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佛教知识 >>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一、绪论

(一)、学习本经的意义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诵的。为什么要选择讲《十善业道经》呢?因为这部经典是所有经典中,最根本的一部经典。也就是说,我们修学一切佛法,都要以此经的核心内容‘十善业道’作为基础。而十善业道呢?通常又是被我们所不重视的,总觉得它很简单。然而,恰恰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它又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宣讲《十善业道经》。学习这部经典的意义,有五个方面:

1.明了人生的因果

因果,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整个佛法的理论体系,都以因果为基础。世界上的宗教、哲学、科学也都谈到因果,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所以对因果的问题总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说到因果,首先比较容易让我们想到宿命论的因果。宿命论的因果,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因为宿命论的因果是机械的因果,它认为人的命运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假如说,人的命运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那人们现生的努力就没有用了。它否定了人们现生行为的价值。而佛法既讲因果又讲因缘,就像在田里播下一粒种子,它需要肥沃的土地、阳光、水分,这粒种子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同样的,人虽然在前生种下了因,但从因到招感果报,还要取决于因缘的和合。我们的命运虽然有既定的因素,但通过现生的努力,还是可以改变的。而宿命论者则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了。这个结论,仔细推敲起来确实很有问题。比如说,有一个人他本来可以活到80岁,由于遭到意外的打击,气不过,思想怎么都想不通,于是在30岁或40岁就去跳楼了。他的跳楼,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一个小孩子本来可以很健康地活著,由于父母不懂得照顾,一天到晚给他吃一些不好的东西,弄得小孩三天两头不是发高烧,就是拉肚子,面黄肌瘦。这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又比如说:一个人干坏事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假如是的话,他应不应该负道德或法律的责任?佛法讲因果,它更强调因缘,而宿命论讲的因果,是一种机械的因果观,在佛教看来是错误的。

儒家也讲因果,主要从现实社会去说明。儒家不讲死后的问题,如《论语》中有位弟子问孔子,死后的事情怎么样,孔老夫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说我们现在连生的问题都搞不清楚,死的问题就更不要谈了。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见对鬼神问题、死后问题,孔子是不谈的。所以儒家讲到因果问题的时候,如《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显示了儒家因果与佛教因果的分歧。佛法的因果讲三世,以过去生种的因,导致现在生的结果;现在生种的因,招感未来生的结果。这就说明,因果贯穿著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即前生、今生、来生。而儒家仅仅讲人的一生一世,对于因果的问题,自然无法从一个人的生命现象自身去理解,所以儒家就把因果解释到子孙后代的身上。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说一个家庭,祖宗积善行德,就会感得贤善的子孙;而‘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父母多行不义,就会出现不肖子孙。这个说法似乎有理,但却不是必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现实社会中,父母有道德,未必就会出现孝子贤孙;父母道德败坏,子女也并非个个都是品德不良。比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尧、舜,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贤明的君主,可是他的儿子丹朱,却是非常的不肖;舜的父亲,名叫瞽叟,据说是一位品行不怎么样的人,可他却生下了品德高尚的舜。所以儒家从子孙关系上来解释因果现象,显然很难说得通了。这是因为不了解因果自身的规律,才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论调。

现代科学也讲因果。现代科学是比较唯物的,科学对物质世界有很深刻地认识,但是对人类的精神领域却相对无知。我们可以用科学方法来考察大自然的物质现象,而对于人类的心灵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正如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发明仪器,来测量人的体温,但却没有办法发明一种仪器来测量人们心中的烦恼,看看你的烦恼已经达到多少度了,是80度还是90度?再继续烦恼下去是否会就达到100度了?科学没有能力制造出一种能切除人类烦恼的仪器。所以,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心灵上存在的困惑及烦恼,却不见丝毫的减少,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唯物论者是一世论者,他们看不到生命的过去和未来,因而只能从社会现象谈因果:一个人做好事,能使他人受益;反之,如果做坏事,就会让他人遭殃。就像当你杀人、偷盗、抢劫、强暴、诈骗时,必然会有人受到伤害。这是从社会现象来解释因果关系。事实上的确是这样,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社会效应。但是,这不是从因果规律自身来看因果,不是因果的主流。我们经常听很多人说,我干好事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行善积德,但却事事不顺遂,穷困潦倒;而那些干坏事的人,却飞黄腾达,官运亨通。这样一来,有些人难免抱怨老天不长眼,或干脆失去干好事的信心了。

古人有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的价值观。从人死如灯灭的角度来说,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对社会的影响固然不一样,但对他自身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难怪中国古代杨朱说:‘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那么,佛法如何阐述宇宙人生的因果原理呢?《十善业道经》便是一部介绍善恶因果与人生命运关系的经典。在没有进入正文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因果方面的四个内容:

(1)相信有善有恶。人的行为有善的,有恶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有人说:对我有好处是善,反之是恶。就如警察与小偷,谁善谁不善?在警察眼里小偷是恶,而自己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的财产不受侵犯,自己的行为是善。但在强盗眼里,警察是恶,因为警察没收了他盗窃的钱,让他进大牢,甚至被枪毙。在不同人的眼里,站在不同的立场,善恶的标准也就不一样。因此,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于没有学过佛法的人,是很难正确认识的。所以首先要知道有善有恶。关于善恶的定义,在《十善业道经》里讲得非常清楚。

(2)相信有业有报。业是一种行为,主要有善、恶两种。人一旦做了善行或恶行,将来都会有结果的。由于一般人‘近视眼’的关系(这种近视不是眼睛的近视,而是认识的近视、智慧的近视),往往认为:干好事,干完就结束了;干坏事,只要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干完也就完了。这是一般人的观念。但是佛法认为:一个人做了善的行为,或者不善的行为,将来都会有结果的。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至于结果什么时候产生呢?只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是现生受报,有可能是来生,乃至要经过更多次的受生。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什么时候就会产生结果。

当一个人干了好事,或干了坏事之后,心里就会留下一种影像。干坏事的人一天到晚不得安宁,干好事的人心安理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这种行为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自身的思维里,佛法把它叫做种子。当我们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就种下了善的或恶的种子。此外,善恶的行为还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当我们伤害一个人,对方不是受到伤害就完事了,他会怀恨在心,甚至等待机会报复,一旦因缘成熟,内心的种子跟客观条件产生感应,果报就成熟了。

