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中讲的,菩萨之爱的结果是耳根圆通。在二十五圆通里,文殊菩萨特别把它拣择出来,认为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通过音声而做佛事,观世音菩萨可以返闻自性。返闻自性有个最简单的契入点,大家可以试一下:注意你的耳朵,能听到我的声音,会感觉我在听声音,感觉到是我在听。你会说“我在听,你在讲”,声音是声尘,耳根在接触声尘的时候,你会产生这样的分别:这是人的声音,这是钟的声音,这是鸟的声音…….那我们现在这个耳根,让它收敛起来,不要向外放射。
怎么收敛呢?反过来,不要听声音,也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能听声音”的这个上面。你看看,声音忘记掉了,不要注意外在的声音,在内心,声音很清楚,跟你好象没关系,入流,入于六入之流;耳根上,忘所,忘掉所听的声音,但这个忘掉不是不听,还是清清楚楚,但是没有声音相。这样,我赞叹诸位:阿弥陀佛,或者骂你们,同样跟你们没关系,你只知道这是这样的,那是那样的。你听到咳嗽,跟你没关系,忘记掉咳嗽的样子,只记得能听的这个身上,这个是用功下手处。所以以音声做佛事,不是象我们今天听音乐一样,听得很痛快,心就跟着音乐跑。
不是的,是要忘所,所就是尘啊!能够忘所的话,根尘就可以截然脱落。用根而没有识,用根不是不知道,就象现在,诸位可以花两秒钟体会一下,不要听外面的声音了,把注意力摄住不听了,这声(彭!击桌一掌)虽然不听,却很清楚,这样五欲六尘,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甚至世间各种声音都没关系,特别是梵音海潮音,妙音观世音,胜彼世间音…….为什么海潮音能胜彼世间音?海潮音不就是世间音吗?你听海潮音时忘掉海潮音,跟我们听其它声音不一样,心不随海潮音转,海潮音却了然于根。
在这里你才能够发现,耳根听一切声音都是清净音,所以说“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是在楞严经中,菩萨教我们的下手处。如果能更进一步了断根尘,看到本心,同时你才现无求无得无相的本体上面,却知道一切相,普门示现救度一切的众生,这个功能是谁啊?这是我们佛性的妙用,在观音菩萨的法门中,称为闻性。六根互用,遍一切处而无有障碍,所以楞严经中这种结果是我们每一个修行人要努力追求或达到的。
楞严经中讲的,菩萨之爱的结果是耳根圆通。在二十五圆通里,文殊菩萨特别把它拣择出来,认为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通过音声而做佛事,观世音菩萨可以返闻自性。返闻自性有个最简单的契入点,大家可以试一下:注意你的耳朵,能听到我的声音,会感觉我在听声音,感觉到是我在听。你会说“我在听,你在讲”,声音是声尘,耳根在接触声尘的时候,你会产生这样的分别:这是人的声音,这是钟的声音,这是鸟的声音…….那我们现在这个耳根,让它收敛起来,不要向外放射。怎么收敛呢?反过来,不要听声音,也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能听声音”的这个上面。你看看,声音忘记掉了,不要注意外在的声音,在内心,声音很清楚,跟你好象没关系,入流,入于六入之流;耳根上,忘所,忘掉所听的声音,但这个忘掉不是不听,还是清清楚楚,但是没有声音相。这样,我赞叹诸位:阿弥陀佛,或者骂你们,同样跟你们没关系,你只知道这是这样的,那是那样的。你听到咳嗽,跟你没关系,忘记掉咳嗽的样子,只记得能听的这个身上,这个是用功下手处。所以以音声做佛事,不是象我们今天听音乐一样,听得很痛快,心就跟着音乐跑。不是的,是要忘所,所就是尘啊!能够忘所的话,根尘就可以截然脱落。用根而没有识,用根不是不知道,就象现在,诸位可以花两秒钟体会一下,不要听外面的声音了,把注意力摄住不听了,这声(彭!击桌一掌)虽然不听,却很清楚,这样五欲六尘,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甚至世间各种声音都没关系,特别是梵音海潮音,妙音观世音,胜彼世间音…….为什么海潮音能胜彼世间音?海潮音不就是世间音吗?你听海潮音时忘掉海潮音,跟我们听其它声音不一样,心不随海潮音转,海潮音却了然于根。在这里你才能够发现,耳根听一切声音都是清净音,所以说“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是在楞严经中,菩萨教我们的下手处。如果能更进一步了断根尘,看到本心,同时你才现无求无得无相的本体上面,却知道一切相,普门示现救度一切的众生,这个功能是谁啊?这是我们佛性的妙用,在观音菩萨的法门中,称为闻性。六根互用,遍一切处而无有障碍,所以楞严经中这种结果是我们每一个修行人要努力追求或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