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佛教知识 >> 放生的一些意义

放生的一些意义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

上午我们将举行放生活动。因为放生物还没有运到,所以就利用这样一小段时间,同大家谈一谈关于放生的一些意义。

放生,就涉及到生命的问题。生命是怎么来的?一般来讲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生命是自然的。也就是认为我们人,生也好,老也好,病也好,死也好,就这样来到世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日子,死了后也不知道会去什么地方?反正顺其自然。这是比较多人的一种认识。

第二种说法:生命是靠非自然力而存在的。也就是认为我们生命的来源,是靠神来给我们安排和创造的。

第三种说法: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主体,它是怎么来?怎么去的?靠什么力量来推动?就佛教的观点来讲——业。我们常常讲:业感缘起。生命推动的力量就是业力,我们在无明长夜当中轮回也好,转凡成圣也好,都是业的力量在起作用。业的力量有世间业的力量,有出世间业的力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想在世间当中轮回,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逆生死流。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老死灭。随顺世间轮转的业力,都是从无明出发,则所有的造作都是生死轮回之因,都是生死轮回的推动力。反过来,就是智慧。智慧推动力所产生的结果跟无明推动力所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是对生命来源以及它的何去何从的三种说法。

如何把放生同自己的生命,同这些放生物,乃至其它动物的生命联系起来呢?我们看到这些放生的小动物,会怎样作意呢?

你在家里,可能养了金鱼,养了猫、狗等宠物。对于这些宠物,我们可能会很在意,会说:这是我的金鱼。这是我的猫,这是我的狗等等。会很在意自己所养护的这些小动物,会很用心去照顾。

在家里,自己对父母,对兄弟姐妹,对自己家里的人,也会很用心去照顾,用心去孝顺、和睦、爱护等等。这些都是因为你心里想:他是我的父亲,她是我的母亲,他是我的弟弟,她是我的姐姐,她是我的妹妹……总之,跟“我”有关系的人,我才会对他好,这就是众生的分别心。

同样都是动物,我们看到这些放生物,跟看到自然界所存在的其它动物,以及你家里养的动物,乃至我们自己家里的人,大街上的人,自然而然我们的看法、认识、感受就会不一样,这就是业不一样。你的感受怎样,取决于你认为对方跟自己的生命是否联系在一起。

我们要学大乘发心,普度众生。所谓普度众生,就是要把我们的心跟一切有情的心相联系,把我们的生命跟所有众生的生命相联系。佛教有句话:“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是没有条件。所谓没有条件,就是没有人为设立的这是什么关系,那是什么关系;同体——大悲是同一个体性的,面对任何众生都是无二无别的。

我们刚才谈到生命的来源有三:自然的力量,神的力量,还有我们自己的造作。在现实社会当中,有很多的因素都是人为造成的,就是人为给他加上去:这件事情是什么意义,那件事情是什么意义;这件事情有意义,那件事情没有意义。这是人在现实生活当中,人在社会当中的一种属性,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一种意义,而不是人本身自己存在的意义。

宗教对人的意义之看法又不一样,是更高层的。我们学佛法,要从哪一个形态来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就很重要了。如果我们看到那些被捕杀的生命无动于衷的话,我们对其它动物,对其他人的痛苦快乐、他们的问题,也会无动于衷。无动于衷,不是说我们已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不会受到外境的影响,反而恰恰是说明,我们面对生命受到威胁,面对死亡,面对极度痛苦的时候,内心里没有悲悯心,没有同情心。这就说明,我们学佛法,发心上还有很大的问题。

放生,就是要把我们内心当中的这些杀心杀机、损恼众生的动机和烦恼去掉、放掉。这就需要一个外在的境界来培养我们内心当中的这种慈悲心,来帮我们把内心当中的怨恨、嗔恨、杀心、损恼心去除掉,也就是要培养我们对其它众生的同情心、悲悯心、慈爱心。

佛法是非常具体、可以实践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是能够得到利益的。常常说,修学佛法的目的是要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有眼前的,有究竟的。就眼前的来说,一个人如果佛法学得比较好的话,他肯定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肯定有很好、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为当佛法现起的时候,内心里就会有力量去面对所有的境界,去面对所有的人跟事。因为当佛法现起的时候,你的无明烦恼就消除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烦烦恼恼、六神无主、犹豫不决、彷徨不安,不知道怎么办?那都是烦恼当道的一个表现,一个特点,一个现象。

