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 ---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这就是延续到今日的吊喜灯。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当晚称元宵,故也称为元宵节,俗称十五夜。元宵节是我国民间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汉朝。但是,汉朝的上元和后世的元宵节仍有所不同,一直到了唐朝以后,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元宵佳节。上元本是道教的名称和节日,而唐朝奉道教为国教,为祭祀道教三官中上元天官在正月十五的诞辰,便举行了种种节日活动,规定闹元宵(主要活动为举办盛大灯会)时间为正月十四至十六。到了北宋初年,元宵节由三夜扩为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元明清三代,元宵仍然是一个重要节日。明朝时,正旦(即今春节)官员放假五天,冬至放假三天,元宵节放假十天,足见这个节日受重视的程度。直到现代,元宵虽然已经不再是例定节假,但在民间依然倍受器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老百姓心目中,如果没有闹过元宵,春节似乎就没结束。
潮汕的吊喜灯节以正月十一日上灯起,正月十五为中心,到正月十八日落灯止。在这段时间里,城乡各地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项目,如游灯、看新娘、办丁桌等。
游花灯
游花灯即是由民间组织及各行铺出资制作花灯,晚上穿街过巷游行。花灯队伍前导为火把、龙灯,接着是潮州小锣鼓和花灯屏,末尾是1只五彩凤。潮汕花灯不同于北京的宫灯、上海的龙灯和广州的走马灯,其形式多种多样,风格独特,有纱灯、活景等。花灯题材有花果、虫鱼、鸟兽和戏剧、民间故事人物等。潮汕花灯多时达百屏,故有民歌《百屏灯》流传。歌词从头屏董卓凤仪亭,貂婵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槌胸一直唱至百屏拜寿郭子仪才结束,就是对历史上潮汕花灯盛况的写照。
除了游花灯,大街小巷、行铺、院落、祠堂等也无不张灯结彩,挂各式各样的莲花灯、梅花灯、鲤鱼灯、走马灯等。故这一天潮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早早祭祖用晚餐后便上街游览赏灯,到处人山人海,欢声笑语,一派热闹欢乐的气氛。
潮汕元宵游花灯,历史悠久。明嘉靖刻本潮剧《荔镜记》取材于潮州民间传说。说的是明朝泉州人陈三探亲途经潮州,适逢元宵上街赏灯时偶遇黄五娘,两人一见钟情,经过一番波折,终成眷属的故事。在第六场《五娘赏灯》中就对当时元宵夜潮州游花灯的情景作了具体地描写:元宵夜,有十成,赏灯人,都齐整,办出鳌山景致,抽出王祥卧冰,丁兰刻母,尽都会活。由此可推知,潮汕元宵游花灯至少已有四百多年以上的历史。至清代,潮汕游花灯更盛。清乾隆《普宁县志》载:城市街巷以至乡寨皆点花灯,寺庙多有灯会,放大梨金、菊兰、落地梅等花。清嘉庆《澄海县志》引旧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庙张灯,士女嬉游,放花爆,打秋千,歌声达旦。清代元宵游花灯以潮州最为有名。清初潮州青龙庙兴起后,每年游安济圣王时也游花灯,一连三夜。最后还要把花灯集中在一起,组织各方人士进行评比。年复一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灯闻名远近。
潮汕花灯屏的制作,在清末时已达到较高水平。宣统二年,潮州花灯艺人杨云楼、杜松制作的《红楼梦》 、《白孟玉》两屏花灯在南京举办的全国花灯比赛中获了奖。1926年,新加坡华商为迎接英国皇太子莅埠,特聘潮州花灯艺人林乐笙制作《凤仪亭》等十屏花灯,受到皇太子的赞赏,并被送到伦敦皇宫内陈列。后来,又有《哪咤闹海》 、 《陈三五娘》等五屏花灯送加拿大展览,使潮汕花灯驰名海内外(蔡泽民《潮州风情录》 )。
近年来,每逢元宵佳节,潮汕三市及所属各县都举办过大型花灯展,吸引了海外乡亲回乡观赏,并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香港亚洲电视台、翡翠台等多家媒体作专题报道。并在1990年应新加坡恒美商行邀请,前往新加坡参加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共展出三百多盏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花灯,受到高度好评。当地《联合早报》评价说:潮汕花灯大会串出尽锋(风)头。
