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虚大师生平简介
太虚大师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论家,又是革新佛教的创造者,他的一生是在艰难的岁月里度过,但他所作出的成绩却是很大的。他提倡的人生佛教,就是后来赵朴初老居士在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的人间佛教。现在中国佛教协会的章程,就是以人间佛教的思想为指导,佛教的各项工作、各个寺院、各个佛学院都是根据这个思想在开展工作。
太虚大师的著作已经整理出版,风行海内外,他写的三宝歌,现在已经成为海内外佛学院的校歌,影响很大。
我亲近太虚大师将近十年,从16岁到21岁在大师创办的汉藏教理学院读书,21岁至26岁与大师通信没有间断,受大师的教育很深。他在汉院给我们讲真现实论、人生佛教、今菩萨行、菩萨学处,还教我们写诗,他善于写诗歌,书法也很好。
大师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1890年1月8日(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生于浙江海宁,1947年3月17日(农历二月二十五日)圆寂于上海玉佛寺,享年59岁。
他2岁时,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幼时全靠外祖母抚养教育。外祖母是信佛的居士,经常带他朝山拜佛,因而从小种下佛根,对于寺庙印象很深,对于佛菩萨很崇拜。7岁时,开始在舅父的私塾里接受舅父的教育,读“四书五经”,习文学,奠定儒学、文学基础。
16岁出家于苏州木渎浒墅乡某小庙,平望小九华寺的监院士达给他披剃,取法名唯心,后由师祖奘严立表字太虚,“太虚”之号因此而来,从此一直用太虚之号。接着,他到天童寺受戒,听道阶法师讲佛学。17~18岁至宁波永丰寺从歧昌法师受《法华经》、《楞严经》、《指月录》、《起信论》,奠立佛学基础。不久,杨仁山在南京办祇洹精舍,这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现代式佛学院,同他在一起学习的多是后来的佛教界知名人士,这是他在研究佛学方面的一个重要历程。其中最重要的还有两次静修,第一次是19岁读《大般若经》有启发,豁然开悟,后又阅读《华严经》,那种开悟境界又继续出现;第二次是26岁在普陀三年闭关期间,除了静坐、修禅、礼拜、念佛以外,还广读经论,其间写的著作较多,如关于《楞严经》、《起信论》的解释等,这些都是形成他佛教理论的基础。
1908年,大师在慈溪汶溪西方寺静修阅藏读《大般若经》时,与一个叫华山的僧人认识,华山当时的思想比较开明,不满意当时佛教的现状。大师与华山结识后,谈得很投机,华山就请他观看其所携带的新书,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所著,以开发他的思想。大师之佛学救世之宏愿,由此勃发而不能自遏,遂由超俗入真改趋回真向俗。接着又认识一个当时随孙中山搞民-主革命的僧人叫栖云,他和栖云很谈得来,栖云就介绍当时的进步书给他看,其中有中国、欧洲的各种主义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理论,这些对他的思想有很大启发,大受革命思想之掀动。
1911年,受栖云之邀前往广州,革命党广州起义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牺牲,因太虚大师作诗追悼,当时清政府就怀疑他,要查办他,他就到处跑,东躲西藏,后终于安然返沪。
1912年,他与杨仁山等,在江苏金山寺,提出组织中国佛教协进会,成立金山寺会所,谋求新中国新佛教之建设,要把金山寺办成佛教大学,来培养僧才,培养佛教新一代的接班人。他提出这个思想,并在开会时经大众通过,但有一部分僧人不服,会后组织了几十个人冲进会所,杨仁山挨了打,这次活动受到挫折。
当时佛教的形势很不好,其本身教义不昌。佛教最昌盛是在隋唐时期,祖师建立各宗派,宣讲教义;宋元以后,教义不昌。当时寺庙的传统基本上是禅宗和净土宗,实际上一是落于隐遁;二是落于往往求死后解脱,对于人生,对于生前应该做些什么,佛教徒就往往提不起来;三是僧制腐败,僧人制度受历史的影响形成家族制、法派制,违反了僧团的十方公有制。对于这个现状他不满意,再加上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提倡庙产兴学,僧人惶惶不安,庙产被提,生活无来源。由于以上内部外部的原因,促使了太虚大师革新思想的产生。
1913年,他的戒师八指头陀寄禅和尚圆寂。八指头陀因为庙产兴学,向北洋军阀政府请愿,没有达到目的,而且受了当时主管机关头头语言上的侮辱,回来以后非常愤慨,然后就圆寂了。太虚大师在追悼八指头陀的追悼会上就开始明确提出佛教三种革命:(1)教理革命;(2)教制革命;(3)教产革命。
教理革命就是要提倡人生佛教,不提倡空谈的、隐遁的或者死后的佛教。教制方面,改革原有的制度,要把家族制、私有制、法派制改过来,成为佛教集体公有,十方丛林十方僧,不能子孙相传。教产革命就是化私产为佛教的集体公产。他这个革命实际上是契合诸佛理、根据当时现状进行形式上的革新。
从他提倡整顿僧制、改革僧制以后,在各个地方都遇到保守派的反对,后来他把重心转移到了:一方面讲演佛法,传播佛教文化;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办僧伽教育,从培植僧才着手。他陆续创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柏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圆寂以前还准备在西安开办包含藏文系、汉文系、巴利文系、英文系的综合佛学院——巴利三藏院。他希望佛教在各个领域都有人来学,以便把佛教弘扬到全世界。他办教育的思想是宏伟的,在这方面,比较有成绩。中国佛教能够延续到今天,他当时所办教育的成绩贡献不小。
太虚大师的一生,是在不平静的艰难岁月里度过的。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北洋军阀统治,一片混乱,加上庙产兴学,内外交逼。北伐以后,军阀又互相斗争,形成军阀割据,情况还是照旧,后来尽管有短时间的统一,紧接着抗日战争又爆发,当时的国民政府由南京迁都到重庆,重庆成为陪都,太虚大师也随着到了重庆,在颠沛流离中过生活。