有时候,佛法学得比较久的人,会有一些问题,他会觉得:我学佛法学了那么久了,怎么没有灵验呢?佛法学了这么久,这么有体会,别人怎么不了解我?他就会很苦恼,就会有疑惑,我们内心当中,就会跟信心背道而驰。我们高兴的时候,非常容易去帮助别人、去给别人讲佛法、去引导别人、带动别人,这是心情好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做善事、帮助别人,是因为自己心情好,所以生命的内在有动力去做,认为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那个时候,你就愿意去帮助别人。但是,利人、利益众生是很难的事情,帮助久了,一天、两天、三天,到最后就不提了,提的话自己也不照着去做了,这就是在退失。这种利益别人的心慢慢在淡化、慢慢在缩小,淡化就是没那么强,缩小就是缩小范围——你愿意听,我就给你讲一讲,不愿意听也就算了,乃至慢慢地,就不想去跟别人说法,不想去帮助别人了。这样的话,跟着学的人,也会感受到:这个人为什么不怎么管我们,也不给我们讲佛法、带动我们了?慢慢地,内心里就会有许多积怨、抱怨。

积怨久了,就会非常痛苦,因为内心里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掉。

有这些问题怎么办呢?这些烦恼、垃圾、尘垢,需要把它说出来,倒出来。于是有些人就会去找一个倾诉的对象,讲给人家听:我最近被法师、同行批评了,心情如何不好。对方可能就会想:你已经这么发心了,别人还批评你,是不应该的。于是对你产生同情心。这时,你就会觉得:对方很了解我。只有这个人才了解我。这是很有问题的想法。其实,那个时候,只是对方对你这种痛苦的一种同情心。实际上,这些痛苦是怎么引发的,其过程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住在寺里边,学佛法,是为了什么,这些他都毫无了解。

学佛法学久了之后,就很容易想要把我们内心里的烦恼、无明、尘垢、那些情感、那些体会,向另外的人表达。可你的体会是什么呢?都是一些痛苦。为什么这么多痛苦呢?是因为佛法没学好呢,如果佛法学好了,自然而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了。

有些人说,这个法师这么讲,那个善知识那么讲,还有第三种、第四种讲法,是不是互相矛盾?这都是我们非理作意的表现。讲佛法的目的,是为了要对治众生身上的毛病,讲说的人有可能看的角度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都是需要的。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他要去对治,就是别别不同的。但是大家又有共同的地方,共同的地方跟别别的地方又有区别。也就是说,我们在寺院里,或者在家里,可能都会问:要怎么用功?怎么学习?这个就是共的。不共的地方,则是每个人的文化、年龄、学佛时间长短、发心大小、心胸格局的大小各有不同。

对同样一个境界、一句话,个人的体会也会不一样。10岁,20岁,30岁,乃至70岁,80岁,不同年龄阶段对同一句话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佛法也是如此,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我们的体会都是会不一样的。不一样不等于说现在我认为对的,过去就认为错了,或者过去认为错的,现在认为的就对了。过去怎么体会,代表你过去对佛法认知的水平;现在怎么体会,代表你今天对佛法认知的水平。过去做的,是过去的成绩,今天做了多少,是今天的成绩。

我们学习佛法,讲业果,是按心心念念来计算的。我们动了一个念头,做了一件事情,也不是说要等到最后再来细算,所有这些都是会有业果的。也就是说,我们如何思考、判断、抉择究竟佛法应该要怎么学,究竟怎样发大乘心,是很重要的。乃至说我们有没有发大乘心,我们要不要发大乘心,我们有没有准备要发大乘心,这都是很重要的。

什么叫做发大乘心?什么叫做发菩提心?大乘人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应该要做些什么事情?这是很关键的,是有标准的,是有答案的。答案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缘起的部分,一个是空性的部分。空性的部分主要根据是中观,是我们内在的一种体会和心灵上的一种境界。缘起的部分主要根据唯识,怎么学才是菩萨,菩萨应该怎么学。

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要通达缘起,才能够来观空。因为你内心有这种正见,内心对空性有体悟,所以对外在无自性的东西就不会执著,能够把事情办好、办圆满,不会起烦恼。因为你知道怎样做,最能够符合现实缘起,最能够符合大家的需要。

在空性方面,我们的体会是否如法,我们自己是很难验证的。因为“下下人不知上上智”,只有更高的人,才能够清楚我们这种空性的见解是不是有偏。但是对外在缘起的部分,我们是能够检验得出来的。比如说我们这个场地,布置得合理不合理,庄严不庄严,音响的调配是不是合适等等。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有形有相的东西、事物上,是有一定的外在的标准可以衡量和判断的。