(3)相信有前生,有后世。人的一生,仅仅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断。生命像铁链一样,一环套著一环,人的一生一世,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跟一个人的前生有关系,它不能离开前生;这个环节,还会影响到生命未来的发展。生命像流水,人的一生犹如流水中溅起的一片浪花,浪花是短暂的,但生命的洪流,却永无止尽地在延续。人的生命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生命的延续不是一成不变,命运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心念和行为。假如一个人观念正确,注重止恶行善的修养,生命就会得到升华。反之,观念错误,贪婪无耻,无恶不作,生命就会逐渐堕落。

(4)相信有圣贤、有凡夫。有人说:人与人都是一样的,差不了多少。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有的人生命素质很高,有的人生命素质很低。因为,人毕竟还是存在天赋的问题。生命素质高的人,生下来就不平凡;而生命素质低的人,一时也很难提高。比如说,同在人道中,有的人就像佛菩萨,内心充满著慈悲、智慧、道德。相反,有的人愚蠢如猪狗,残酷如虎狼,狠毒如蛇蝎。当然这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生命从无始以来的延续中逐渐形成的。

佛法把有情生命分为十个层次,叫十法界。十法界的内容,包括六凡四圣。六凡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四圣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十法界代表有情生命的十个层次,假如我们不断地学习佛法、修行,不断地扬弃生命中的不健康因素,生命层次就会得到不断提升,乃至成为佛、菩萨。相反,如果不懂佛法,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观念,一天到晚培养自己的贪嗔痴,生命层次就会越来越低,将来下地狱、当畜生,或成为蚂蚁、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生命层次有高低,但生命并非一成不变。佛法认为,生命是无常的,是缘起的,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2.成就人天果报

佛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在因果支配下而发生、存在或消失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偶然的。有的人说,我摸彩票,一下子就中奖了,这是不是偶然的呢?不是偶然的,因为你的命中有这份福报,你才会中奖;假如你的命中没有这份福报,那是不可能中奖的。所以,看似偶然,其实并不偶然。也就是说,人生的一切,都逃不出因果。

从十法界众生来说,成佛有成佛的因果,升天有升天的因果,做人有做人的因果,当畜生有当畜生的因果。六道或四圣,都有它的因果,不是没有因果的。佛经上说:‘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这就告诉我们,弥勒菩萨并非天生就是弥勒菩萨;释迦牟尼佛也不是天生的佛陀,他经过了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弥勒菩萨是娑婆世界下一任的佛陀,现居兜率内院,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功德圆满,才能成佛。另外,大家熟悉的阿弥陀佛,也是经过长时间的修行才创建了西方极乐世界。

再如做人,做人有做人的因果。你看世界上的人差别很大: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贫富美丑,各各不同。假如不了解佛法的因果原理,就会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哎呀!人家怎么那么走运,什么好处都让他碰上了,我怎么就那么倒楣呢?我的能力也不比他差呀?是的!在现实社会上,当官的不见得就比他部下能力强,不是有许多当秘书的比他的顶头上司更有才华,学历更高吗?我们再看看古往今来的那些皇帝,蠢才很多,倒是皇帝手下的那些文武大臣们,有的本事要比皇帝大得多了!这是因为命运不同,各人的因果也不一样。

不相信因果的人,就会怨天尤人。相反,明白了因果道理,就会知道‘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果,不必去羡慕他人。命运可以由自己来改造,因为人生是无常的。我们要记住:人生是无常的。今天的皇帝,也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富翁,明天可能成为乞丐。而世间的许多荣耀,都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反之,一个贫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终有飞黄腾达的时候。我们明白了因果的道理,无常的道理,就会懂得了如何设计自己的命运,改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如果来世想做人或升天,就得修五戒十善。五戒和十善的内容大体上是相似的。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把五戒比喻为‘通往人天的护照’。护照是出国用的小本子,有了护照,才能够签证出国。同样,我们为了成就人天果报,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只有这样,来生才能继续做人,或者升天。

人道在修学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六道里面,天道比人道有情福报大。像欲界天,物质环境非常优越,没有任何灾难,不像我们这个世界,天灾人祸特别多;色界天的众生能够享受禅定之乐,也比我们快乐。但是,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样,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是以天堂为归宿,认为天堂是最理想的去处,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天堂。惟独佛法不以为然,佛法从通达真理、成就解脱自由的角度,认为天堂不好,人间才是最好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升到天上的人太快乐,不懂得修行,一旦天福享尽,就会堕落。人间则有苦有乐,人由于能够感受许多的痛苦,才想尽办法改造自己,认识世界,改善生存环境,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过得快乐。人类文化和文明,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善世界整个过程的结晶。人类因为不断地探索宇宙人生,才会发现真理,发现解脱的途径;而沉溺在快乐中的天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天上的人不懂得修行,也就不会成佛。释迦牟尼佛是在人间修行成佛的。人道是六道中的枢纽,一个人升天、下地狱,或当畜生,都是以人为中转站的。所以,把握好人身,如何利用得到的人身,好好的修行,为改善未来的生命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修五戒十善,可以成就人天果报。十善,是作为人所应有的道德。就是说,作为人,应该有人的道德。儒家讲到人的伦理,有五伦。儒家认为,一个人要做得像个人样,就要遵守五伦,五伦是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佛法认为,一个人要做得像个人样,符合人的道德标准,就要遵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关于十善的内容,下文要做具体的介绍。

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为,我们只有现在好好地做人,来生才有资格继续做人。如果这一生你已经得到了人生,而不好好地做人了,就会失去做人的资格,来生就不能再做人了。就像一个人考上大学,在大学里不好好地读书,考试分数不及格,就会被学校勒令退学。

3.安定社会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总是处于不安定中,对社会安定破坏最大的,莫过于战争。打开人类历史,可以说是战争的历史。就中国历史而言:春秋战国时期,打来打去总是不停,今天这个诸侯国打那个诸候国,明天那个诸候国又打这个诸候国。春秋战国之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不久又是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后战争结束,但到了汉朝未年,爆发了农民起义,又是战争。尤其是进入三国时代,战争更厉害了。然后是晋的统一。晋统一之后,又是五胡十六国的战争。接著是隋唐的统一。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又是战争。总而言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