他的一生弘法成绩,总的说来有四点:一是首倡佛教三种革命;二是革新僧制,创办佛学院;三是曾经赴欧美弘法;四是对于国家民族很热爱,当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的时候,他就向日本佛教徒呼吁,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在国内提倡组织佛教青年护国团。抗战爆发以后,他又提倡佛教徒接受防护训练、救护训练,从上海到武汉、到重庆,相继组织僧侣救护队,在日机轰炸之下,救护死伤军民。不久,他又组织国际佛教访问团,访问缅甸、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对宣传中国抗战、呼吁支持中国抗战起了很大作用。他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
他圆寂以后,上海举行盛大的追悼会。遗体火化后烧出三百多颗舍利子,还有五彩舍利子,最奇妙的是心脏不坏,心脏上面也点缀了很多舍利子。这是他真实修持忠于三宝的证明。
以上内容,就是有关太虚大师生平以及革新思想形成的简单叙述。
二、革新佛教思想的要点
从以下八个方面来阐述。
(一)主张佛教的行持首先要具足信仰
这种信仰是理智的信仰,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信仰以后,就可启发人的心灵;人的心灵是仁爱、理智的,就与佛陀证的果相应;因位的信与果位的佛陀觉的境界相应,就成为大乘菩萨的因。所以重在首先要信,《华严经》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二)考察佛法的真伪必须要以佛家的基本教理为准
佛经都是由佛亲口宣说,而佛经的内容都是佛陀的自证境界,这种自证境界不是世俗人一般的知识和理智可以推测和理解的。世俗人的理智和知识,是凭五官感觉进入理性认识,是一种意识境界、有分别的境界;而佛陀的境界,是超乎时空、超乎语言、不可思议的。
他为什么提出这个论点呢?因为当时发生了一些论战:什么大乘非佛说、《楞严经》非佛说、《起信论》非马鸣菩萨所造呀等等。假若以世俗观点、以世间进化论的观点,或者通过训诂说解释经论,认为某个经论是真的,某个经论是假的,以这种观点来对待佛法,就根本与佛陀的自证境界不相合。考察佛法的真伪必须要以佛家的教理“四圣谛、三法印”来衡量,是不是合乎四圣谛法?是不是合乎三法印?是不是合乎因果、缘起性空的论理?要以这个来衡量,不能以那个进化论的眼光、训诂学的考据方法来对待佛法。
(三)坚持契理契机的原则
佛法一方面不能违反佛经的原则,要发扬;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众生的根机,就是要适应社会、群众,要与时俱进,从这些方面提出新佛教的理论和僧制的改建。这些思想是上契诸佛理,下应众生机的。
(四)提出人生佛教
认为人生完成道德,提高人格,自利利他,有利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使众生在生活中获得美满幸福,就与大乘菩萨行相应。所以做人,必须要完成人格,进一步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才能完成佛果,这个不是空洞的,而是很实际的,这就是人生佛教。
(五)提倡佛教应世与救世
应世与救世,就是提出建立新佛教,一方面改革佛教的制度,保护佛教寺庙,救寺救僧;另一方面把佛教真理弘扬出去,净化人生,使世界和人们得到挽救,这就建立了现代佛教的思想。
(六)僧团与信众的关系
在佛教集体中,首先应该注意僧团的建设。僧团是主体,应该以僧人来领导,而信众是围绕僧团作为护法。
(七)尊重中国佛教传统
当时内学院欧阳渐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佛教应该继承和学习印度,像龙树、无著、世亲的学派,中国佛法没有什么建树,不值一学。太虚大师就持相反态度,他认为中国佛教是我们的祖师根据佛说的原理,就自己的研究和心得加以发挥创立,在教理及结果方面都不违反佛法,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应该尊重,并针对各宗派的判教差异提出八宗平等。
(八)爱国爱教的思想
如抗日战争中组织僧侣救护队、佛教国际访问团,来拥护抗战、宣传抗战等事迹。
三、有关佛教革新思想的论述
有关佛教革新思想的论述是:八宗平等、对佛法的判摄、关于人生佛教。
(一)八宗平等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译讲学、从萌芽到成熟的阶段,当时的派别就有十一种;直到唐代才正式形成宗派,计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又有史家将小乘的俱舍归入法相宗,将成实归入空宗,故一般只提八宗)。
大乘八宗,其中慈恩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多偏于教理的发挥、解说;禅宗、密宗、净土宗、律宗,偏于行持,重在讲行,教理方面就不如前面四宗广繁。在历史上又将禅宗称为宗下、宗通,将经教称为教下、说通。
由于历史上宗派之间互相比较,互相争辩,在判教方面有很多差别,不统一,引起后世许多争论,太虚大师就站出来,认为各个宗派都是平等的。为什么?
1.各宗虽然有差别,在行持方面各有各的行持,如参禅、念佛、讲经、守戒、修密等不同方式,但在境界上,在佛的果报上,如见道、证佛果,都是一致的,从境与果来说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差别。
2.各宗祖师都是根据佛经所说的教理,在各自的行持及心得方面发挥出来建立宗派,是与教理相合,同属于大乘教的。条条江河归大海,条条道路通长安。从这些方面来说没有什么差别,平等无二。
3.中国佛教的特点是大乘佛教。历代以来,学佛的人不管出家在家,都离不开八宗,学一宗同时涉及其他宗派,都要了解,互相圆融,最后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这是中国佛教的特点,应该保持,应该发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各宗也是平等无二的。
他提倡八宗平等的思想,在《大乘宗地图释》一书中,阐述得很详细。他把大乘八宗之教法和宗义,作区别分析和综合说明,谓各宗在教法、发心和证果上是平等的,而在所崇尚的宗义、所集理的成宗和趣行上,都有殊胜特长之处。
(二)对佛法的判摄
太虚大师根据印度的佛法和中国传统的佛教,对全体佛法进行融贯,结合现代做出新的判摄:教之佛本,三期三系;理之实际,三级三宗;行之当机,三依三趣。依此建立人生佛教,至为精要。
1.教之佛本,三期三系
太虚大师认为:佛在世时,佛为法本,法以佛为主、以佛为归,虽然应机说法差别无量,但并没有分大乘小乘顿教渐教,故佛为法本,法皆一味,佛怎么说就怎么说。虽闻法者因特殊的机缘关系,解有差殊,但不能以此别为大小,故也就不能分作任何的宗派了。因为佛是唯一的,所以佛所说的法,当然也就是一味了。到了佛灭度后,佛陀的教法,就不是那么一味的了。依当时印度的法藏结集和后来教法的流行演变,分做三期三系。