吊喜灯
除大型游花灯盛会以外,家家户户都有吊喜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是人丁兴旺的表现。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灯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就叫作吊喜灯。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的,农历正月十三日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着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着孩子到祠堂里,一面往自己的灯笼里点燃蜡烛,使灯笼通红,一面接受周围乡人的祝贺。元宵夜更是庄严、热闹。
做丁桌
在旧社会,潮汕乡村凡上年生过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还要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俗称做丁桌。宴客时有两种席式:一种叫龙船席,即是用好多只方桌连结起来,客人围在两旁吃饭,形同划船;另一种叫走马席,即无论亲朋疏厚,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菜色,等待另一批客人的来临,接连不断。这后一种席式一般是较有钱且较慷慨的人家才会这么做。在旧社会,潮人攀比心强,爱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办丁桌,并以办得体面为荣。即使是贫苦人家,为了不失面子,也四处借钱,造成负债累累,个别甚至忍痛卖了哥哥,将所得之钱银用来应付沉重的办桌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阿细卖阿大这一俗语的来历。解放后,由于时代在前进,思想在进步,潮人虽仍有元宵办丁桌的习俗,但多改为在自家里进行,且单限于宴请较亲的亲戚和较好的朋友,丰俭由人,无人计较。
求喜物
元宵此日,乡村中多有设坛拜神活动。各神庙宗祠灯火齐明,烟雾弥漫,善男信女争先参拜,拥挤异常,热闹非凡。神坛前所摆设的鸡、鹅、鸭、糖果、粿品、花烛、大吉(潮州柑)等祭品被视为神物。参拜的男女纷纷卜取祭品,取回家中,这就叫做求喜物。人们认为用了这些神物后,就可以让家门平安、添财添丁。卜取神物回家的人家,明年要照还或多还所拿的神物。于是有些人便乘拥挤之机会,偷偷拿走坛前的粿品回家吃,意谓吃兴盛。
行桥度厄
元宵节,潮汕大都有行桥度厄,祈求平安的习俗。这种习俗大约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在潮汕流行。万历本《荔枝记》里,载有黄五娘的一句宾白:李婆,夜昏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人人头插柳菁,去体(睇)灯行桥,四季平安利市。
已言及行桥祈平安的习俗。此后,历代方志都对此有所记载。清顺治《潮州府志》云:(上元)妇女度桥投块,谓之度厄。乾隆《揭阳县志》载:(上元)妇女儿童度桥投块,谓之度厄。如今,这种习俗在潮汕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在揭阳,元宵此日,男女老幼争先度桥,男青年祈望日后娶贤妻;姑娘祈嫁个好夫婿,产男孩;老者则祈求健康长寿;小孩则祈求长大成人。在普宁洪阳也有十五夜行头桥的习俗。头桥即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太平桥,其两侧栏杆两端都有两头石狮。每逢元宵夜,男女老幼共同走过太平桥。过桥时不可回头,否则回头不吉利。过桥的人们还常伴有摸石狮子的习俗。正在读书的小孩喜摸石狮鼻,谓摸狮鼻,写雅字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狮肚,谓摸狮肚,娶雅 而已怀孕的妇女则喜摸狮耳,说是摸狮耳,生阿弟。
抢鸡肉