人类社会总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即便是太平盛世,也没有绝对的太平,你能说在太平盛世就没有一次谋杀案吗?不可能。太平盛世就真正是路不拾遗吗?这也不可能的。假如把人类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归纳一下,不外乎四种内容,就是杀、盗、淫、妄。杀,指杀生,战争是杀生,暴力、杀人放火是杀生,杀猪宰羊也是杀生。偷盗,是不与取的行为,指没有取得物主的允许,把他人的财富占为已有。偷盗的内容,不只是偷的行为,因为不但明偷是偷盗,像坑蒙拐骗都是偷盗的内容。邪淫,现代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贞节观念淡薄,两性关系开放,因而邪淫的现象很普遍。邪淫一般是指,为社会法律和道德不承认的男女关系。妄语,指说假话,用一种不真实的语言,去伤害他人,以达到个人的目的。当今社会,做生意的人很多,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尔虞我诈,欺骗他人。

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外乎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为什么会产生这四种现象呢?会不会跟社会制度有关系呢?当然与社会制度有关系,但这不是根本;还有最根本的,就是人心。也就是说,社会上有杀、盗、淫、妄的存在,是由于人心有贪、嗔、痴烦恼。人类内心的贪、嗔、痴烦恼假如没有解决,既使拥有良好的社会制度,人类社会依然不可能会太平。贪、嗔、痴使社会充满著不安定。

人类因为贪心而杀生,古代社会为什么有战争呢?无非是发动战争的人想占有别人的国土。近代的两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之类的战争狂人想占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也是为了占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称霸全世界。在安定的社会时期,贪心会引起谋财害命,有时兄弟姐妹之间为了继承父母的遗产,也会相互残杀,置骨肉之情于不顾。贪心也引起拦路抢劫,拐卖妇女儿童,贩毒走私,制造假钞。贪心也引起邪淫,人因为贪著美色,看上了对方,喜欢她(他),贪著她(他),又没有合法的因缘走在一起,就会产生邪淫的现象。由于你希望跟她(他)永远在一起,这样就导致了第三者插足,使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妻离子散。

嗔恨心也会引起杀、盗、淫、妄。古今中外的战争,也有因为嗔心引起的。像古代一些部落或国家之间的战争,往往是由于世代结下的怨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两个人平常为什么会打架呢?也是由于嗔恨心生起,失去理智的恶果,甚至达到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程度。有时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就闹出了人命。嗔恨心引起偷盗。人有一种很不正常的心态,叫做嫉妒心,有些人看到别人事业成功,就觉得满不是滋味,如果这个人跟他关系好还没事,假若没有关系,或冤家对头,这个人看到他(她)飞黄腾达了,心里就会难受,想尽办法给他(她)放放血。

嗔恨心也能引起邪淫。如社会的强暴现象,有的犯罪分子作案时,先淫后杀。有些男的贪美色,见某个女的长得漂亮,去追求人家,遭到女方拒绝,于是就去强奸。一旦遭到反抗,就把对方打晕,先奸后杀。又像日本鬼子在三四十年代,带著嗔恨心奸淫中国、朝鲜妇女,然后开枪杀害她们。嗔恨心会引起打妄语、说假话。因为看你不顺眼,不喜欢你,于是就说假话去伤害。

贪、嗔、痴是人类社会一切不安定的根源,只要人类存在著贪、嗔、痴,人类社会就不得安宁。假如贪、嗔、痴少一点,社会的安定因素就会多一点。所以,要想改善社会,首先要改善人心,不能光从社会制度下手。光从社会制度上下手,这是枝末,而不是根本;只有从人心上来改善,这才是根本的。儒家在这一点上说得好,认为改造世界,要从修身上著手。修身,是注重自身的修养。儒家对修身又提出四个内容: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改造思想,改造自己的贪嗔痴。一个人只有经过对自我生命的改造,对贪嗔痴的改造之后,才能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反之,假若我们没有修身的基础,既使家庭事业有成,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很糟糕的。

人类想要建立安定的社会,就得奉行十善。佛经里讲,转轮王出世(转轮王是印度理想的君主,就如中国历史上的黄帝、尧、舜一样),以十善治理国家,他们的法律就是十善,教化人民按照十善去做。如果整个社会都能奉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我们想一想,这样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因此,只要有一个人信佛,一个人修五戒十善,社会就会有一份安定因素;有两个人,就会有两份安定因素;有三个人乃至更多的人,就会有许多安定因素……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人间净土,就是太平盛世了。

4.三乘佛法的基础

人天乘法门是三乘佛法的基础。从学佛到成佛的这一过程,在佛教里有时称为五乘,有时叫三士道。乘,是运载的意思,通常人们把车称为车乘,是因为车有运载的功能。同样,我们学习佛法,也要通过某个法门的修学,才能从学佛的开始,最终达到成佛的目的;才能从生死的此岸,最终达到涅槃的彼岸。五乘,是指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个人想来世继续做人或升天,有人天乘的法门修行;一个人要想解脱烦恼,成为阿罗汉,有声闻乘法门的修行;一个人要想成佛,普度一切众生,不忍心自己一个人脱离苦海,修菩萨道,那么就是菩萨乘的发心。三乘的修行虽然趋向不同的结果,但它却是成佛的不同阶段。

五乘又叫三士道。人天乘属于下士道,声闻乘、缘觉乘又叫中士道,菩萨乘又叫上士道。士就是人,是说你要成为下等的人,中等的人,还是成为上等的人。你想要成为那个等级的人,你就要修行那个等级的法门。

对于三士道或五乘,平常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总把三者脱离开来,修人天乘的人只知道修人天乘。有很多人学佛,欢喜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次上,一天到晚只知求佛菩萨保佑平安。须知光是停留在祈求上,连人天乘都谈不上,因为人天乘还必须坚守五戒十善,修习布施、持戒,不是求平安就了事。有的人学习佛法,仅仅为了个人解脱生死,一点利益他人的事情都不肯做,只关心个人的修行。一旦躲到深山里,就想躲得越深越好,最好什么人也不要见到,这种人偏向个人解脱,不肯修利他之行。有的人自名为学大乘,不屑于接触声闻乘的经教,这也是一种偏颇。