第一个时期,小行大隐时期。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小乘教盛行,教典有《阿含经》等,大乘经隐没不彰。现流行于世、保持原状并发扬光大的是以斯里兰卡为中心,流传到缅甸、泰国及越南、马来群岛等地的巴利语系佛教。
第二个时期,大主小从时期。佛灭度后第二个五百年,大乘佛教盛行,包括般若、法相唯识,从马鸣菩萨写《起信论》,到龙树菩萨弘扬般若,再到无著、世亲菩萨弘扬法相唯识。现流行于世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由中国而流传到朝鲜半岛、日本及越南等地的汉语系佛教,也可称为中国系佛教。实际上印度三期佛教,中国皆有,但主要以第二期为主。
第三个时期,密主显从时期。佛灭度后第三个五百年,密宗盛行。密宗是佛教一种特殊的形式,讲三密相应,灌顶、修供、念咒。
形式上结合当时的印度教,内容上包括大乘中观的思想。密又有东密、西密,西密就是指以中国西藏为中心,东密就是指日本真言宗,但日本的密教还是中国唐朝时传过去的。现存于世的是以中国西藏为中心,由西藏而流传于中国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及尼泊尔等国,为藏语系佛教。
2.理之实际,三级三宗
什么叫理之实际呢?就是佛教的教理符合佛陀的本怀,也与客观真理相合,所以就叫实际。
什么叫三级呢?佛教分为五乘: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其中,又分为三级:
第一级,五乘共法。五乘共同之处是要相信因果道理、因果事实,以及因缘生法的原理,这是基础。
第二级,三乘共法。三乘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这三种出世的圣人;共法就是说这三乘虽有差殊,但要断烦恼了生死,修解脱行,必须要通过四谛、三法印的修习,求证出世涅槃,所以叫三乘共法。
第三级,大乘特法。即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是菩萨所特有、不共于人天、二乘的,也叫大乘不共法。
五乘共法的因缘生法,三乘共法的四谛、三法印,大乘不共法的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为三级。大师又将此三级汇成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这三宗就把中国大乘佛教的八个宗派全部融会起来了,八宗汇成三宗。法性空慧宗,讲般若,为龙树一系的中观派;法相唯识宗,讲唯识法相,是无著、世亲一派;法界圆觉宗,根据《起信论》、《楞严经》、《圆觉经》,直讲真心,回俗向真,转妄成真,直指如来真心,叫法界圆觉宗。
3.行之当机,三依三趣
行就要随机,必须要适应根机而弘法,这是从实践方面来谈。机是根据地点不同、人不同、时间不同来进行,即因地制宜、因机制宜、因时制宜。
(1)依声闻乘行果趋发大乘心。由佛世时至正法的千年,是以小乘为主,先求解脱道,后来趋发大乘心,回小向大,大乘心一发,即知已入菩萨道,不难成佛,属正法时期。
(2)依天乘行果趋获大乘果。天乘行果就是密宗讲的天幻身、净土讲的天国土。密宗讲以天人形象作本尊,先修成天色身的幻身成化身佛,做到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佛。净土如兜率净土和弥陀净土都是天国。依密净的天乘行果,先成天幻身或上生天净土,以期速达成佛的目的,是属于第二千年的像法时期。
(3)依人乘行果趋向佛乘。依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发菩萨心,向上增进,就可以趋修大乘行,得到佛果,这就是第三千年开始的末法时期,这个时期比较长。
太虚大师认为,第一个时期,依声闻乘行果,现在不实际,因为那是与世隔绝,在山林水边修行,是隐遁、保守的,容易受到讥嫌。第二个时期,依天乘行果,难免带神秘色彩,容易被讥谤为迷信、神秘,也不适合。现在的时代必须依人乘行果趋向菩萨乘而证佛果,才比较切合实际。基于这个理论,他提倡人生佛教。
(三)关于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讲,做一个人,首先要做一个完人,就要遵守三皈五戒十善,明因识果,保持人身,完成人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以后就要做超人,超人就要修解脱行,少欲知足,宁静淡泊,求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超人以后要做超超人,超超人就是菩萨,就要具足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的精神,发菩提心,修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去救苦救难,度脱一切苦厄,这就是成佛的因。完人、超人、超超人,成佛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佛陀就是一个超超人,完成人格的第一人。
提倡首先完成人格,这样就避免世人将佛教当成消极保守和神秘迷信的这种讥嫌,而是人格化、是做完人的这么一个目的,现代社会就适应这种根机,因此必须要提倡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在晚年,就把关于人生佛教的理论,收集起来,编成《人生佛教》这样一本书,在临终之前四天,把赵朴初老居士喊到身边,把这本书交给他,对他说:“你好好学习,这是我的志愿。我不久要到无锡、常州去。”几天后,他就圆寂了,无锡、常州即“无常”嘛,赵朴初老居士这才知道“人生佛教”是大师托付的遗愿。后来赵朴初老居士根据他的人生佛教,提倡人间佛教,所以今天的人间佛教,其基础就是人生佛教。当然人间佛教的内容根据当今时代,又有所发挥。
太虚大师有两首诗:
第一首: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这是他基于人成即佛成的真现实论写的。
第二首:
【如果发愿学佛 先须立志做人 三皈四维淑世 八德十善严身】
这就把佛教的道德与儒家的道德融合在一起了。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四维就是礼、义、廉、耻。战国时期的管子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八德,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是儒家讲的内容。十善,就是佛家的身业三:不杀、不盗、不邪淫;语业四: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意业三:不贪、不嗔、不痴。太虚大师讲五戒的时候,把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来解释,所以他对儒家很肯定,认为儒家在做人的道德方面的确有道理,很符合中国传统。