我们学佛法,在这两个方面,都要去注意和用心。不学佛的人,可能更多的只是注意外在事相的部分,注重外在的行为,我们学佛法,既要注重外在的东西,也要注重内心的把握,是难上加难,缺一不可,不能偏离。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认识角度,两个认识角度都具足才是一个整体,才是圆满的。也就是说,你坐在那里思维,跟你在这里参加集体念经,从佛法的究竟了义上讲,功德都是一样的,因为你都是和法相应。

那么,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问题在于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能不能真正跟佛法相应呢?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儒家讲“慎独”,我们佛家讲共业的力量。一个人跟佛法相应,只是一个人的力量,能不能持久保持这样的欢喜心,保持这种内在生命无有穷尽的动力,这种力量对自己,对别人又有什么作用,这些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你可能会说,我内心里有很多佛法的体会,但是我们讲出来,人家愿不愿意听?听不听得懂?或是人家听了以后能不能产生好的效果?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

其次,假如寺庙里没有共修,近一步来讲,寺庙里没有居士,没有俗众,也就没有僧众,也就没有伽蓝,没有僧宝,没有僧宝,佛法也就衰亡了。这些都是有连带关系的。僧俗是一体的两面,只有俗众多了,才有人发心出家,出家以后,才能更好地传播佛法,承担如来家业。我们办法会,就是要利人,大家来念经,吃斋,交流,净罪积资,才能够得到利益。大家看到碟片,看到我们的网络上的弘法,能够生起信心,这样就能够利益很多的人,这就是学佛法,这就是佛法和这个时代的因缘相结合,这就是我们借助科技平台来利益众生。弘法不能离开整个时代背景,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偏离缘起,容易固步自封,脱离社会,脱离现实。所以要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认识自己的生命跟所有众生的生命是一体的,是自他不二,依正不二的,这是佛教大乘精神的体现,这才叫作菩提心。我们要不断培养、策励这种心,有了菩提心,才能够谈得上我们是在学菩萨的法,学佛的法。否则,就是在学二乘的法,甚至二乘的法还不到。即便你要学二乘的法,也要先从学人的法开始,就是从做人开始,所以学佛先从做人开始。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上午我们将举行放生活动。因为放生物还没有运到,所以就利用这样一小段时间,同大家谈一谈关于放生的一些意义。放生,就涉及到生命的问题。生命是怎么来的?一般来讲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生命是自然的。也就是认为我们人,生也好,老也好,病也好,死也好,就这样来到世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日子,死了后也不知道会去什么地方?反正顺其自然。这是比较多人的一种认识。第二种说法:生命是靠非自然力而存在的。也就是认为我们生命的来源,是靠神来给我们安排和创造的。第三种说法: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主体,它是怎么来?怎么去的?靠什么力量来推动?就佛教的观点来讲——业。我们常常讲:业感缘起。生命推动的力量就是业力,我们在无明长夜当中轮回也好,转凡成圣也好,都是业的力量在起作用。业的力量有世间业的力量,有出世间业的力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想在世间当中轮回,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逆生死流。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老死灭。随顺世间轮转的业力,都是从无明出发,则所有的造作都是生死轮回之因,都是生死轮回的推动力。反过来,就是智慧。智慧推动力所产生的结果跟无明推动力所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对生命来源以及它的何去何从的三种说法。如何把放生同自己的生命,同这些放生物,乃至其它动物的生命联系起来呢?我们看到这些放生的小动物,会怎样作意呢?你在家里,可能养了金鱼,养了猫、狗等宠物。对于这些宠物,我们可能会很在意,会说:这是我的金鱼。这是我的猫,这是我的狗等等。会很在意自己所养护的这些小动物,会很用心去照顾。在家里,自己对父母,对兄弟姐妹,对自己家里的人,也会很用心去照顾,用心去孝顺、和睦、爱护等等。这些都是因为你心里想:他是我的父亲,她是我的母亲,他是我的弟弟,她是我的姐姐,她是我的妹妹……总之,跟“我”有关系的人,我才会对他好,这就是众生的分别心。同样都是动物,我们看到这些放生物,跟看到自然界所存在的其它动物,以及你家里养的动物,乃至我们自己家里的人,大街上的人,自然而然我们的看法、认识、感受就会不一样,这就是业不一样。你的感受怎样,取决于你认为对方跟自己的生命是否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学大乘发心,普度众生。