其实,三士道就像一栋三层楼一样,下士道是第一层楼,中士道是第二层楼,上士道是第三层楼。一个人想爬到第三层楼,就要从第一层楼开始。修学佛法也是这样,先要做好人天的德行,学会做好一个人,从修五戒十善做起,然后才有资格修中士道,乃至上士道。但是,现在很多人修学佛法,却不注重这样的次第。有些人看到大乘经典中批判声闻学者,不知道这是有针对性的,于是就对声闻乘的解脱法门,生起一种轻视的态度,至于人天乘就更看不上了。其实,假如没有人天乘、声闻乘的基础,大乘的修行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有些人经书读了很多,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大乘经典都读遍了,但在日常生活中,一点都派不上用场。为什么呢?因为忽略了修学佛法的基础,当知我们学的大乘属于第三层楼,没有人天乘的基础,当然修起来就很困难。很多人学了唯识、中观,但唯识观或中观到底怎么观,总是观不起来。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五戒十善的修行,所以打起坐来,心总是静不下来,这是由于缺乏一种正当的合理的生活,从而造成修行的困难。

现在汉传地区的许多学佛人,都存在这个问题。所学的是大乘,而发心是不是大乘呢?有几个人发大乘心?能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会,去做利他的事业,无私地把自己奉献给社会?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有人会说,我是修净土宗的,我是念佛的,念佛不是大乘吗?净土宗是大乘,没错。但我要告诉大家,修净土宗的,未必都是大乘,甚至可以说多数是小乘。一个人是大乘抑是小乘,评判标准是什么?是发心。发心非常重要。你发的是菩提心,还是出离心呢?假若你发的是出离心,这是小乘的发心;假若你发菩提心,那才是大乘的发心。你发了菩提心,才能称得上大乘行者。

也许有人会说:我修禅宗,禅宗不是大乘吗?没有错,禅宗是大乘法门,禅宗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最高峰,禅宗是隋唐八大宗派顶上的一颗明珠,是至高无上的,在修行上非常特殊。禅宗虽然很殊胜,但修禅宗的人未必都是大乘。有些人修禅宗,只注重个人的生死,不管众生的死活。这种发心,显然属于小乘的发心。区别大乘和小乘的关键在发心上,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首先要看你的发心。有的人也许会问,我修五戒十善,是大乘抑是小乘呢?当然,五戒十善从定位上说,是人天乘的内容。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发菩提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属于大乘。发出离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属于声闻乘。学习佛法,发心非常重要。现在学习佛法的人,很多人发的是出离心。在佛法的学修上,虽然学的是大乘,但在发心上,基本上都偏于小乘。学的是大乘,而发心却是小乘,这是学习和发心上的脱节。另外,再看看每个人在修学佛法中的行为,大乘的戒律能够做到吗?比如《瑜伽菩萨戒》、《梵纲菩萨戒》,我们能做得到吗?声闻乘的出离行,真正对世间的厌离,我们又做得多少?也做不到。对五戒十善,由于一向不屑一顾,所以也没有做到。因此,可以这样说,汉传佛教的许多修学佛法者,普遍存在的状况是:学的是大乘,发心是小乘,而在行为上人天乘都没有做到。正是由于这样,造成修行上不能相应。要想在修行上相应,就得从人天乘的五戒十善下手,在修好五戒十善的基础上,才能谈出离心,才能谈得上修菩萨道。通过对五戒十善的修行和学习,我们可以在修学上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它虽然是最简单的,但在修学佛法中却是最重要的。

5.往生净土的资粮

这几年,净空法师的磁带从海外铺天盖地地涌来,受其影响,修净土法门的人特别多。当然,我不是说净土法门不好,净土法门非常殊胜,在修行上有它特殊的地方。中国佛教自唐宋以来,弥陀净土就一直很盛行。但净土法门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现象,需要提出来谈谈。

有人修净土法门,不太重视经教的学习,认为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要学那么多经教干什么呀!他觉得没有用。当然,过去的大德有开示,要老实念佛。像净空法师在弘扬净土法门时也说过:‘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我想他是有针对性说的,针对一些不能看书的人而言的。)但有些人却把它当作至理名言,假若每个人都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那么佛法的弘扬,也许随著净土法门的弘扬,就宣告结束了。

真正净土法门的修行,也很重视经教的学习。像《净土三经》里的《观经》,说到净业三因,主张读诵大乘经典,平常人们不重视这个问题,总觉得一句弥陀就够了,结果造成不能很好地学习经教。不闻思经教也就没有正见,没有佛法的智慧去观照、去指导你的人生,这样一来,你的修行还能相应吗?真正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万缘放下。实际上,一个人要做到万缘放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为很多事情看不透,对很多事情太在乎了,太执著了,因而在念佛的过程中,自然难以相应,烦恼妄想无穷无尽。

其次,许多修净土法门的人,只求个人往生,不关心社会,不关心众生,心发得非常的小。带著这样的心态去修行,既使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品位也不高。我认为,修净土法门的人要多读一读《普贤行愿品》,可以扩展你的心量。因为一个人的修行,一天到晚只想著自己,你的心量会越修越狭窄。所以,很多人虽然也修行,但烦恼妄想依然特别多。相反,通过《普贤行愿品》的学习,心胸会扩大。

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不能为了个人寻找安乐窝,去享清福,而是为了留学,学成后回归娑婆,导驾慈航,普度众生。如果你有这样的发心,往生西方净土的品位自然高。一个人发心大,心胸就开阔。心胸开阔,发心大,将来的成就就大。因为你的发心大,心胸开阔,烦恼就会少些。有些在别人看来痛苦不堪的事情,在你的眼里简直成了鸡毛蒜皮,你还会为它烦恼吗?

