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民间流传更久的想法是“光宗耀祖”。一旦选择作为出家人,以上几点就很难做到。那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济群法师答:出家和行孝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来定义这个“孝”。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被士大夫诟病的一大罪状,就是没有子嗣。从传宗接代的角度,这种观念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否可以作为唯一标准呢?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是否成家或生子的权力,这不应该作为判断是否尽孝的标准。
我觉得,孝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生前的照料,二是对死后的超度。
关于第一点,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出家人离开了世俗的家庭,但并不逃避对父母的赡养。对于这个问题,佛陀特别在戒律中做了细致规定。比如父母生活困难或无法自理,出家人应供给衣食所需或亲自照料。当然,佛教提倡的关怀并不局限于生活,关键还是要引导他们学佛,使之身心安康,快乐无忧。
关于第二点,正是出家修道的意义之一。我们只有解脱生死之后,才真正具备报效父母的能力。否则,即使能令他们衣食无忧,或成就一番“光宗耀祖”的事业,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
当他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无力挽留;当他们不幸堕落恶道时,我们无力救拔。所以,惟有令他们生得安养,死入善道,才是为人儿女应尽的孝道。正如明代莲池大师所说:“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恩重如山,不论给予什么物质馈赠都无以为报,当他们究竟离苦得乐时,才是孝道的圆满成就。
所以,从佛教角度来说,出家非但不与孝道相违,而是更深层的孝,更长远的孝。除了以上所说的《盂兰盆经》外,佛弟子们熟悉的《地藏经》、《佛说父母恩重经》等,都是对报恩和孝亲思想的弘扬。佛陀本人,也在成道后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并在生父净饭王往生后亲自为其抬棺送葬,为我们示现了尽孝的典范。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佛教要有出家这种修行方式?为什么不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因为,世间亲情是建立在贪著之上,是有粘性的。这种粘性又会加深贪著,使人们对此产生依赖。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即使骨肉至亲,也终有离散的一天。贪著越深,依赖越深,由此带来的伤害就会越大。出家,就是从这种彼此束缚的关系中超越出来,将有粘性的贪恋净化为法缘,升华为大爱。
问:中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民间流传更久的想法是“光宗耀祖”。一旦选择作为出家人,以上几点就很难做到。那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济群法师答:出家和行孝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来定义这个“孝”。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被士大夫诟病的一大罪状,就是没有子嗣。从传宗接代的角度,这种观念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否可以作为唯一标准呢?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是否成家或生子的权力,这不应该作为判断是否尽孝的标准。我觉得,孝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生前的照料,二是对死后的超度。关于第一点,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出家人离开了世俗的家庭,但并不逃避对父母的赡养。对于这个问题,佛陀特别在戒律中做了细致规定。比如父母生活困难或无法自理,出家人应供给衣食所需或亲自照料。当然,佛教提倡的关怀并不局限于生活,关键还是要引导他们学佛,使之身心安康,快乐无忧。关于第二点,正是出家修道的意义之一。我们只有解脱生死之后,才真正具备报效父母的能力。否则,即使能令他们衣食无忧,或成就一番“光宗耀祖”的事业,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当他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无力挽留;当他们不幸堕落恶道时,我们无力救拔。所以,惟有令他们生得安养,死入善道,才是为人儿女应尽的孝道。正如明代莲池大师所说:“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恩重如山,不论给予什么物质馈赠都无以为报,当他们究竟离苦得乐时,才是孝道的圆满成就。所以,从佛教角度来说,出家非但不与孝道相违,而是更深层的孝,更长远的孝。除了以上所说的《盂兰盆经》外,佛弟子们熟悉的《地藏经》、《佛说父母恩重经》等,都是对报恩和孝亲思想的弘扬。佛陀本人,也在成道后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并在生父净饭王往生后亲自为其抬棺送葬,为我们示现了尽孝的典范。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佛教要有出家这种修行方式?为什么不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因为,世间亲情是建立在贪著之上,是有粘性的。这种粘性又会加深贪著,使人们对此产生依赖。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即使骨肉至亲,也终有离散的一天。贪著越深,依赖越深,由此带来的伤害就会越大。出家,就是从这种彼此束缚的关系中超越出来,将有粘性的贪恋净化为法缘,升华为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