所谓普度众生,就是要把我们的心跟一切有情的心相联系,把我们的生命跟所有众生的生命相联系。佛教有句话:“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是没有条件。所谓没有条件,就是没有人为设立的这是什么关系,那是什么关系;同体——大悲是同一个体性的,面对任何众生都是无二无别的。我们刚才谈到生命的来源有三:自然的力量,神的力量,还有我们自己的造作。在现实社会当中,有很多的因素都是人为造成的,就是人为给他加上去:这件事情是什么意义,那件事情是什么意义;这件事情有意义,那件事情没有意义。这是人在现实生活当中,人在社会当中的一种属性,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一种意义,而不是人本身自己存在的意义。宗教对人的意义之看法又不一样,是更高层的。我们学佛法,要从哪一个形态来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就很重要了。如果我们看到那些被捕杀的生命无动于衷的话,我们对其它动物,对其他人的痛苦快乐、他们的问题,也会无动于衷。无动于衷,不是说我们已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不会受到外境的影响,反而恰恰是说明,我们面对生命受到威胁,面对死亡,面对极度痛苦的时候,内心里没有悲悯心,没有同情心。这就说明,我们学佛法,发心上还有很大的问题。放生,就是要把我们内心当中的这些杀心杀机、损恼众生的动机和烦恼去掉、放掉。这就需要一个外在的境界来培养我们内心当中的这种慈悲心,来帮我们把内心当中的怨恨、嗔恨、杀心、损恼心去除掉,也就是要培养我们对其它众生的同情心、悲悯心、慈爱心。佛法是非常具体、可以实践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是能够得到利益的。常常说,修学佛法的目的是要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有眼前的,有究竟的。就眼前的来说,一个人如果佛法学得比较好的话,他肯定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肯定有很好、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为当佛法现起的时候,内心里就会有力量去面对所有的境界,去面对所有的人跟事。因为当佛法现起的时候,你的无明烦恼就消除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烦烦恼恼、六神无主、犹豫不决、彷徨不安,不知道怎么办?那都是烦恼当道的一个表现,一个特点,一个现象。有时候,佛法学得比较久的人,会有一些问题,他会觉得:我学佛法学了那么久了,怎么没有灵验呢?佛法学了这么久,这么有体会,别人怎么不了解我?他就会很苦恼,就会有疑惑,我们内心当中,就会跟信心背道而驰。我们高兴的时候,非常容易去帮助别人、去给别人讲佛法、去引导别人、带动别人,这是心情好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做善事、帮助别人,是因为自己心情好,所以生命的内在有动力去做,认为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那个时候,你就愿意去帮助别人。但是,利人、利益众生是很难的事情,帮助久了,一天、两天、三天,到最后就不提了,提的话自己也不照着去做了,这就是在退失。这种利益别人的心慢慢在淡化、慢慢在缩小,淡化就是没那么强,缩小就是缩小范围——你愿意听,我就给你讲一讲,不愿意听也就算了,乃至慢慢地,就不想去跟别人说法,不想去帮助别人了。这样的话,跟着学的人,也会感受到:这个人为什么不怎么管我们,也不给我们讲佛法、带动我们了?慢慢地,内心里就会有许多积怨、抱怨。积怨久了,就会非常痛苦,因为内心里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掉。有这些问题怎么办呢?这些烦恼、垃圾、尘垢,需要把它说出来,倒出来。于是有些人就会去找一个倾诉的对象,讲给人家听:我最近被法师、同行批评了,心情如何不好。对方可能就会想:你已经这么发心了,别人还批评你,是不应该的。于是对你产生同情心。这时,你就会觉得:对方很了解我。只有这个人才了解我。这是很有问题的想法。其实,那个时候,只是对方对你这种痛苦的一种同情心。实际上,这些痛苦是怎么引发的,其过程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住在寺里边,学佛法,是为了什么,这些他都毫无了解。学佛法学久了之后,就很容易想要把我们内心里的烦恼、无明、尘垢、那些情感、那些体会,向另外的人表达。可你的体会是什么呢?都是一些痛苦。为什么这么多痛苦呢?是因为佛法没学好呢,如果佛法学好了,自然而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了。有些人说,这个法师这么讲,那个善知识那么讲,还有第三种、第四种讲法,是不是互相矛盾?这都是我们非理作意的表现。讲佛法的目的,是为了要对治众生身上的毛病,讲说的人有可能看的角度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都是需要的。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他要去对治,就是别别不同的。