另外,有些修净土法门的人,往往只注重一句阿弥陀佛,而忽略了日常生活的修行。他们认为只要把一句佛号念好了,把阿弥陀佛的脚抱住了,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至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无所谓。当然,净土法门比较重视信,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修行是对生命整体的改造,而不是片面的。念佛只是修行的一个方面,在八正道中有一个正念,念佛仅仅是正念。除了正念之外,八正道还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

修行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修行是对自我生命的改造,只有良好素质的人,才有资格往生西方净土。这并不是说,只要你有信仰,就可以往生西方净土了。良好素质的人,就是《弥陀经》所说的‘诸上善人’。诸上善人,指具有良好素质的人。良好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有正见,对宇宙人生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人生的因果,人生的无常,人生的缘起。正念的树立,以正见为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正见,一句阿弥陀佛是不太容易念好的。

依正见起正思维。正思维的意义有二:一是志向。正思维又称正志,志是志向。就如念佛,也要有发心作为前题,你念佛的目的是什么?你往生西方净土,是为了个人的享乐?还是为了进修,待功德圆满,将来再回到娑婆世界度众生?这个志向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往生品位的高低。二是思考、考察。用佛法的智慧去思考人生的一切。因为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正思维能使我们如实地观照人生。

八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持戒的内容。正语,是正确的语言,经常反省自己,想一想自己平常所说的话,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有利于他人的?也就是说,真实的话我才说。反之,不是真实的话,如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就不应该说。修行,就是对照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是正语,还是邪语?另外还要考察自己的行为,跟杀生相应不相应?跟偷盗相应不相应?跟邪淫相应不相应?用佛法的道德规范,从身语意三业全面地检讨自己。

持戒的另一个内容是正命。命,是谋生的手段,对于一般没有学佛的人来说,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是可以的,都属于正当的。有些人从事违法的职业,如谋财害命、贩毒、经营一些色 情服务场所,就属于邪命了。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讲,仅符合法律还不行,还要符合戒律。看看自己从事的职业跟五戒违背不违背,假如违背了五戒就属于邪命;如果没有违背五戒,就属于正命。比如说,开荤菜馆,开歌舞厅。开餐馆,意味著你要杀生很多;开歌舞厅是色 情方面的,属于邪淫的范畴。有些人开公司,是不是用正当的手段去赚钱?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偷盗与不偷盗的问题,妄语和不妄语的问题。

学佛的人,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深信因果,不要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造下许多罪业。如果是没有学佛的人,他不相信因果,那没有办法。

而我们学佛了,相信因果了,要对自己未来生命的前景考虑。属于邪命的工作,马上就要停止,属于正命的工作,才可以继续做下去。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正命,是职业上的修行。所以,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念佛,最重要的还在于生活当中的修行。正精进,是正当的努力。正念、正定,一般修净土法门的人,是通过念佛来培养自己的正念和正定。一个人念佛要相应,就要有前面这些基础:要有正见的基础,正思维的基础,正当的谋生手段的基础。这些基础都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太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光是孤立地念一句阿弥陀佛,我想恐怕是念不好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修行是非常重要。

(二)、释经题

在讲一部经典之前,先要解释一下经题。大家知道,在佛教的经典里,以‘经’字命名的,除了大家熟悉的《六祖坛经》以外,一般人总以为所有的经典都是佛陀亲口说的。实际上,从经的内容来看,很多经典并不完全都是佛说的。在《大智度论》里说到‘经通五人’,即有五种人说的,都可以称为经典。也就是说,除了佛说,还有佛弟子说、天人说等。像《维摩诘经》的很多内容,是维摩诘居士说的;《地藏经》的很多内容,是地藏菩萨说的;《般若经》的很多内容,是须菩提、舍利弗说的。当然,这些经典的内容,是因为菩萨或声闻弟子们,在证佛所证的基础上,演绎抉择甚深佛法,因而通称为佛法。《佛说十善业道经》纯粹是佛说的,本经的主题思想,那就是十善业道,经题已经告诉我们了。因为一部经典的名称,往往揭示了该经的内容核心所在,指出这部经到底讲什么,具有画龙点晴的意义。比如说《阿弥陀经》,就讲阿弥陀佛创建的西方净土;《地藏菩萨本愿经》,就讲地藏菩萨在因地上的修行和他的愿力;《维摩诘经》,就讲维摩诘的所作所行,通过维摩诘这个人物来表现菩萨道的精神;《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就讲药师如来的东方琉璃净土,讲他的悲心和愿力。同样,学习《十善业道经》,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部经讲的是十善业道。

十善的内容大家很熟悉,一共有十种善行。其中属于身体的行为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上的行为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思想上的行为有三种: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这十种属于善的行为,所以叫十善业。业是行为,道是原理。这部经阐述了十善行为的原理,所以,叫十善业道。

经,又是什么意思呢?经,梵语叫修多罗,翻成中文为‘契’。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契理,二是契机。契理,是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说,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都跟宇宙人生的真实相符合,是不违背的;契机,佛陀针对众生说法,那么,就必须要众生能够接受。假如法不对机,即使再圆满的教法,也弘扬不出去,没有人会接受的,起不到教化效果的。所以佛陀说法,非常注重契机。我们今天弘扬佛法也是一样,也要讲究契机。假如不契机的话,佛法的弘扬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说译者

作为一部佛经,必然还有它的译者。佛经来自于印度,因为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立的,中国的佛经是从印度的梵文翻译过来的。翻译《佛说十善业道经》的人,是于阗的三藏法师实叉难陀。于阗,地名,在今天的新疆。什么叫三藏法师呢?三藏法师,是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三藏法师很了不起的,我们平常修学佛法,能够精通一、两部经论,就很了不起了,而这位法师对佛法的经、律、论三藏都能够精通,可见他的知识非常渊博,智慧很高深。

这位三藏法师名叫实叉难陀。实叉难陀是梵语,这是一种音译。佛经从梵文译成中文有两种翻译形式:一种是音译,还有一种是意译。音译,是根据梵文的音,用中国语言里相似的语音翻过来。像‘般若’、‘涅槃’等都是音译,还有很多咒语,如《大悲咒》、《楞严咒》等,也都是音译。

另一种形式是意译,根据梵文的意思翻译过来。例如,实叉难陀译成中文是‘学喜’。一般的经典,如《弥陀经》、《华严经》等,都是意译。实叉难陀法师,在唐朝的时候来到中国,他翻译的经典很多,除了《十善业道经》,还有《八十华严》、《地藏经》等,对佛教在中国的宏扬影响很大。

二、如何看待一部经典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如是我闻’,在古德许多经论中,把‘如是’解释得很复杂。其实,这两个字也可以解释得很简单。‘如是’是如此的意思,指《十善业道经》,‘如是’两字是《十善业道经》的代名词。‘我闻’的‘我’字,指阿难。佛教的经典都由阿难尊者在结集时背诵出,‘我闻’是阿难自说‘我听说的’。