元宵夜游神结束后,潮汕不少乡村有抢神物之俗,而揭阳南陇村则有抢鸡肉的有趣活动。元宵夜,人们在路边田洋上搭起一个临时简易高台,由主祭人站于高台上把一只熟鸡向台前拥挤的人群抛去。台前的人们,尤其是年满18岁以上未婚或已婚未生子的青年,便一齐上前哄抢,以求得妻、生子。抢到鸡肉者应立即撕下一小片肉后把余下的再向空中抛去,让别人去抢,千万不可拿着走或多占,否则人们会冲你而来,把你推在地上踩上一脚,还传说贪心者当年会大不吉利。这样便形成了抛鸡接鸡撕鸡再抛鸡的热闹场面。如今,由于社会进步,这种抢鸡肉活动已不受欢迎了。
看新娘
在潮汕不少地方,有一个有趣的礼俗,即是结婚不久的新娘在夫家过第一个元宵节时,不论是否怀孕,都要按结婚当天的衣饰打扮如初,请宾客再上门看一回新娘。于是有好事的小伙子常常在深更半夜结伴上门来搞乱,即便这样,新郎新娘也笑脸相迎,热情接待,乐此不厌。这是一种婚礼的追忆仪式,好让夫妻重温新婚甜蜜日子,珍惜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携手结伴走完人生历程。有些乡村,所有新娘则要在元宵夜由亲友相陪到祠堂祭拜神明,以祈求今年能生男孩。祭拜之后要绕堂一周观看祠堂里的灯笼,之后走出祠堂观看堂前的皮影戏。于是人们常借此机会,观看人家的新娘,暗自品头论足。因此,新娘出门前必打扮得漂漂亮亮,同时十分注重自身仪态,以望能给乡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掷喜童
元宵此日,乡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头巷尾的开阔处,搭起一个彩棚,里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弥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弥勒佛光秃秃的头、肩、肚脐、大腿等部位都摆设有男女泥喜童。人们站在一丈多远的竹栏杆外,用铜钱瞄准弥勒佛身上的泥喜童。中者喜童即归其所有,而在一些较难命中的部位,如头顶、耳朵等,命中者则一赠二三不等;不中者铜钱即归摆弥勒佛的棚主所有。这是一项老少都喜爱的活动。据说命中男喜童者,今后就生男孩。因此,那些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妻,或是刚娶儿媳妇又急于抱孙子的公公们、奶奶们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一经命中,棚主和周围的人就会向他(她)喝彩、道贺。自已更是喜滋滋甜蜜蜜地把男喜童抱回家中,认为中了头彩,有好兆头,今年定能早生贵子早发财。如今,这种掷喜童风俗已较为少见了。
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传统的一项竞技游戏。关于秋千的起源,一说起源于汉武帝时,是宫人为皇上祝祷千秋之寿而发明的游戏。当时千秋,取千秋万寿之义,后世语讹为秋千(唐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一说秋千本是古代山戎人用于练习身手轻捷的军训项目,春秋时齐恒公兵伐山戎,看到秋千便把这种游戏带回,自此在中原地区流传开来(《古今艺术图》)。
中原地区荡秋千活动多在清明节,而潮汕荡秋千活动则常在元宵节。这是因为潮地春来早,故荡秋千这种郊外活动的时间也提前了。
潮人荡秋千历史悠久。相传,宋末陆秀夫谪居今澄海辟望港口时,见乡人在荡秋千,十分高兴,称赞而谓众曰:此举可强力也!并吩咐其子弟与乡民共荡。若此说属实的话,那么,潮汕早在宋代前便有荡秋千的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较早的有明万历《普宁县志》 :正月男子小儿或妇人,竞打秋千,至十五夜止。从出土的明嘉靖《荔镜记》剧本中也有打秋千的记载,由此可知,至迟在明代潮汕便有荡秋千之俗。此后,历代方志都载有潮汕元宵节荡秋千活动,如清顺治《潮州府志》载:(上元)儿童以秋千为戏,斗畲歌焉,善者为胜乾隆《揭阳县志》谓:(上元)乡村架秋千为戏,斗畲歌,善者胜光绪《海阳县志》曰:(上元)秋千之戏,鱼龙曼衍之观无不具。
潮汕荡秋千活动,以汕头市澄海区澄城港口乡、揭阳市砲台镇桃山乡、潮安县庵埠镇仙溪乡、亭厦乡等地较为有名,涌现了不少荡秋千能手,如李烈、朱福全、卢锡等。他们都是艺高胆大之人,能在高达10米的秋千架上穿木屐、皮鞋表演离手倒吊、空中转身等高难度的技法,动作纯熟,姿态优美,常常博得周围观看者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潮汕有些乡村在元宵节荡秋千时出现了一些奇特的风俗。例如揭阳市砲台镇桃山乡正月几乎天天男女老幼都可荡秋千,但是元宵节那天,男人不能登上秋千棚,整个秋千活动只能由女人参与,男人们只好站在一旁观看。潮州市有些乡村,元宵夜年轻夫妻要跑到村里老榕树下荡秋千,任村人往身上泼粪,说是被人泼得越多,越能在今年生男孩,令人不可思议。