但是大家又有共同的地方,共同的地方跟别别的地方又有区别。也就是说,我们在寺院里,或者在家里,可能都会问:要怎么用功?怎么学习?这个就是共的。不共的地方,则是每个人的文化、年龄、学佛时间长短、发心大小、心胸格局的大小各有不同。对同样一个境界、一句话,个人的体会也会不一样。10岁,20岁,30岁,乃至70岁,80岁,不同年龄阶段对同一句话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佛法也是如此,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我们的体会都是会不一样的。不一样不等于说现在我认为对的,过去就认为错了,或者过去认为错的,现在认为的就对了。过去怎么体会,代表你过去对佛法认知的水平;现在怎么体会,代表你今天对佛法认知的水平。过去做的,是过去的成绩,今天做了多少,是今天的成绩。我们学习佛法,讲业果,是按心心念念来计算的。我们动了一个念头,做了一件事情,也不是说要等到最后再来细算,所有这些都是会有业果的。也就是说,我们如何思考、判断、抉择究竟佛法应该要怎么学,究竟怎样发大乘心,是很重要的。乃至说我们有没有发大乘心,我们要不要发大乘心,我们有没有准备要发大乘心,这都是很重要的。什么叫做发大乘心?什么叫做发菩提心?大乘人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应该要做些什么事情?这是很关键的,是有标准的,是有答案的。答案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缘起的部分,一个是空性的部分。空性的部分主要根据是中观,是我们内在的一种体会和心灵上的一种境界。缘起的部分主要根据唯识,怎么学才是菩萨,菩萨应该怎么学。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要通达缘起,才能够来观空。因为你内心有这种正见,内心对空性有体悟,所以对外在无自性的东西就不会执著,能够把事情办好、办圆满,不会起烦恼。因为你知道怎样做,最能够符合现实缘起,最能够符合大家的需要。在空性方面,我们的体会是否如法,我们自己是很难验证的。因为“下下人不知上上智”,只有更高的人,才能够清楚我们这种空性的见解是不是有偏。但是对外在缘起的部分,我们是能够检验得出来的。比如说我们这个场地,布置得合理不合理,庄严不庄严,音响的调配是不是合适等等。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有形有相的东西、事物上,是有一定的外在的标准可以衡量和判断的。我们学佛法,在这两个方面,都要去注意和用心。不学佛的人,可能更多的只是注意外在事相的部分,注重外在的行为,我们学佛法,既要注重外在的东西,也要注重内心的把握,是难上加难,缺一不可,不能偏离。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认识角度,两个认识角度都具足才是一个整体,才是圆满的。也就是说,你坐在那里思维,跟你在这里参加集体念经,从佛法的究竟了义上讲,功德都是一样的,因为你都是和法相应。那么,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问题在于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能不能真正跟佛法相应呢?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儒家讲“慎独”,我们佛家讲共业的力量。一个人跟佛法相应,只是一个人的力量,能不能持久保持这样的欢喜心,保持这种内在生命无有穷尽的动力,这种力量对自己,对别人又有什么作用,这些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你可能会说,我内心里有很多佛法的体会,但是我们讲出来,人家愿不愿意听?听不听得懂?或是人家听了以后能不能产生好的效果?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其次,假如寺庙里没有共修,近一步来讲,寺庙里没有居士,没有俗众,也就没有僧众,也就没有伽蓝,没有僧宝,没有僧宝,佛法也就衰亡了。这些都是有连带关系的。僧俗是一体的两面,只有俗众多了,才有人发心出家,出家以后,才能更好地传播佛法,承担如来家业。我们办法会,就是要利人,大家来念经,吃斋,交流,净罪积资,才能够得到利益。大家看到碟片,看到我们的网络上的弘法,能够生起信心,这样就能够利益很多的人,这就是学佛法,这就是佛法和这个时代的因缘相结合,这就是我们借助科技平台来利益众生。弘法不能离开整个时代背景,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偏离缘起,容易固步自封,脱离社会,脱离现实。所以要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认识自己的生命跟所有众生的生命是一体的,是自他不二,依正不二的,这是佛教大乘精神的体现,这才叫作菩提心。我们要不断培养、策励这种心,有了菩提心,才能够谈得上我们是在学菩萨的法,学佛的法。否则,就是在学二乘的法,甚至二乘的法还不到。即便你要学二乘的法,也要先从学人的法开始,就是从做人开始,所以学佛先从做人开始。

Directory '/Data/TemplatesCompiled'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