说到‘如是我闻’,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通常一部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己写的,所以有人会问:佛经是不是佛陀亲手撰写的呢?不,佛经是佛陀说的。佛陀灭度以后,弟子们为了使佛法在世间长期流传,召开了佛教史上结集经典的法会。这个法会不是谁都可以参加,只有证得阿罗汉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第一次结集的共有五百阿罗汉,再从五百人中推出两位代表,主持经藏和律藏的结集。诵出经藏的是阿难尊者,诵出律藏的是优波离尊者。阿难,是佛陀的侍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据说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每次听了佛陀说法,都能把当时法会的情景和内容准确无误地记下来。所以在结集经典的法会上,阿难尊者自然坐在上面背诵,其他的阿罗汉坐在下面,听了之后没有异议,那就表示通过了。经典的结集,是通过民主会议记录下来的,足见其可靠性。

佛教的经典,是佛陀灭后弟子们结集的。一部经典,是一次法会的记录。像《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陀在龙宫说法的记录;《般若经》是般若法会的记录;《楞严经》是楞严法会的记录;《楞伽经》是楞伽法会的记录;《法华经》是法华法会的记录;《华严经》是华严法会的记录。所以,每一部经都是一次法会的记录。

一部佛经,不仅有佛陀的言教,同时也包含了佛陀的身教。佛陀是一位觉悟者,是一位智慧者。三业中流露出来的都是佛法,思想里所想的,言行的一举一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乃至法会上的说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属于佛法。所以,当我们打开《金刚经》的时候,一开头出现的景象是佛陀著衣、持钵,到舍卫城乞食,回来之后,洗脚打坐。看上去似乎和经的内容没关系,其实,佛法的内涵尽在其中。‘如是’另有一层意义是表信。信,是信仰。对一部经典的学习和接受,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证有四个次第:信、解、行、证。第一个是信,要有信仰。信是什么意思呢?信,以心净为性,用一种清净心去接受佛法,不带任何偏见接受佛法。有了信,还要解,不能光停留在信的基础上。佛法跟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在于佛法不但强调信,而且更强调解,信与解是相辅相成的。在信的基础上去学习佛法,就会加深理解,而对佛法的理解加深了,信仰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佛法里有两句话说明信与解的关系。第一句话‘有信无智长愚痴’,一个人光有信仰而不重视学习佛法,缺少佛法的正见,就会成为一种糊里糊涂的迷信。第二句话‘有智无信增我慢’,当然,这种智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一种世间的聪明,自以为是。有些人把经教当做学术研究,不注重自身的修养,自然我慢越来越重。光有信和解还不行,在信、解的基础上还要修行。修行是深化自己对佛法的理解,理解之后,又可以指导修行。在这信、解、行的基础上,才能最后达到证果,在修行上才能有所体验,有所成就。所以信、解、行、证是修学佛法的次第。

《大智度论》说‘信如手’。信,像手一样。大家知道,人类两只手的作用非常大。因为有了两只手,我们才能创造财富。假若没有手,就什么事都不能干了。对佛法的信仰也是这样,因为有了信之后,才能在佛法的指导下修行,才能在修行的实践中改善人生,解脱烦恼。而社会上的一些学者,他们虽然在研究佛学,但是由于缺乏对佛法的信仰,佛法研究了几十年,在现实生活中,烦恼依然存在。这就是对佛法有信仰和没有信仰的差别。

‘一时’,是那个时候的意思,是举行法会的时间,指佛陀正在宣说佛法的时间。通常讲经都有具体的时间。就像这次西园寺的讲经法会是在1997年3月2日开始的。可是,大家看到的每一部佛经都是‘一时’或‘尔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为什么呢?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印度人的时间观念很淡薄;二、表示佛法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真理,它应该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空间都是真理,而不是说在某一个时间是真理,而在另一时间里就不是真理了。佛法,是佛陀亲证宇宙人生真相后讲出来的,自然契合于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

‘佛在娑竭罗龙宫’,佛是法会的主讲者。梵语佛陀,简称为佛。佛的意思是觉者或智者,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方面的具体涵义。用今天的话说,佛是有智慧的人,是觉悟的人。‘娑竭罗龙宫’是佛陀讲《十善业道经》的地点,是这次法会的场所。佛陀此次说法不是在人间,也不在天上,而是在娑竭罗龙宫。佛陀一生的说法,不仅对人间众生,有时也到天上,甚至到海里为龙王说法,可见佛陀的慈悲,他教化的范围是多么的广啊!

‘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是介绍参加这次法会的听众。这次法会的听众有两大类型:一是比丘众,二是菩萨众。佛陀这次在龙宫里说法,当然肯定会有龙王。那么,除了比丘之外,就没有比丘尼吗?没有沙弥、没有沙弥尼吗?不一定的。这里声闻众的代表是比丘。佛陀座下的弟子有声闻众和菩萨众。声闻众主要有七众,以比丘为首。在家的有两众,即优婆塞、优婆夷,翻成中国话为近事男和近事女。什么叫近事?亲近三宝,学习佛法,受持三皈五戒在家男女弟子,男的就称为近事男;女的就称为近事女。

在家众受持八戒则成为近住。近住,是接近出家人生活的意思。八戒,是在家居士为了体验出家人的生活而受持的一种戒律。像我这次出访泰国的法身寺,寺中就有三百多位近住女。她们虽然是在家人的身份,但长期住在寺庙,跟出家人生活在一起,体验僧团的生活。这也属于在家众,但她们已接近出家众的生活了。

出家众中分为五众: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是出家的小众。刚出家,年龄在二十岁以下,在没有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前,刚出家的、甚至连十戒也没有受的叫形同沙弥。形同沙弥在形象上已经出家了,但是还没有受持戒律;受了十戒之后的叫法同沙弥,就是有法有戒了。佛教里规定,沙弥、沙弥尼年满二十岁受大戒,在没有年满二十岁之前,只能以沙弥的身份住在僧团中,到了二十岁以后可以受大戒,男众受比丘戒,女众受比丘尼戒。

声闻七众中最高的层次是比丘,比丘一共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由在家众到出家众,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就是所受戒律的多少。在家众只受五戒,如果想进一步体验出家生活,就受八戒。刚出家的有十戒,出家的最高层次是比丘,受两百五十条戒。这说明什么道理呢?目标越高,成就就越高,受的戒律就越严格,约束也就相应的越多。参加这次法会的大比丘众有八千人,可见法会是非常壮观的。除了八千大比丘众外,我想还会有很多的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乃至优婆塞、优婆夷。