四、有关僧制建设的论述
鉴于当时僧制由于中国旧社会的影响,已经腐朽、变质了,完全是家族化、法派化,流于形式,大师就提倡改革僧制,有四种论述。
第一,1915年,写了《整理僧伽制度》,提出生平志愿: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
第二,1927年,作《僧制今论》,比《整理僧伽制度》有所改进。
第三,1930年,作《建僧大纲》,比《僧制今论》又进一步。
第四,1940年,写《建立菩萨学处》,这个菩萨学处实际上就是以僧人为主,容纳在家居士,包括军、政、学、商各界在内的一个现代僧团,叫菩萨学处,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僧制。
(一)《整理僧伽制度论》
《整理僧伽制度论》有四方面:一是僧依品;二是宗依品;三是整理制度品;四是关于建立法苑、莲社的组织。
1.僧依品
僧依品设立住持部,以僧众为主,严修律仪,重视僧人形象,这一点是太虚大师始终坚持的。
我在汉藏教理院读书的时候,他对汉院学生提出约法三章。第一,服装保持僧装,不能穿其他的服装;第二,生活上一律素食,禁止荤食;第三,男女有别,在佛教团体特别是僧人的团体,女众部另住一处,女宾来了就到女众部住,要与男众部分开,这些方面要严肃。现在中国佛教协会提出“僧装、素食、独身”的僧人形象,实际上太虚大师早就提出来了。他本人终身素食,穿一身灰布僧衣,生活很简单,不像现在有些大方丈的那个派头。我跟他一起吃早饭和午饭,有过好几次,饭菜简单得很。他要严肃僧人的律仪,整顿僧纲,树立僧人的形象,这是僧依品的内容。
2.宗依品
就是僧人修学佛法必须要以中国佛教大乘八宗为主,学习过程中也以佛法为主,不能偏于世俗知识。
3.整理制度品
包括个人的剃度、受戒,以及教团、教制、教产、教规,各种制度要建立,分别进行整顿,不能混乱,一切依制度办事。
4.建立法苑、莲社
这是一种方便法门,法苑可以应付经忏,满足世俗人的要求,摄受俗众,使他们受到佛法的教化。但寺庙主要的功能不是在做法事,赶经忏不是主要的,只是附带的。莲社主要组织老弱的僧众日日念佛,专修净业。
还有就是关于建立在家佛教徒的组织,在汉口,首先建立了佛教正信会,团结居士众修学。
当时太虚大师估计,全国约有80万的僧众,这个整顿是以80万僧众为对象。
(二)《僧制今论》
这时,太虚大师把80万僧众缩小为20万,认为僧人在精不在多,在于质量的精,而不在数量的多,所以缩小到20万,这里面又有分别。第一,16万或者18万僧人可以从事生产事业,搞农工商等,自食其力;第二,选出4万或者2万的僧人修学佛法、弘扬佛法,作为住持僧人。第三,寺庙产业除了维持寺务以外,其余投入生产,搞资生事业,僧人半劳动、半修行,参照唐代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并重。这个《僧制今论》的提法比《整理僧伽制度论》提高了一步,而且人数少了,主张在精不在多。
(三)《建僧大纲》
此篇僧人又缩小了,太虚大师估计全国僧众只有三万五千人,由20万再缩减到三万五千,建立三级僧制:第一叫学僧制;第二叫职僧制;第三叫德僧制。
1.学僧制
学僧制就是比丘僧制,受了比丘戒的大概有1万人,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律仪院、普通教理院、高等教理院里学习:律仪院学习两年;普通教理院学习四年;高等教理院学习三年。最后还有观行参学处,即与实践相结合,修禅观,又是三年。前后总共12年。作为一个学僧必须要学习12年,才能住持正法、弘扬正法,不像后来的佛学院,只学三年两年就行了。大师认为修学时间短,学问和修证没成就,既不能弘扬佛法,也不能管理寺庙。所以他提出学僧制要12年。
2.职僧制
职僧制就是菩萨僧制,大概两万五千人,其责任就是办慈善、教育、文化事业,因为是由僧人来做,故叫菩萨僧。
3.德僧制
这一种就是戒龄久、岁数比较大、专门修持的僧人。不管他们在本庙修持,或者在山林、茅棚修持,寺庙都有责任养活他,也叫长老僧制。
除了以上这些僧众外,有些僧人既不能做学僧,也不能做职僧,属于老弱病残的僧人,那就从寺庙分一部分产业设立养老院、残废院。
还有一部分僧人就是根本没有信仰的,在庙里也不守规矩,对于这些人干脆就淘汰,叫他还俗,也可以让他参加佛教办的农场、工厂。
这些内容即是僧制大纲。我们看一看,从《整理僧伽制度论》到《僧制今论》,再到《建僧大纲》,它是一步步提高,一步步升级,是结合时代提出的精辟见解、宏大主张。我们今天的寺庙,实际上来讲,都要朝这个方向走,不然是走不通的。所以太虚大师的思想在那个时候是很先进的。
(四)《建立菩萨学处》
菩萨学处是1940年在汉藏教理院的一期培训班上提出的,他先讲今菩萨行,接着就讲菩萨学处。当时我在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自聆听他讲,还做了笔记。他讲今菩萨行,意思是说要做个现代的菩萨。他称自己为太虚菩萨,并写有一首诗:
【我今学修菩萨行 我今应证菩萨名 愿皆称我以菩萨 比丘不是佛未成】
希望大家喊我菩萨,我不是比丘,也没有成佛,我遵守的是菩萨戒,学的是菩萨行。他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学做菩萨,大家都学菩萨,就能净化人心、净化世界,这是好事情。
菩萨学处,就是包括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在一起的一个现代僧团。要求参加菩萨学处的人要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要具备精深博大的佛学知识,同时也要懂科学等许多世间学问。
菩萨学处有一个总纲,作为出家菩萨,要经过律仪院学习两年,教理学院四年,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修行,修止观,然后搞教育、文化、医务。同时容纳在家居士作为在家菩萨,在家菩萨就分为结缘三皈、正信三皈,要求参加在家菩萨的培训班,学习在家菩萨的戒及佛法的基本教理,然后再去从事实际工作,经过学习后就可以普遍到社会各岗位如学界、教育界、政界、商界、军界去工作。这样,以菩萨精神服务人民,也就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就可以利国利民,作为一个菩萨应该是这样子的。
他的这个思想自提出来以后,一直没有间断地在宣传,到他圆寂前一年——在宁波延庆寺跟大众讲法的时候,他又提到菩萨学处,很可惜的是,从开始提倡到他圆寂一直没有实现。菩萨学处实际上就是一个现代僧团、现代寺庙的典型。
我在汉院的学业结束以后,随雪松法师到开县创办大觉佛学院。当时佛教状况很不好,僧人散乱,因为新的僧制没有建立,再加上地方上强拉僧人当壮丁,庙产兴学的风气仍在。我当时就带着问题,写信问他:“大师,现在形势这么不好,佛教的前途怎么办呢?”
