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则曰明,清、明二字叠加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天地之间,纤云四卷,清风吹空,光影四射,温暖晴和。这真是一个很美的形容词。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记物候,如芒种、小暑、霜降、大寒等,用形容词来定义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
清明这个节气,按照时序,已属季春,江南已经是拆桐开尽莺声老了,为什么还用如此的光鲜亮丽的词形容它呢?我想这与二十四节气是生活在北方的周人定下来的有关。《逸周书周月》已经标明清明,《逸周书时训解》也说清明之日,萍始生,春天带来了一片生机。清明在阳历的四月初,在北方,此时尚属春初,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气候开始稳定,天空一派澄明,上古先民逐渐把生活重心从室内搬到室外。
《诗经绵》写周族祖先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这诗是写周人如何艰辛地建造家园的。顾炎武《日知录》引《易传》古人穴居而野处,解释陶复陶穴,那时人们或住窑洞、或住半地下室,虽有窗户,但还没有发明纸糊窗户,平常用木板或瓦牖挡着窗户,只有天暖和时,才能打开,放些阳光进来。入秋转冬之后,人要冬藏了,塞向墐户:把朝北的窗户用木板挡住,再用泥巴糊严,不使漏风,尽量防风保暖,可是光亮也没有了。春天来了,人们便从室内移居于室外,恢复野处,其心情可以想见,这一声清明道出他们对大自然、对春天由衷的赞美,也抒发出百十天里冬藏的郁闷。后世医家倡导的,春天早晨起来,披发跣足,缓步广庭,也是学习先民对清明的享受。清明来了,也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此后的200多天里,除了下雨刮风和睡觉大多时间都是过露天生活了,先民与大自然关系的密切和对大自然的依赖,是把大多时间放在室内生活的文明人不能理解的。
后世,清明节成为一年中重要的节日,它的习俗都与先民从穴居到野处有关,如钻燧改火,淘井,插柳,踏青,挑荠菜等。新春来了,万象更新。冬天用于取暖、照明和烹饪的火种,不再使了换新的,于是有重新钻燧取火。唐宋两代,宫廷还以新取出来火,分赠予贵官豪门,唐诗名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描写此事;淘井,也是除旧布新,淘出旧水,取用新水。插柳,挑荠菜其意也在于迎接新春,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带上一点绿色,沾一点野味。
唯独自宋代以来特别看重的扫墓,倒不是上古所遗的习俗。孔子说古也墓而不坟,墓地没有隆起的标志,当然就不可能有扫墓祭祀之事。清初博学的毛奇龄在《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二《清明日、霜降日行墓祭礼》中指出,到墓上祭祀亡灵的习俗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六朝、初唐期间形成了寒食节扫墓祭祀的习俗,唐玄宗时把寒食祭扫的习俗著为令,公务人员还给假,以便出城上坟。寒食后一日为清明(或说三日),两节相近,逐渐混淆。宋代清明祭扫遂成风俗,流传至今,清明与扫墓简直是密不可分了。很少再有人问一下这个节气为什么叫清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