斗畲歌
斗畲歌也是潮汕元宵节一种特有的传统娱乐活动。畲歌原是畲族的歌谣,后被潮州民众吸收而流行于潮州民间的歌谣。潮人斗畲歌历史悠久。出土的明嘉靖本《荔镜记》第七出《灯下搭歌》就载有元宵节潮州人斗畲歌的风俗,由此推知,至迟在明代便有斗畲歌活动。现将《荔镜记》中黄五娘和李婆、益春元宵夜上街赏灯,碰见林大鼻和卓二,男女双方斗畲歌的内容引录如下:
男:恁(你们)今向(那)爿(片、边)阮(我们)障(这)爿,恁今唱歌阮着还。恁今还头阮还尾,恰是丝线缠竹爿。
女:阮今障边恁向边,阮今唱歌恁着还。阮今还头恁还尾,恰是丝线缠竹枝。
男:阮唱双歌乞(给)恁知,待恁听知我也知。待恁坐落袜走起,待恁走起我便来。
女:阮唱山歌乞恁听,待恁坐听立也听。待恁坐落袜( )走起,待恁起来又袜行。
男:月朗朗,照见月底梭掏红。斧头破你你不开,斧柄择你着一空。
女:月圆圆,照见恁未是好男儿。想恁那是作田蕳(仔),大厝人仔向大鼻。
这段对唱,歌词俚俗粗野,原剧本里注明是答歌,而不标曲牌,应是用潮州民间畲歌小调演唱。
清代,潮汕元宵斗畲歌仍很盛,这在方志中也有所记载。如前所述的清顺治《潮州府志》云:(上元)儿童以秋千为戏,斗畲歌焉,善者为胜。乾隆《揭阳县志》载:(上元)乡村架秋千为戏,斗畲歌,善者胜。如今,斗畲歌的形式只反映于传统戏中,现实中已较难见到,虽然现在潮人仍把两人互相辩论称为 斗畲歌,但这与传统的斗畲歌形式不可同日而语,有所不同。
猜灯谜
潮汕的灯谜产生于宋末。明代,有许多民间传说记载了文人作谜的轶闻轶事,其中最为大众熟悉的就是枫溪乡秀才吴殿邦作谜讽刺不安分守己的和尚一事。清代,《芸香诗社》 、 《古松社》等谜坛谜社如雨后春笋,竞相出现。20世纪30年代,许多谜人还出版了不少谜刊、专著,如《影语月刊》 、《怀蝶室谜话》等。
昔时,潮汕猜谜都在元宵夜。花灯上贴上书写的谜面,任猜射人围猜。清咸丰、顺治年间到潮州为官的陈坤曾在其《岭南杂事诗抄》中有诗云:上元灯火六街红,人影衣香处处同。一笑相逢无别讯,谁家灯虎(猜谜有称射虎)制来工。咏的就是当日灯谜盛况。随着猜谜活动的日趋普及,除了元宵节外也渐渐增至每个节日,不过仍以元宵最为隆重、热闹。原悬挂谜灯,也改为张贴谜笺。
潮谜的体裁除了文字谜、画谜、印章谜外,还有实物谜。实物谜是最受猜谜者感兴趣的一种体裁。例如:台上悬空挂着一只活螃蟹,或是桌子上摆着全猪,令围猜者竞猜,十分有趣。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潮汕各地,如澄海、潮州、汕头、潮安、普宁、南澳元宵灯谜很盛,其中澄海还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灯谜)之乡荣誉称号。
潮汕元宵节除上述主要习俗活动外,有些地方(如澄海、饶平)还要采榕树枝、竹叶回家插在门楣、灶台、禽舍,以祈人口平安、六畜兴旺;有些地方(如澄海、揭阳)的农户还要到屋外或田地里抱回灰砖或土块,放在猪栏内,称十五夜抱大猪,以祈饲养大猪发大财;有些地方(如澄海)的少女偷偷到菜园里坐一下芥菜(大菜),说是坐大菜,将来嫁个好夫婿而少男则偷偷推倒厕所墙,说是将来可以娶到雅 有些地方(如普宁客家区)新嫁娘要结伴到村边竹林下摇竹子,边摇边念:摇竹头,不用愁;摇竹尾,年底养个大乌龟(生男娃之意)。并各采竹叶插于头上;有些地方(澄海、汕头)则举行赛大猪、赛大鸭、赛大鹅等赛会活动及夜间抬神出游的游神活动;有些地方则有登山习俗(如揭阳有登黄岐山之俗)。所有这些都是具有地方特色,十分有趣的事情。
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潮汕元宵节中一些落后、愚昧、迷信、过时的活动已被历史潮流所淘汰,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猜谜、赏灯等则继续保留和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规律。
踩高跷
在吊喜灯期间潮汕流行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潮汕人在吊喜灯期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有趣习俗。