大师给我回信:“我从过去到现在,都在讲菩萨学处,必须要建立菩萨学处,实现菩萨学处,组织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在一起,成为一个现代的僧团,现在虽然办佛学院,都是零星敷衍,没有什么大成效。”他又提到他的菩萨学处。他勉励我:“你年轻呀,要继续深学,继续修养,不忘深造于学,修养于德,等待机缘哪!”这是太虚大师给我写的一封信,可见他随时都没有忘记他的菩萨学处。
太虚大师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过生活,只活到59岁。他提出的这些主张,很多没有实现,但在办教育弘法方面,卓有成效。
今天讲这个题目,对于我本人来说,勾起若干回想。我现在85岁,始终如一地根据太虚大师、根据他的志向在努力。关于这个题目,内容比较多,我只是提纲挈领地讲,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太虚大师生平简介太虚大师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论家,又是革新佛教的创造者,他的一生是在艰难的岁月里度过,但他所作出的成绩却是很大的。他提倡的人生佛教,就是后来赵朴初老居士在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的人间佛教。现在中国佛教协会的章程,就是以人间佛教的思想为指导,佛教的各项工作、各个寺院、各个佛学院都是根据这个思想在开展工作。太虚大师的著作已经整理出版,风行海内外,他写的三宝歌,现在已经成为海内外佛学院的校歌,影响很大。我亲近太虚大师将近十年,从16岁到21岁在大师创办的汉藏教理学院读书,21岁至26岁与大师通信没有间断,受大师的教育很深。他在汉院给我们讲真现实论、人生佛教、今菩萨行、菩萨学处,还教我们写诗,他善于写诗歌,书法也很好。大师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1890年1月8日(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生于浙江海宁,1947年3月17日(农历二月二十五日)圆寂于上海玉佛寺,享年59岁。他2岁时,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幼时全靠外祖母抚养教育。外祖母是信佛的居士,经常带他朝山拜佛,因而从小种下佛根,对于寺庙印象很深,对于佛菩萨很崇拜。7岁时,开始在舅父的私塾里接受舅父的教育,读“四书五经”,习文学,奠定儒学、文学基础。16岁出家于苏州木渎浒墅乡某小庙,平望小九华寺的监院士达给他披剃,取法名唯心,后由师祖奘严立表字太虚,“太虚”之号因此而来,从此一直用太虚之号。接着,他到天童寺受戒,听道阶法师讲佛学。17~18岁至宁波永丰寺从歧昌法师受《法华经》、《楞严经》、《指月录》、《起信论》,奠立佛学基础。不久,杨仁山在南京办祇洹精舍,这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现代式佛学院,同他在一起学习的多是后来的佛教界知名人士,这是他在研究佛学方面的一个重要历程。其中最重要的还有两次静修,第一次是19岁读《大般若经》有启发,豁然开悟,后又阅读《华严经》,那种开悟境界又继续出现;第二次是26岁在普陀三年闭关期间,除了静坐、修禅、礼拜、念佛以外,还广读经论,其间写的著作较多,如关于《楞严经》、《起信论》的解释等,这些都是形成他佛教理论的基础。1908年,大师在慈溪汶溪西方寺静修阅藏读《大般若经》时,与一个叫华山的僧人认识,华山当时的思想比较开明,不满意当时佛教的现状。大师与华山结识后,谈得很投机,华山就请他观看其所携带的新书,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所著,以开发他的思想。大师之佛学救世之宏愿,由此勃发而不能自遏,遂由超俗入真改趋回真向俗。接着又认识一个当时随孙中山搞民-主革命的僧人叫栖云,他和栖云很谈得来,栖云就介绍当时的进步书给他看,其中有中国、欧洲的各种主义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理论,这些对他的思想有很大启发,大受革命思想之掀动。1911年,受栖云之邀前往广州,革命党广州起义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牺牲,因太虚大师作诗追悼,当时清政府就怀疑他,要查办他,他就到处跑,东躲西藏,后终于安然返沪。1912年,他与杨仁山等,在江苏金山寺,提出组织中国佛教协进会,成立金山寺会所,谋求新中国新佛教之建设,要把金山寺办成佛教大学,来培养僧才,培养佛教新一代的接班人。他提出这个思想,并在开会时经大众通过,但有一部分僧人不服,会后组织了几十个人冲进会所,杨仁山挨了打,这次活动受到挫折。当时佛教的形势很不好,其本身教义不昌。佛教最昌盛是在隋唐时期,祖师建立各宗派,宣讲教义;宋元以后,教义不昌。当时寺庙的传统基本上是禅宗和净土宗,实际上一是落于隐遁;二是落于往往求死后解脱,对于人生,对于生前应该做些什么,佛教徒就往往提不起来;三是僧制腐败,僧人制度受历史的影响形成家族制、法派制,违反了僧团的十方公有制。对于这个现状他不满意,再加上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提倡庙产兴学,僧人惶惶不安,庙产被提,生活无来源。由于以上内部外部的原因,促使了太虚大师革新思想的产生。1913年,他的戒师八指头陀寄禅和尚圆寂。八指头陀因为庙产兴学,向北洋军阀政府请愿,没有达到目的,而且受了当时主管机关头头语言上的侮辱,回来以后非常愤慨,然后就圆寂了。太虚大师在追悼八指头陀的追悼会上就开始明确提出佛教三种革命:(1)教理革命;(2)教制革命;(3)教产革命。教理革命就是要提倡人生佛教,不提倡空谈的、隐遁的或者死后的佛教。教制方面,改革原有的制度,要把家族制、私有制、法派制改过来,成为佛教集体公有,十方丛林十方僧,不能子孙相传。教产革命就是化私产为佛教的集体公产。他这个革命实际上是契合诸佛理、根据当时现状进行形式上的革新。从他提倡整顿僧制、改革僧制以后,在各个地方都遇到保守派的反对,后来他把重心转移到了:一方面讲演佛法,传播佛教文化;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办僧伽教育,从培植僧才着手。他陆续创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柏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圆寂以前还准备在西安开办包含藏文系、汉文系、巴利文系、英文系的综合佛学院——巴利三藏院。他希望佛教在各个领域都有人来学,以便把佛教弘扬到全世界。他办教育的思想是宏伟的,在这方面,比较有成绩。中国佛教能够延续到今天,他当时所办教育的成绩贡献不小。太虚大师的一生,是在不平静的艰难岁月里度过的。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北洋军阀统治,一片混乱,加上庙产兴学,内外交逼。北伐以后,军阀又互相斗争,形成军阀割据,情况还是照旧,后来尽管有短时间的统一,紧接着抗日战争又爆发,当时的国民政府由南京迁都到重庆,重庆成为陪都,太虚大师也随着到了重庆,在颠沛流离中过生活。