此外,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汉译觉有情。觉有情,是觉悟的有情,具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能让别人觉悟,希望别人觉悟;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经觉悟了。一说到菩萨,人们往往会觉得非常遥远,想到虚空中来无影去无踪的菩萨,想到大殿里泥塑木雕的菩萨。其实,菩萨离我们很近,假如你知道菩萨的定义是什么,你就会发现,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有菩萨,像雷锋之类的。另外,在佛教徒中,受了菩萨戒便是取得了菩萨的资格。当你受菩萨戒的时候,戒师问你发菩提心了没有?你是不是菩萨?这时候你要承当,说我就是菩萨。所以说到菩萨,有新发心的菩萨,有老菩萨。我们对一些学佛时间比较长的人,尊称为老菩萨。还有大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此相比,那些刚发心行菩萨道的人,只能称为小菩萨了。所以说,每一个人只要发了菩提心,能够用菩萨的道德来要求自己,这个人就可以称为菩萨。

像近代的太虚大师,他就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他在一首诗里写道:‘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称我为菩萨。’太虚大师一生的行持,主要以瑜伽菩萨戒为准则,所以他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又如台湾的慈航法师,他也是希望人家称他为菩萨。所以慈航法师的著作,都署名慈航菩萨。这样的菩萨是很现实的。其实,我们学佛拜菩萨的目的是为了向佛、菩萨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菩萨、成为佛。假如一天到晚求佛拜菩萨,而不懂得用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菩萨,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佛。所以学佛拜菩萨,是要以菩萨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一旦受了菩萨戒,那就是菩萨了。摩诃萨,是大的意思,指参加此次法会的都是大菩萨。

这段经文总的介绍了法会的缘起,说明这次法会召开的时间、主讲、听众、处所等因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就是把一部经典?就是把一部经典看成是一次法会的记录。

三、谁是创世者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这段经文解答谁是创世者。古往今来的宗教、哲学都非常关心世界是谁创造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人间的吉凶祸福又是谁决定的?人类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起初归结到神,认为是由神决定的。最早的是多神论,认为世上有很多的神,像风神、雨神、太阳神等,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由神决定,都是神在控制。接著,多神论发展成二神论,认为世间有两类神:一是善神,二是恶神。善神决定人间的善事,恶神决定人间的恶事。再接著,二神论发展成一神论。一神论是目前信仰最多的一神教,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的婆罗门教。当我们翻开基督教的《圣经》,就可以看到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了万物。伊斯兰教也认为,世界万物是主安拉在几天之内创造出来的。印度的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由大梵天在几天内创造的,大梵天用不同的部位,创造出了不同等级的人。其实,这种观念中国也有,像盘古开天地的传说,盘古就是一个神话人物,说他创造了天地。这都是有神论的主张。无神论者则认为:世界不是由天神决定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像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无神论者范缜先生就是这样主张的。他写过一篇《神灭论》的文章,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神,人死如灯灭。至于人生的命运、吉凶祸福,基本上都是偶然的。当时,佛教在南朝非常盛行,人们把佛教归纳为有神论的范畴,所以佛教徒与无神论者展开了一场辩论。当时有一位叫萧子良的人把范缜找去,质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就如同树上的花朵一样,虽然一起开放,但随风吹落,有的花被吹到厅堂上、漂亮的座垫上;有的花却被吹落到粪坑里、草地上。殿下您就像飘落在厅堂上、漂亮座垫上的花;我则是掉在粪坑里的花。范缜把人生看成是一阵风吹著的花瓣,没有什么力量在决定著,完全是偶然的。另外,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中,唯物论者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物质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物质派生出意识;唯心论者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精神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精神派生物质。

佛法,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更不赞同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的主张。这段经文基本上反映了佛法对谁是创世者的答案。‘尔时世尊告龙王言’,这里正式进入经的内容了。‘尔时’,是那个时候。‘世尊告龙王言’,‘告’,是告诉。这里有八千大比丘,三万二千大菩萨众,为什么佛陀只对龙王,不对别人说法呢?不是的,佛陀说每一部经典都有一个当机者。有的经典以舍利弗为当机者,有的经典以须菩提为当机者。现在我们学习的这部经典,以龙王为当机者。所以,虽然是对龙王说的,但也是对大家说的。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一切众生,这个范围很广,众生的概念用现在的话来说,包括人和一切动物。‘众生’是五蕴众缘和合而生的意思。众生,在佛经中,又称为有情。情,是情识,即有感觉的、有情绪的、有思维的称为有情。反之,不能思维的、没有情绪的、没有感觉的称为无情。所以佛法把世界分为两类: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有情,是众生另外的一种称号。‘心想异故,造业亦异。’心想,是心里的想法,包括思维、念头。众生因为思维的方式不一样,念头千差万别,‘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世界的差别根源是什么?谁决定世界的差别呢?在佛法看来,它既不是神决定的,也不是别的东西决定的,更不是偶然的,它是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在二时课诵中,引用了一首《华严经》中非常著名的偈子,阐明了这种道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说明成佛、菩萨、罗汉、缘觉乃至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都是取决于有情的心念差别。那么,可以这么说,世界的一切差别,都是由于心念的差别。平常有这样一句话:人心如面。每个人的面孔长得不一样,是因为每一个人心中的想法不一样。所以在《阿含经》里说,‘心种种故,色种种’,因为心有种种的差别,所以显现出来的世界才有种种差别。

再从人类社会来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很大。原因是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而思维方式又取决于观念、思想、心念。另外,世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譬如,有的人学佛,有的人不学佛。学佛跟不学佛的差别在哪里呢?因为心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对佛法感兴趣,有的人对佛法不感兴趣。同样,在信仰的范围内,有的人信佛教,有的人信基督教,有的人信伊斯兰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每个人的‘心想异故’,思维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同样在没有信仰或有信仰的人里边,各种人选择的职业不同,有的人喜欢做生意,有的人喜欢从政,有的人喜欢学术研究,有的人喜欢教学。为什么会有这许多差别呢?理由还是‘心想异故’。所以,世界的差别,是根源于人类心念的差别。

