍,堪称释迦得力的助手。又一次文殊对众生宣讲大乘空义说:‘不用见佛,不用求法。’时有二百比丘,以为错乱说,舍佛而去。文殊于中途,化作大火,比丘欲以神足飞空(跳过去),上见铁网,生大恐怖。回视祇园途径,遍布青莲。比丘即至佛所,白上所见。佛告比丘:‘内火未尽,欲度外火,无有是处。汝诸比丘,堕在见网,欲度铁网,亦无是处。……此之爱见,无所从来,亦无所至。从妄想生,无我,无我所。’二百比丘,听到佛的教导,余漏永尽,成阿罗汉。可见文殊不仅是一位深解大乘空义的智者,对神通幻术的运用,也十分熟练。二百比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回头,心中的火气冷静下来,接受佛的教导,使他证得罗汉的果位。还有一次世尊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违反了僧制,迦叶以长老的身份,想拿起槌子把文殊赶出去。当迦叶刚拿起槌子时,见千百亿文殊顿时出现,迦叶这时用尽一切力气,拿不起槌子。佛此时对迦叶说:‘迦叶,这么多文殊,你要摈除那一个。’迦叶顿感自惭,觉得不是文殊的对手。还有舍利弗,在释迦弟子中,也算是个佼佼者,一次文殊与他游诸佛土,有一佛土,到处都是大火弥漫,人行其中,顷刻化为灰烬,舍利弗见之惶恐万状。文殊以神力令无数莲花遍布其中,踏上而行,如履坦途。舍利弗此时在文殊面前感到矮了半截。以上这些例子,生动地讲明了文殊和释迦在教育声闻,萌发大心上配合得十分默契,得心应手。所以《法华经安乐行品》,文殊启请末世持经之方,佛特为说曰安乐行,便于后世护持,读诵是《法华经》。文殊遵照释迦的嘱托,于佛灭度后,和阿难、弥勒在铁围山结集大乘经典,使大乘佛教赖以住世和发扬光大。近人不察论述印度佛教史,认为大乘空有二宗肇始龙树、无著,斯乃枝末之见,实际上印度大乘佛教有空有二宗的源头,佛在世时,文殊、弥勒是空有二宗佛教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学体系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在《文殊般涅盘经》里说:佛灭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为五百仙人宣扬法化。最后诸有缘者悉皆得度,与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乡舍卫国多罗聚落于尼枸树下,结跏趺坐,入首楞严三昧,从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铄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内有真金像,正长六尺,坐莲华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盘。时有八大王,将琉璃像,置金刚山顶,起塔供养。(二)文殊的思想第一大乘经的发起和组织者:大乘经里称文殊为‘法王子’、‘导师’。这一尊称在佛弟子中是少见的。汉地流传的一些重要的大乘经,基本上都是文殊发起的。在《华严经》里,文殊是青年的导师,他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比丘等那样,整天坐在大树下面。要学习佛陀那样至高无上,修集善根,见佛闻法,学六波罗密,在学习上要永不满足。要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处生死海,去教化众生,行菩萨道。他引导六千青年比丘,从事利他的普贤行,向印度的南部宣传大乘佛教。在福城(孟加拉湾西岸)的大塔寺开讲《普照德界经》。这里的居民多数是龙族,文殊的传教,使龙王、龙子、龙女,归信了佛教。文殊行的历史功绩,开辟了大乘佛教的根据地。后来的龙树在这里读了许多大乘佛经,经过整理,使之流传于世。善财童子在大塔寺听了文殊的说法,发菩提心,立志学习大乘佛教的普贤行。文殊指导他求见善知识,进行参学,是入普贤行的不二门,这就是著名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圆觉经》里,文殊是发起人。他第一个发问,如来本起因行,为全经的开端。《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生病,释迦牟尼派一个大型的代表团前去慰问,派谁当团长?派舍利弗等十六弟子,个个都不敢承当,都说自己曾被维摩诘呵斥过,派弥勒等大菩萨,他们也是不能堪任,都说自己挨过维摩诘的批评,最后终于派出以文殊为首的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的庞大代表团,承佛委托,到毗耶离城,维摩诘宅舍,前来问候。一部《维摩诘经》,基本上是文殊和维摩诘之间的对话。《楞严经》以阿难遭到摩登伽女大幻术,摄人淫席,将毁戒体,佛派文殊前往救护,将阿难,摩登伽女二人带回佛所,佛对阿难进行教育,是为本经发起的原由。《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入无量义处三昧,放眉间白毫相光,照遍东方百千万亿佛前,弥勒对此不甚理解,请示文殊,以何因缘佛出此瑞相?文殊答复说: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降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文殊的话发起了释迦演说斯经。一行三昧:文殊是以修一行三昧著称于世的。有一次他问佛:什么叫一行三昧?佛答: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要点,是在观察事物时,要从规律或法则的总体上著眼,不是就事论事的去分别它的差别相,如此才能居高临下,高屋建瓴。如何修一行三昧?第一,要从善知识处,听闻般若波罗密,对事物的总相有一个深入理解,这样的人才能从事物的千差万别中,发现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待真理,还要做到,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第二,要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排除种种私心杂念,收摄心猿意马,于一切事物,不产生混乱的思绪,不去追逐尘境。