他的一生弘法成绩,总的说来有四点:一是首倡佛教三种革命;二是革新僧制,创办佛学院;三是曾经赴欧美弘法;四是对于国家民族很热爱,当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的时候,他就向日本佛教徒呼吁,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在国内提倡组织佛教青年护国团。抗战爆发以后,他又提倡佛教徒接受防护训练、救护训练,从上海到武汉、到重庆,相继组织僧侣救护队,在日机轰炸之下,救护死伤军民。不久,他又组织国际佛教访问团,访问缅甸、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对宣传中国抗战、呼吁支持中国抗战起了很大作用。他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他圆寂以后,上海举行盛大的追悼会。遗体火化后烧出三百多颗舍利子,还有五彩舍利子,最奇妙的是心脏不坏,心脏上面也点缀了很多舍利子。这是他真实修持忠于三宝的证明。以上内容,就是有关太虚大师生平以及革新思想形成的简单叙述。二、革新佛教思想的要点从以下八个方面来阐述。(一)主张佛教的行持首先要具足信仰这种信仰是理智的信仰,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信仰以后,就可启发人的心灵;人的心灵是仁爱、理智的,就与佛陀证的果相应;因位的信与果位的佛陀觉的境界相应,就成为大乘菩萨的因。所以重在首先要信,《华严经》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二)考察佛法的真伪必须要以佛家的基本教理为准佛经都是由佛亲口宣说,而佛经的内容都是佛陀的自证境界,这种自证境界不是世俗人一般的知识和理智可以推测和理解的。世俗人的理智和知识,是凭五官感觉进入理性认识,是一种意识境界、有分别的境界;而佛陀的境界,是超乎时空、超乎语言、不可思议的。他为什么提出这个论点呢?因为当时发生了一些论战:什么大乘非佛说、《楞严经》非佛说、《起信论》非马鸣菩萨所造呀等等。假若以世俗观点、以世间进化论的观点,或者通过训诂说解释经论,认为某个经论是真的,某个经论是假的,以这种观点来对待佛法,就根本与佛陀的自证境界不相合。考察佛法的真伪必须要以佛家的教理“四圣谛、三法印”来衡量,是不是合乎四圣谛法?是不是合乎三法印?是不是合乎因果、缘起性空的论理?要以这个来衡量,不能以那个进化论的眼光、训诂学的考据方法来对待佛法。(三)坚持契理契机的原则佛法一方面不能违反佛经的原则,要发扬;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众生的根机,就是要适应社会、群众,要与时俱进,从这些方面提出新佛教的理论和僧制的改建。这些思想是上契诸佛理,下应众生机的。(四)提出人生佛教认为人生完成道德,提高人格,自利利他,有利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使众生在生活中获得美满幸福,就与大乘菩萨行相应。所以做人,必须要完成人格,进一步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才能完成佛果,这个不是空洞的,而是很实际的,这就是人生佛教。(五)提倡佛教应世与救世应世与救世,就是提出建立新佛教,一方面改革佛教的制度,保护佛教寺庙,救寺救僧;另一方面把佛教真理弘扬出去,净化人生,使世界和人们得到挽救,这就建立了现代佛教的思想。(六)僧团与信众的关系在佛教集体中,首先应该注意僧团的建设。僧团是主体,应该以僧人来领导,而信众是围绕僧团作为护法。(七)尊重中国佛教传统当时内学院欧阳渐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佛教应该继承和学习印度,像龙树、无著、世亲的学派,中国佛法没有什么建树,不值一学。太虚大师就持相反态度,他认为中国佛教是我们的祖师根据佛说的原理,就自己的研究和心得加以发挥创立,在教理及结果方面都不违反佛法,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应该尊重,并针对各宗派的判教差异提出八宗平等。(八)爱国爱教的思想如抗日战争中组织僧侣救护队、佛教国际访问团,来拥护抗战、宣传抗战等事迹。三、有关佛教革新思想的论述有关佛教革新思想的论述是:八宗平等、对佛法的判摄、关于人生佛教。(一)八宗平等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译讲学、从萌芽到成熟的阶段,当时的派别就有十一种;直到唐代才正式形成宗派,计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又有史家将小乘的俱舍归入法相宗,将成实归入空宗,故一般只提八宗)。大乘八宗,其中慈恩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多偏于教理的发挥、解说;禅宗、密宗、净土宗、律宗,偏于行持,重在讲行,教理方面就不如前面四宗广繁。在历史上又将禅宗称为宗下、宗通,将经教称为教下、说通。由于历史上宗派之间互相比较,互相争辩,在判教方面有很多差别,不统一,引起后世许多争论,太虚大师就站出来,认为各个宗派都是平等的。为什么?1.各宗虽然有差别,在行持方面各有各的行持,如参禅、念佛、讲经、守戒、修密等不同方式,但在境界上,在佛的果报上,如见道、证佛果,都是一致的,从境与果来说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差别。2.各宗祖师都是根据佛经所说的教理,在各自的行持及心得方面发挥出来建立宗派,是与教理相合,同属于大乘教的。条条江河归大海,条条道路通长安。从这些方面来说没有什么差别,平等无二。3.中国佛教的特点是大乘佛教。历代以来,学佛的人不管出家在家,都离不开八宗,学一宗同时涉及其他宗派,都要了解,互相圆融,最后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这是中国佛教的特点,应该保持,应该发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各宗也是平等无二的。他提倡八宗平等的思想,在《大乘宗地图释》一书中,阐述得很详细。他把大乘八宗之教法和宗义,作区别分析和综合说明,谓各宗在教法、发心和证果上是平等的,而在所崇尚的宗义、所集理的成宗和趣行上,都有殊胜特长之处。(二)对佛法的判摄太虚大师根据印度的佛法和中国传统的佛教,对全体佛法进行融贯,结合现代做出新的判摄:教之佛本,三期三系;理之实际,三级三宗;行之当机,三依三趣。依此建立人生佛教,至为精要。1.教之佛本,三期三系太虚大师认为:佛在世时,佛为法本,法以佛为主、以佛为归,虽然应机说法差别无量,但并没有分大乘小乘顿教渐教,故佛为法本,法皆一味,佛怎么说就怎么说。虽闻法者因特殊的机缘关系,解有差殊,但不能以此别为大小,故也就不能分作任何的宗派了。因为佛是唯一的,所以佛所说的法,当然也就是一味了。到了佛灭度后,佛陀的教法,就不是那么一味的了。依当时印度的法藏结集和后来教法的流行演变,分做三期三系。第一个时期,小行大隐时期。