从心念的差别到世界的差别,需要有业的力量。业,是行为。人们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人们的行为也不一样。有情的行为,佛教把它区分为三种: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无记的行为。一种行为产生了以后,不是结束,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当行为发生了之后,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思维里边,保存到意识中,人的生命在延续过程中积累下许多的经验。所以,一个人当他活到七、八十岁的时候,人生经验就很丰富了。生命是无尽延续的,除了今生今世,还有前生、前生、更前生……生命中有许多经验是无始以来的积累,而这些经验又会影响著未来的生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业力。

业力,是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续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说的业力,简单地说,有善业、恶业两种类型;还有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业和满业。

1.定业和不定业

业受不受报,有两种情况,即定业和不定业。有一种业是固定的,将来一定要受报的,称为定业。还有一种业是否要受报,或者报轻报重都不一定,那是不定业。判断定业和不定业,可以通过两种情况:一是看你造业的行为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这就属于定业。反之,无意造的业力,譬如无意踩了一个虫,无意伤害了别人,虽然也造下了业,但这种业力是不定业。将来可能受报,也可能不受报,可能报得重,也可能报得轻。

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造了业之后,假若忏悔了,即使是定业,也会变成不定业。相反,假若没有忏悔的话,那就是定业了。这是根据忏悔和不忏悔来区分的。所以,佛教提倡忏悔法门,它能消除业障。一个人造了业之后,只有通过忏悔,就像干了对不起他人的事,只要去道歉、赔不是,人家或许会原谅的。假如原谅,业力也就消除了。如果不原谅,或者你也不去求忏悔,甚至还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自鸣得意,对方就会加深对你的仇视,将来得到的报应就更重了,所以通过忏悔,可以消除业力。

2.共业和不共业

佛教又把业分为共业和不共业。共业和不共业,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果来说明的。由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环境,如大家都生活在苏州,一样的天时,一样的空气污染,刮台风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的遭殃,这就是共业。至于不共业,是个人所能感受到的,譬如个人身体的美丑、强弱,居住的条件好不好,收入高不高,这些都属于不共业。共业取决于共同的行为,或者叫相似的行为,或是利益相关的行为。譬如同在杀猪场工作,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杀猪,有的人杀猪,有的人是财会人员,财会人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为,认为杀猪的罪业,肯定与他没有关系。其实,他也有一份。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动,但每月开工资的时候,他也照样拿一份。那么,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他也要承担一份。所以,他只要参与了杀猪场的工作,得到了共同的利益,将来感受业力的时候,他是逃脱不了的。有的人在烤鸭馆或烧鸡店工作,他也可能没有直接参与烤鸭烧鸡的具体工作,但由于他参与了烤鸭店或烧鸡店的工作,在领工资发奖金时他也得到一份,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他也肯定有一份。又比如说,你参加了一个诈骗集团,虽然你没有直接参与诈骗活动,但是诈骗集团也给你了一份利益,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你照样有一份。这些都属于共业。不共业,是自己造的,跟别人没有关系的行为。所以,业力有共业和不共业,由共同的业力招感共同的果报,由不同的业力招感个别的果报。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譬如说交通混乱,喧闹不堪,社会不安定,这都是共业的结果。

我去了三次澳洲,有很深的感触,觉得澳洲的自然环境真好。很少有地震或台风光顾,整个国家都处于风调雨顺中。澳洲的社会环境为什么搞得这么好呢?后来我发现,澳洲人对自然界(包括很微小的动物)有一颗真诚的爱护心,他们不会去伤害动物,乃至一草一木,大自然回馈给澳洲人的环境是安静、平稳。反之,我们不懂得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一天到晚,一会儿在这里开发,一会儿又在那里开发,结果会怎么样呢?把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给破坏了,把森林给破坏了。所以今天这里发大水,明天那里刮台风。

3.引业和满业

业力又分为引业和满业。什么叫引业和满业呢?根据业力招感的果报有总报和别报,引业招感的是总报。在有情生命的延续过程中,生到天上、人间,或下地狱、做畜生,是由引业决定的。引业牵引我们去投胎,就像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大家知道,卫星上天,必须要有火箭,假如没有火箭,卫星根本就不可能上天。同样,有情的生命生到哪一道中去,要有引业的推动,假若没有业力,生死也就结束了。在《唯识三十论》里有这样两句话:‘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前面的业力结束了,新的业力又产生了;新的业力结束了,更新的业力又产生,业力无尽,生死无穷。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断地造业,业力也就没完没了地推动著有情去招感生死果报。所以,只要有业力,就有生死。

满业,作为有情生命来讲,同样是人,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的人长得庄严,有的人长得很丑陋;有的人处境好,有的人处境不好。这就是说,人与人相比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满业的关系。满业,决定有情命运的差别。

有情造了业力,并非马上就能招感果报。根据因缘的不同有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现世就能招感报应,叫现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来生才能受报,叫生报;还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无穷无尽的生,乃至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受报,叫后报;前面讲的有一种不定业,它招感的报应没有一定的时间,就叫不定报。从造业到招感果报,重要的因素是因缘。有情造了业力,就像播下的种子。种子要等待因缘,等待水份、阳光、泥土等条件充足,才能发芽、扎根、长苗、开花、结果。

同样,有情造了业力之后,它也需要等待因缘的充足,业力才能招感果报。因缘什么时候成熟,却没有一定的时间。有的可能马上成熟了,马上就招感果报。像一个人犯了罪,立即被公安局逮捕,那就是现报。而有的人犯罪后,可能公安局一时抓不到他,过了十年、二十年才把他逮捕,那他要十年、二十年后才招感果报。还有些人做了案之后,公安部门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一生没有招感果报,他觉得很得意,知情人也很羡慕他。于是,有的人就会抱著一种侥幸的心理去干坏事,认为某某人作案没有被公安局破获,他也跟著去作案。其实,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虽然今生报不了,但来生来世总会招感果报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我们造下了善业或恶业,它总会招感果报的,只是受报时间的早晚问题。

‘由是,故有诸趣轮转。’由于每个人‘造业亦异’,所以才有了‘诸趣轮转’。诸趣是指五趣或六趣。五趣指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五趣构成了生命处境和状况的五种类型。在五种类型里,天道的众生要比人道的福报大一些,处境在五趣里是最好的。其次是人道。畜生道、饿鬼道、


Directory '/Data/TemplatesCompiled'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