第三,在净化思想的基础上,系心一佛,专持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如无量诸佛功德无二。这一不可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又有一次,佛教文殊入不思议解脱三昧。文殊回答:‘我即不思议,云何更入不思议也。’这里的不思议,是教人们不要舍本逐末,在事物的差别相上打转转。唯有据事物的总相,才能明察一切差别相。不二法门:文殊是大乘空义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义特点,是不著空不执有的‘不二法门。’‘不二’与‘无二’离空有二边的含义相同。文殊的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维摩经》《思益梵天所问经》里,《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维摩诘问法自在等三十二位菩萨,如何入不二法门,法自在等菩萨皆以二说明不二。最后维摩诘问文殊,文殊答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答完,反问维摩诘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此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奇哉奇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引文俱见《维摩诘所问经》卷中。《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无二品》文殊认为无二是指一切法性没有二相,接著他给二与不二这两个概念,下了严格的定义,什么叫二?凡夫贪著我故,分别二耳。什么叫不二?虽种种分别为二,然实际无有二相。这里文殊清楚地指出二是分别的核心,是指著我。无我即无分别,不二的境界则坦露现前。从此出发文殊答复梵天一些重要问题。什么是修道?答不分别是法是非法,离于二相,名为修道。什么叫道?是一切法不可得,名为道。道不能令人离生死至涅盘,不离不至,名为圣道。什么叫解脱?答言不坏缚著。什么叫得度?答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什么叫漏尽?答言: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名为漏尽。什么叫涅盘?涅盘无来处,无去处,不可得至。实际上文殊的不二法门,是离二边的即有而无,即无而有,亦有亦无的中道观。如善现问出世间法,文殊答曰:‘我觅世间相了不可得,子欲谁出?贪嗔痴,即平等法界,我于是中非已出离,非未出离。若出不出,则堕二见。文殊的离二边中道思想,为后来的龙树及中国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则。有关文殊的传说:大乘佛经的人物有两个特点,一、在时间上通三世,对一个人的研究,要从三世的角度上来考虑。二、在空间上遍十方,要将他方世界与娑婆世界结合起来探讨。对文殊的研究,亦不能离开这一原则。关于文殊的传说约有以下几种:《首楞严三昧经》佛告迦叶: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于此南方,过十万国土,有国名平,地平如掌。有佛名龙树上如来,于彼国土,得无上觉,即今文殊也。这一传说,可能与《华严经入法界品》文殊去南印度龙族地区开辟大乘佛教根据地有关。《处胎经》说:‘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文殊自称在过去世,他曾是释迦的老师,因为一个世界里,只能有一个法王,所以这位老师也只有权居他的弟子之下。《央掘经》说:北方常喜国,现今有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悲华经》说:‘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三王子,名曰王众,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愿于来世,行菩萨道,无有期限,庄严佛刹,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大宝填厕,又无恶能,及诸女人,及其名字,亦无声闻、辟支佛。一生菩萨,充满其间。佛号为文殊师利。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曰清净无垢宝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普现如来。值得注意的是文殊佛土,是一个统一的大佛国。到那时将消除一切佛国之间的差别。由菩萨上首的文殊,彼时将为诸佛之上首了。《华严经》说:东方世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菩萨名金色,其佛名不动智,文殊大士,将十万菩萨,从彼而来。《文殊般若泥洹经》说:文殊住三昧力,能于十方世界,化现诸形,教化众生,偈云:‘文殊大菩萨,不舍大悲法,变身为异道,或冠或露体,或处小儿丛,游戏于聚落。或作贫穷人,衰容为老病,及现饥寒苦,四方而求乞。令人发一施,与满一切愿。令发信心已,为说波罗密。’《宝藏陀罗尼经》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此五顶山,即我国山西五台县的五台山。当汉明帝时佛法初来,摄摩腾、竺法兰、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萨住于此山,奏帝建寺于灵鹫峰,即今大显通寺。自此以后,五台山即为文殊道场。又《华严经》说:东北方有处清凉山:‘往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