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小乘教盛行,教典有《阿含经》等,大乘经隐没不彰。现流行于世、保持原状并发扬光大的是以斯里兰卡为中心,流传到缅甸、泰国及越南、马来群岛等地的巴利语系佛教。第二个时期,大主小从时期。佛灭度后第二个五百年,大乘佛教盛行,包括般若、法相唯识,从马鸣菩萨写《起信论》,到龙树菩萨弘扬般若,再到无著、世亲菩萨弘扬法相唯识。现流行于世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由中国而流传到朝鲜半岛、日本及越南等地的汉语系佛教,也可称为中国系佛教。实际上印度三期佛教,中国皆有,但主要以第二期为主。第三个时期,密主显从时期。佛灭度后第三个五百年,密宗盛行。密宗是佛教一种特殊的形式,讲三密相应,灌顶、修供、念咒。形式上结合当时的印度教,内容上包括大乘中观的思想。密又有东密、西密,西密就是指以中国西藏为中心,东密就是指日本真言宗,但日本的密教还是中国唐朝时传过去的。现存于世的是以中国西藏为中心,由西藏而流传于中国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及尼泊尔等国,为藏语系佛教。2.理之实际,三级三宗什么叫理之实际呢?就是佛教的教理符合佛陀的本怀,也与客观真理相合,所以就叫实际。什么叫三级呢?佛教分为五乘: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其中,又分为三级:第一级,五乘共法。五乘共同之处是要相信因果道理、因果事实,以及因缘生法的原理,这是基础。第二级,三乘共法。三乘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这三种出世的圣人;共法就是说这三乘虽有差殊,但要断烦恼了生死,修解脱行,必须要通过四谛、三法印的修习,求证出世涅槃,所以叫三乘共法。第三级,大乘特法。即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是菩萨所特有、不共于人天、二乘的,也叫大乘不共法。五乘共法的因缘生法,三乘共法的四谛、三法印,大乘不共法的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为三级。大师又将此三级汇成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这三宗就把中国大乘佛教的八个宗派全部融会起来了,八宗汇成三宗。法性空慧宗,讲般若,为龙树一系的中观派;法相唯识宗,讲唯识法相,是无著、世亲一派;法界圆觉宗,根据《起信论》、《楞严经》、《圆觉经》,直讲真心,回俗向真,转妄成真,直指如来真心,叫法界圆觉宗。3.行之当机,三依三趣行就要随机,必须要适应根机而弘法,这是从实践方面来谈。机是根据地点不同、人不同、时间不同来进行,即因地制宜、因机制宜、因时制宜。(1)依声闻乘行果趋发大乘心。由佛世时至正法的千年,是以小乘为主,先求解脱道,后来趋发大乘心,回小向大,大乘心一发,即知已入菩萨道,不难成佛,属正法时期。(2)依天乘行果趋获大乘果。天乘行果就是密宗讲的天幻身、净土讲的天国土。密宗讲以天人形象作本尊,先修成天色身的幻身成化身佛,做到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佛。净土如兜率净土和弥陀净土都是天国。依密净的天乘行果,先成天幻身或上生天净土,以期速达成佛的目的,是属于第二千年的像法时期。(3)依人乘行果趋向佛乘。依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发菩萨心,向上增进,就可以趋修大乘行,得到佛果,这就是第三千年开始的末法时期,这个时期比较长。太虚大师认为,第一个时期,依声闻乘行果,现在不实际,因为那是与世隔绝,在山林水边修行,是隐遁、保守的,容易受到讥嫌。第二个时期,依天乘行果,难免带神秘色彩,容易被讥谤为迷信、神秘,也不适合。现在的时代必须依人乘行果趋向菩萨乘而证佛果,才比较切合实际。基于这个理论,他提倡人生佛教。(三)关于人生佛教太虚大师讲,做一个人,首先要做一个完人,就要遵守三皈五戒十善,明因识果,保持人身,完成人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以后就要做超人,超人就要修解脱行,少欲知足,宁静淡泊,求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超人以后要做超超人,超超人就是菩萨,就要具足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的精神,发菩提心,修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去救苦救难,度脱一切苦厄,这就是成佛的因。完人、超人、超超人,成佛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佛陀就是一个超超人,完成人格的第一人。提倡首先完成人格,这样就避免世人将佛教当成消极保守和神秘迷信的这种讥嫌,而是人格化、是做完人的这么一个目的,现代社会就适应这种根机,因此必须要提倡人生佛教。太虚大师在晚年,就把关于人生佛教的理论,收集起来,编成《人生佛教》这样一本书,在临终之前四天,把赵朴初老居士喊到身边,把这本书交给他,对他说:“你好好学习,这是我的志愿。我不久要到无锡、常州去。”几天后,他就圆寂了,无锡、常州即“无常”嘛,赵朴初老居士这才知道“人生佛教”是大师托付的遗愿。后来赵朴初老居士根据他的人生佛教,提倡人间佛教,所以今天的人间佛教,其基础就是人生佛教。当然人间佛教的内容根据当今时代,又有所发挥。太虚大师有两首诗:第一首:【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这是他基于人成即佛成的真现实论写的。第二首:【如果发愿学佛 先须立志做人 三皈四维淑世 八德十善严身】这就把佛教的道德与儒家的道德融合在一起了。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四维就是礼、义、廉、耻。战国时期的管子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八德,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是儒家讲的内容。十善,就是佛家的身业三:不杀、不盗、不邪淫;语业四: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意业三:不贪、不嗔、不痴。太虚大师讲五戒的时候,把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来解释,所以他对儒家很肯定,认为儒家在做人的道德方面的确有道理,很符合中国传统。四、有关僧制建设的论述鉴于当时僧制由于中国旧社会的影响,已经腐朽、变质了,完全是家族化、法派化,流于形式,大师就提倡改革僧制,有四种论述。第一,1915年,写了《整理僧伽制度》,提出生平志愿: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第二,1927年,作《僧制今论》,比《整理僧伽制度》有所改进。第三,1930年,作《建僧大纲》,比《僧制今论》又进一步。第四,1940年,写《建立菩萨学处》,这个菩萨学处实际上就是以僧人为主,容纳在家居士,包括军、政、学、商各界在内的一个现代僧团,叫菩萨学处,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僧制。(一)《整理僧伽制度论》《整理僧伽制度论》有四方面:一是僧依品;二是宗依品;三是整理制度品;四是关于建立法苑、莲社的组织。1.僧依品僧依品设立住持部,以僧众为主,严修律仪,重视僧人形象,这一点是太虚大师始终坚持的。我在汉藏教理院读书的时候,他对汉院学生提出约法三章。第一,服装保持僧装,不能穿其他的服装;第二,生活上一律素食,禁止荤食;第三,男女有别,在佛教团体特别是僧人的团体,女众部另住一处,女宾来了就到女众部住,要与男众部分开,这些方面要严肃。现在中国佛教协会提出“僧装、素食、独身”的僧人形象,实际上太虚大师早就提出来了。他本人终身素食,穿一身灰布僧衣,生活很简单,不像现在有些大方丈的那个派头。我跟他一起吃早饭和午饭,有过好几次,饭菜简单得很。他要严肃僧人的律仪,整顿僧纲,树立僧人的形象,这是僧依品的内容。2.宗依品就是僧人修学佛法必须要以中国佛教大乘八宗为主,学习过程中也以佛法为主,不能偏于世俗知识。3.整理制度品包括个人的剃度、受戒,以及教团、教制、教产、教规,各种制度要建立,分别进行整顿,不能混乱,一切依制度办事。4.建立法苑、莲社这是一种方便法门,法苑可以应付经忏,满足世俗人的要求,摄受俗众,使他们受到佛法的教化。但寺庙主要的功能不是在做法事,赶经忏不是主要的,只是附带的。莲社主要组织老弱的僧众日日念佛,专修净业。还有就是关于建立在家佛教徒的组织,在汉口,首先建立了佛教正信会,团结居士众修学。当时太虚大师估计,全国约有80万的僧众,这个整顿是以80万僧众为对象。(二)《僧制今论》这时,太虚大师把80万僧众缩小为20万,认为僧人在精不在多,在于质量的精,而不在数量的多,所以缩小到20万,这里面又有分别。第一,16万或者18万僧人可以从事生产事业,搞农工商等,自食其力;第二,选出4万或者2万的僧人修学佛法、弘扬佛法,作为住持僧人。第三,寺庙产业除了维持寺务以外,其余投入生产,搞资生事业,僧人半劳动、半修行,参照唐代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并重。这个《僧制今论》的提法比《整理僧伽制度论》提高了一步,而且人数少了,主张在精不在多。(三)《建僧大纲》此篇僧人又缩小了,太虚大师估计全国僧众只有三万五千人,由20万再缩减到三万五千,建立三级僧制:第一叫学僧制;第二叫职僧制;第三叫德僧制。1.学僧制学僧制就是比丘僧制,受了比丘戒的大概有1万人,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律仪院、普通教理院、高等教理院里学习:律仪院学习两年;普通教理院学习四年;高等教理院学习三年。最后还有观行参学处,即与实践相结合,修禅观,又是三年。前后总共12年。作为一个学僧必须要学习12年,才能住持正法、弘扬正法,不像后来的佛学院,只学三年两年就行了。大师认为修学时间短,学问和修证没成就,既不能弘扬佛法,也不能管理寺庙。所以他提出学僧制要12年。2.职僧制职僧制就是菩萨僧制,大概两万五千人,其责任就是办慈善、教育、文化事业,因为是由僧人来做,故叫菩萨僧。3.德僧制这一种就是戒龄久、岁数比较大、专门修持的僧人。不管他们在本庙修持,或者在山林、茅棚修持,寺庙都有责任养活他,也叫长老僧制。除了以上这些僧众外,有些僧人既不能做学僧,也不能做职僧,属于老弱病残的僧人,那就从寺庙分一部分产业设立养老院、残废院。还有一部分僧人就是根本没有信仰的,在庙里也不守规矩,对于这些人干脆就淘汰,叫他还俗,也可以让他参加佛教办的农场、工厂。这些内容即是僧制大纲。我们看一看,从《整理僧伽制度论》到《僧制今论》,再到《建僧大纲》,它是一步步提高,一步步升级,是结合时代提出的精辟见解、宏大主张。我们今天的寺庙,实际上来讲,都要朝这个方向走,不然是走不通的。所以太虚大师的思想在那个时候是很先进的。(四)《建立菩萨学处》菩萨学处是1940年在汉藏教理院的一期培训班上提出的,他先讲今菩萨行,接着就讲菩萨学处。当时我在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自聆听他讲,还做了笔记。他讲今菩萨行,意思是说要做个现代的菩萨。他称自己为太虚菩萨,并写有一首诗:【我今学修菩萨行 我今应证菩萨名 愿皆称我以菩萨 比丘不是佛未成】希望大家喊我菩萨,我不是比丘,也没有成佛,我遵守的是菩萨戒,学的是菩萨行。他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学做菩萨,大家都学菩萨,就能净化人心、净化世界,这是好事情。菩萨学处,就是包括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在一起的一个现代僧团。要求参加菩萨学处的人要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要具备精深博大的佛学知识,同时也要懂科学等许多世间学问。菩萨学处有一个总纲,作为出家菩萨,要经过律仪院学习两年,教理学院四年,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修行,修止观,然后搞教育、文化、医务。同时容纳在家居士作为在家菩萨,在家菩萨就分为结缘三皈、正信三皈,要求参加在家菩萨的培训班,学习在家菩萨的戒及佛法的基本教理,然后再去从事实际工作,经过学习后就可以普遍到社会各岗位如学界、教育界、政界、商界、军界去工作。这样,以菩萨精神服务人民,也就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就可以利国利民,作为一个菩萨应该是这样子的。他的这个思想自提出来以后,一直没有间断地在宣传,到他圆寂前一年——在宁波延庆寺跟大众讲法的时候,他又提到菩萨学处,很可惜的是,从开始提倡到他圆寂一直没有实现。菩萨学处实际上就是一个现代僧团、现代寺庙的典型。我在汉院的学业结束以后,随雪松法师到开县创办大觉佛学院。当时佛教状况很不好,僧人散乱,因为新的僧制没有建立,再加上地方上强拉僧人当壮丁,庙产兴学的风气仍在。我当时就带着问题,写信问他:“大师,现在形势这么不好,佛教的前途怎么办呢?”大师给我回信:“我从过去到现在,都在讲菩萨学处,必须要建立菩萨学处,实现菩萨学处,组织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在一起,成为一个现代的僧团,现在虽然办佛学院,都是零星敷衍,没有什么大成效。”他又提到他的菩萨学处。他勉励我:“你年轻呀,要继续深学,继续修养,不忘深造于学,修养于德,等待机缘哪!”这是太虚大师给我写的一封信,可见他随时都没有忘记他的菩萨学处。太虚大师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过生活,只活到59岁。他提出的这些主张,很多没有实现,但在办教育弘法方面,卓有成效。今天讲这个题目,对于我本人来说,勾起若干回想。我现在85岁,始终如一地根据太虚大师、根据他的志向在努力。关于这个题目,内容比较多,我只是提纲挈领地讲,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